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小组出线的关键日子,能不能闯进决赛,全看这一局了。潘逸冬的对手是位韩国选手,一开场,他就敏锐地察觉到,对方显然是有备而来——那人仿佛能看穿他的心思,预判他的每一个落点,好几次他打出的关键球,都被对方稳稳拦下。
汗水顺着潘逸冬的额角往下淌,比以往任何一场比赛都要汹涌,浸透了额前的碎发,贴在皮肤上,黏腻得难受。
球台两端,白色的小球像一道闪电,在空气中飞速穿梭,撞击球台的“乒乓”声密集得让人喘不过气,每一声都像敲在人心上。
潘逸冬始终处于下风,防守得狼狈又艰难,每一次扑救都拼尽全力,却总被对方更刁钻的回球压制,比分一点点拉开,场上的气氛紧张到了极点,看台上的呼吸都仿佛凝固了,每一个回合都令人惊心动魄,谁都能看出,他正被逼到悬崖边上。
潘逸冬的心里多少有些发慌,指尖都微微发紧。他太清楚这场比赛的分量了,要是输了,就彻底失去了晋级的机会,别说夺冠,就连奖牌的影子都摸不到。
对面的韩国选手却底气十足,每得一分,就会发出一声洪亮的呐喊,那声音穿透赛场,像一声声无形的威胁,反复冲击着潘逸冬的神经。
他深吸一口气,攥紧球拍,在心里一遍遍告诫自己:不能乱,我不能乱,越是这种时候,越要沉住气。
他快速复盘着前两局的对局,目光紧紧锁住对方的站位——对方反手位虽强,但正手小三角区域有明显漏洞,而且连续进攻后衔接稍慢,是可突破的短板。
他决定调整战术,不再盲目抢攻,先用短球控制台内,逼迫对方抬肘挑打,再抓住机会侧身爆冲对方正手空当,同时注意衔接反手快撕,避免给对方留下反击的空间。
赛场的另一端,周晓阳也在经历着一场焦灼的对战。他的对手是位德国选手,正是前几天在训练馆里陪潘逸冬练球的那个。
那人的打法新颖多变,旋转控制得极其细腻,节奏忽快忽慢,周晓阳一时难以适应,频频失误,比分咬得很紧,却始终没能占据上风。
中场休息时,教练拍着他的肩膀一再叮嘱,语气急切又坚定:“别急躁,沉下心来,继续用我们之前研究好的方法,先压他的反手,再突然变线到正手,别跟着他的节奏走。”
潘逸冬这边的局势依旧严峻,韩国选手已经以大比分2:0领先,这一局,只要潘逸冬再输一分,就会彻底失去晋级资格,告别这场赛事。
观众席上,赵祥的嘴角微微上扬,眼神里带着几分戏谑和得意,他早就等着潘逸冬输球,好趁机找点由头磕碜他一番,心里已经盘算好了待会儿要说的话。
可就在赵祥美滋滋地想着该怎么庆祝潘逸冬的失利时,赛场另一端突然传来一阵惊呼。他猛地转头看去,只见记分牌上,周晓阳的比分定格在落后的位置——周晓阳意外地输掉了比赛。
全场的惊呼此起彼伏,赵祥脸上的笑意瞬间僵住,随即一点点沉了下去,黑得像锅底。他怎么也没想到周晓阳会输,来之前打好的算盘、想好的计划,全都因为这突如其来的结果泡了汤,只剩下满心的错愕和不甘,僵在原地,连嘴角的弧度都忘了收回。
潘逸冬丝毫没被赛场另一端的动静打扰,全程全神贯注盯着眼前的球台,眼里只有白色小球的轨迹和对手的站位,外界的惊呼、呐喊,全都成了模糊的背景音。
他脑子里一遍遍复盘着战术,反复推演破解对方防守的办法,前两局的被动像一块石头压在心头,却没让他乱了阵脚——常规战术已然受限,看来,只能试一试他赛前反复打磨、从未在正式赛场用过的新打法了。
第三局后半段,比分依旧落后两分,局势依旧凶险。韩国选手一记势大力沉的正手攻球袭来,潘逸冬脚下疾动,身体重心压低,手腕猛地一翻,没有沿用往常的快撕,反而用球拍边缘轻轻“蹭”了一下球侧,小球带着诡异的侧旋飞速过网,落地后突然改变轨迹,往球台外侧弹去。
韩国选手猝不及防,扑救不及,球落地的瞬间,赛场响起一声短暂的惊呼。这是潘逸冬第一次尝试这记“侧旋偷袭”,虽险之又险,却成功拿下一分。
韩国选手显然没料到他会使出这般打法,眼神里闪过一丝错愕,紧接着愈发谨慎。下一个回合,对方刻意放慢节奏,想逼潘逸冬失误,可潘逸冬却抓住对方发球的间隙,再次出手——依旧是侧旋,只是这一次力度加重,旋转更强,小球擦着球网边缘“飘”过,落地后几乎贴网滚动,对方扑救时球拍刚碰到球,就被强烈的旋转带偏,球直接飞出界外。
两次尝试,两次得手,潘逸冬眼里燃起了光。他趁热打铁,将新打法与之前预判的对方漏洞结合,时而用短球牵制,时而突然侧身衔接侧旋爆冲,每一次出手都精准狠辣。
原本拉开的比分被一点点追回,10:10平、11:11平,赛场的气氛彻底被点燃,观众席的欢呼声一波高过一波。潘逸冬咬紧牙关,每一分都拼到极致,扑救、抢攻、变线,动作流畅又坚定,终于在关键一球上,凭借一记反手侧旋绝杀,以13:11拿下第三局,将大比分扳成1:2。
第四局,韩国选手急于反扑,频频发起猛攻,却被潘逸冬牢牢掌控住节奏。他依旧以侧旋打法为核心,不断变换落点,时而偷袭正手小三角,时而牵制反手大角,让对方疲于奔命。
好几次都是惊险的多拍相持,小球在球台两端来回穿梭,眼看就要落地,潘逸冬总能凭借惊人的反应速度和精准的手感救回,再以一记出其不意的侧旋球终结回合。
观众席上的赵祥早已没了之前的戏谑,整个人僵在座位上,眼睛死死盯着潘逸冬,满脸震惊——他打球多年,从未见过这般诡异又精准的侧旋打法,凭着多年的经验,他心里清楚,潘逸冬这是一直留着一手,之前的被动,或许只是在试探。
随着潘逸冬又一记侧旋绝杀落地,第四局以12:10告终,大比分成功扳成2:2平!
全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连裁判都忍不住多看了潘逸冬两眼,而赵祥坐在观众席上,脸色愈发难看,指尖不自觉地攥紧,满心都是难以置信。
中场休息的两分钟,潘逸冬拿起毛巾擦着脸上的汗水,脖颈、后背的衣衫早已被汗水浸透,可他的眼神却异常坚定。他对着场边的教练点了点头,又低下头,对着自己的球拍,无数遍在心里默念:我能行,我一定能做到,再坚持一局,胜利就是我的。
他快速调整呼吸,活动手腕,脑子里再过了一遍最后一局的战术,每一个落点、每一次衔接,都清晰无比。
最后一局开战,潘逸冬彻底放开了手脚。他没有因为扳平比分就急躁冒进,反而在保证回球质量的前提下,频频打出惊人好球——时而一记反手快撕直逼对方底线,时而一记正手爆冲势不可挡,更惊艳的是,他将侧旋打法运用得愈发娴熟,好几次打出的侧旋球让对方连球拍都碰不到,只能眼睁睁看着球落地。
韩国选手被他打得彻底乱了阵脚,原本的底气和从容消失殆尽,取而代之的是急躁和慌乱,失误越来越多,呐喊声也变得底气不足,渐渐没了之前的气势。
反观潘逸冬,全程稳如泰山,每一分都打得从容不迫,凭借着精准的预判和多变的战术,始终保持着比分领先,牢牢掌控着赛场节奏,反而将对方逼入了被动防守的境地。
对方急于追分,发起盲目猛攻,却被潘逸冬抓住机会,一记漂亮的正手绝杀,球飞速过网,重重砸在对方球台内侧,再也无法挽回。
记分牌定格在11:7,全场瞬间沸腾!潘逸冬赢了!他高举球拍,微微弯腰,大口喘着气,脸上露出了释然又坚定的笑容。这一局,他赢得干净彻底,从0:2落后到4:2逆转,凭着自己的坚持、战术和那记惊人的侧旋打法,硬生生从悬崖边上拉回了胜利,成功晋级决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