曙光避难所的医疗区内,消毒水的味道依旧浓重,但相比前几日的死寂与悲痛,总算多了几分生气。三名重伤员在医护人员竭尽全力的抢救和从协会调拨来的特殊治疗系异能者的辅助下,终于脱离了生命危险,这无疑给压抑的避难所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张译站在观察窗外,看着里面情况逐渐稳定的战友,紧绷了数日的神经稍稍放松了一些。他转身,对身边同样面带疲惫却眼神关切的林悦低声道:“他们挺过来了,这是最好的消息。”
林悦轻轻点头,心灵感应的能力让她比常人更能感知到生命力的顽强与脆弱,此刻她心中也充满了宽慰:“是的,这让我们所有的努力都显得更有价值。”
过去的几天,堪称高强度、高压力的磨合期。那次惨痛的失败和后续艰难的沟通会议,像一柄重锤,敲碎了包裹在表面合作下的虚饰,也迫使双方不得不直面最核心的问题。
根据会议达成的初步共识,张译、林悦与协会的负责人铁幕几乎是不眠不休,带领着双方的技术、战术人员,投入到了新指挥体系和联合行动细则的制定中。过程依旧不乏争论,每一个细节,从通讯频道的优先级设置、火力覆盖范围的划分,到异能释放前的预警信号、遭遇突发情况的应急响应流程,都经过了反复的推敲和激烈的辩论。
但与之前不同的是,争吵的焦点不再是“谁听谁的”或“谁的方式更好”,而是变成了“如何更能发挥各自优势”以及“如何避免下一次误伤”。疤脸队长虽然依旧对协会成员心存芥蒂,但在制定协同战术时,会主动提出:“这里如果让‘岩盾’这样的防御型异能者顶在前面,我们的重火力小组可以从侧翼进行更安全的覆盖打击。”而协会那边的战术参谋也会考虑:“这个距离,我们的‘能量操纵者’进行静默陷阱布设需要三秒,曙光的小队需要在这个时间内提供绝对的火力压制,不能有任何差池。”
这种基于专业和现实的讨论,虽然磕绊,却是在真正地搭建合作的桥梁。
张译提出的“双节点指挥”框架被细化并开始试行。在联合行动中,设立总指挥(通常由张译担任),其下分设曙光战术指挥官和协会战术指挥官。总指挥把握战略方向和最终决策,而两位战术指挥官则在总框架内,拥有对己方队伍在专业领域的临机决断权,但必须保持实时、透明的沟通,任何可能影响战局的决定都需要即刻向总指挥报备并告知另一方指挥官。
林悦则负责组织了几次小规模的联合演练。演练内容很简单,甚至有些“幼稚”——比如简单的交叉掩护行进、交替火力侦察、以及最基础的超能力与武器配合试射。没有炫酷的战术,目的只有一个:让这些习惯了独自作战体系的战士们,熟悉身边“新队友”的节奏、能力范围以及……习惯。
演练中依旧会出问题。有时是曙光战士跟不上异能者突然的战术机动,有时是异能者低估了高科技武器启动的延迟时间。但每当出现问题,不再是指责和抱怨,而是双方的战术官立刻凑到一起,回放记录,分析原因,现场调整方案,然后立刻重来一次。
这种务实的态度,慢慢影响着每一个人。大家开始意识到,对方并非想象中的那么难以相处或不可理喻,只是彼此熟悉了一套完全不同的战斗语言。现在,他们需要学习一门新的“双语”。
今天,就是检验这套新体系能否经受实战考验的日子。
情报显示,在距离曙光避难所约五十公里的一处废弃矿场,聚集了一个小型的外星生物集群,数量大约在十五到二十只,以行动迅捷、擅长钻地的“掘地虫”和少量远程喷射骨刺的“刺棘兽”为主。它们的存在,对一条次要但仍在使用的物资输送线路构成了威胁。
任务目标:清除该集群,回收可能存在的能量晶体。
作战会议室里,气氛严肃而专注。张译站在全息沙盘前,清晰地下达指令:
“根据新联合行动准则第七条,本次行动由我担任总指挥。曙光方面,疤脸,由你担任战术指挥官,负责火力小组指挥。”
“是!指挥官!”疤脸队长沉声应道,脸上疤痕抽动,眼神锐利。
“协会方面,‘岩盾’,由你担任战术指挥官,负责异能小组的调度和与曙光的协同。”
“明白,张译指挥官。”岩盾稳重地点头。选择他而不是其他更富攻击性的异能者,也体现了协会方面的诚意和改变。
“行动方案如下:协会‘心灵尖兵’小组,优先进行区域扫描,精确标记每一只怪物的位置,尤其是潜在的掘地虫钻地通道出口。”
“收到。”一位协会的心灵感应者应道。
“岩盾,你带领防御和控场小组,在扫描完成后,于矿场东、南两个主要出口布设静默力场和迟缓结界,阻止它们逃窜,并为火力打击创造机会。”
“明白。”
“疤脸,你指挥两个重火力小组,占据西、北两侧制高点。一旦结界布设完成,听我命令,进行首轮精准覆盖打击,目标优先清除暴露的刺棘兽。”
“收到!”
“‘疾风’(一位速度强化系异能者),你带领一支曙光快速反应小队,在外围游弋,负责清除可能漏网或从其他方向钻出的零星敌人。”
“是!”
“林悦,你随我坐镇指挥车,负责全局精神链接和异常情况感知。”
“好的。”
指令清晰,权责明确。每个人都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以及需要和谁配合。
队伍开赴废弃矿场。一路上,通讯频道内保持着必要的战术交流,简洁而高效,不再有之前的嘈杂或沉默。
到达指定位置后,行动开始。
协会的“心灵尖兵”小组很快完成了扫描,将怪物们的精确位置和动态实时共享到了每一位队员的战术目镜和指挥屏幕上。
“力场布设完毕!”
“火力小组就位!”
“外围巡逻组已展开!”
张译看着屏幕上代表着已完成准备的一个个绿色信号,深吸一口气:“攻击开始!”
刹那间,高科技武器发出了低沉的咆哮。磁轨步枪射出的合金弹丸精准地命中了被标记出的刺棘兽,在其坚硬的甲壳上爆开一团团绿色的血花。几乎是同时,岩盾带领的异能小组发动了能力,无形的力场禁锢了试图冲出的掘地虫,地面在迟缓结界的作用下变得泥泞,大大降低了它们的钻地速度。
“西侧制高点,清除目标三只!”
“东侧力场边缘,一只掘地虫突破……‘疾风’小队已拦截!”
战斗节奏快而不乱。异能者们有效地控制着战场,限制着外星生物的机动,而曙光战士们则用他们最擅长的精准火力,高效地收割着被控制住的敌人。偶尔有突发情况,比如一只掘地虫从意想不到的角度钻出,扑向一个火力点,附近的异能者立刻一个简单的冲击波将其掀翻,而火力点的战士则毫不犹豫地调转枪口将其打成筛子,整个过程几乎没有语言交流,全靠战术目镜上的标记和简单的肢体语言完成。
张译在指挥车内,看着屏幕上协同流畅的双方单位,心中稍稍安定。林悦闭着眼睛,感受着战场上的精神波动,虽然仍有紧张和杀意,但之前那种浓郁的隔阂与怨愤已经淡去了很多,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专注于任务的共同意念。
“核心区域目标清除完毕。”
“外围清扫完成,未发现漏网之鱼。”
不到二十分钟,战斗结束。十五只外星生物全部被歼,我方无人重伤,只有两名队员在近距离拦截时被掘地虫的酸液擦伤了手臂,经过简单处理已无大碍。
战士们开始打扫战场,从怪物的残骸和巢穴角落搜寻出几块散发着微弱光芒的能量晶体。虽然数量不多,但意义重大。
看着队员们虽然疲惫却难掩兴奋地交流着刚才的配合,疤脸和岩盾也在战后简单碰头,交流着刚才行动中一些可以优化的细节,张译和林悦相视一笑,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些许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