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司马懿,表字仲达,生于司州河内郡温县孝敬里舞阳村,出身名门望族,享寿七十余春秋。乃三国时期卓越的政治军事家,为西晋王朝奠定基业之关键人物。历任曹魏大都督、大将军、太尉、太傅等要职,作为四朝元老执掌托孤重任,后期更独揽魏 ** 政大权。其善于运筹帷幄,屡建战功,尤以两度抵御诸葛亮北伐及平定辽东之役最为世人称道...叶辉如数家珍般细数司马懿生平事迹。
墨迹流转间,一段段往事重现:建安年间装病拒曹、黄初年间受封安国乡侯、太和年间诛杀孟达、与诸葛亮相持五丈原、景初年间远征辽东、正始年间抵御东吴四路大军...一个栩栩如生的司马懿形象跃然纸上。
其智计百出、其隐忍不发、其目光如炬、其杀伐决断、其独到见解,皆在史册中彰明较着。
司马仲达...吾实不及也!陈宫览毕掩卷长叹,深感震撼。
此人与卧龙先生堪称棋逢对手,皆是百年难遇之奇才。相较之下,陈宫自忖望尘莫及。
陈文书若能有司马懿之才,恐怕就不是乡里账房,而要入主中枢度支了!叶辉搁笔莞尔。
陈宫闻言拊掌而笑。
先用膳,待酒足饭饱再续前缘。
此时炊烟袅袅,饭菜飘香。讲学终日,腹中早已空空如也,若再耽延,恐要头晕目眩了。
晚膳毕,一盏清茶润喉,再以清水漱口,方觉神清气爽。
叶辉这才问道:我们之前讲到哪里了?
老师,上次您说到魏国皇帝曹芳封司马懿当丞相,还要赐予九锡之礼。陈宫提醒说。
叶辉点点头,继续讲述:
司马懿除掉曹爽等人后,实际掌控了魏国的军政大权。为了自保,也为了试探司马懿,曹芳决定封他为丞相,加赐九锡!
但司马懿何等精明,他明白一旦接受这些封赏,自己的野心就会暴露无遗,必然招致天下士族的反对。
所以,他不仅拒绝了九锡之礼,连丞相之位也坚决推辞!
什么?
司马懿竟然不要九锡。
连丞相之位也推辞不要。
这老狐狸...真是能忍啊!
不过转念一想,陈宫又明白了。
只要掌控着军政实权,当不当丞相确实无关紧要。
哪怕司马懿没有一官半职,照样能够号令天下。
虽然司马懿诛灭了曹爽三族,但突然想到曹爽的亲戚夏侯玄还镇守雍州等地。担心他起兵 ** ,就假借曹芳的名义下诏,召夏侯玄回洛阳议事。
夏侯玄的叔叔夏侯霸得知后大惊,立即率领三千兵马发动 ** ......夏侯霸不敌郭淮,逃往汉中投奔了姜维。叶辉继续讲述:
姜维想请求北伐,攻打长安......结果被郭淮等人击败,退守阳平关......最终双方各自撤军,蜀汉退回汉中,魏国回到长安。
嘉平三年八月,司马懿病重,把两个儿子叫到床前嘱咐:我侍奉魏国多年,位至太傅,已是人臣之极。人们都怀疑我有异心,我常怀恐惧。我死后,你们要好好辅佐国政。切记!切记!
司马懿也走到了生命尽头。
到死都没有称帝,没有 ** 魏国。
和曹操一样,为子孙铺路,自己不去图那个虚名。
听到这里,陈宫不禁感慨万千。
司马懿比曹操还要高明。
老师,司马懿死后,他儿子司马师是不是也学曹丕,马上就称帝了?陈宫好奇地问。
叶辉笑着摇头:并没有!
接着叶辉开始讲述东吴的故事。
孙权最初立孙登为太子,可惜早逝。
后来改立孙和为太子,又被废黜。接着立孙亮为太子,不久孙权也去世了,诸葛恪等人拥立孙亮为帝。
司马师听说孙权去世,立即命令征南大将军王昶率十万大军进攻南郡,征东将军胡遵率十万大军攻打东兴,镇南都督毋丘俭率十万大军进攻武昌。
结果司马昭大败,诸葛恪乘胜北伐,同时联络蜀汉出兵。
战事胶着九十余日,诸葛恪久攻城池不下,魏军趁其师老兵疲发动突袭。兵败归国后,因权势过盛遭孙峻忌惮,最终满门被诛。恰在此时,姜维得诸葛恪檄文,遂奏请后主兴师伐魏。
延熙十六年秋,姜维亲率二十万大军出阳平关,以廖化、张翼为先锋,夏侯霸参赞军务,张嶷督运粮草。据传昔日元戎困司马昭于山野之际,因羌王受郭淮诱骗致蜀军腹背受敌。混战中姜维虽仅余空弓,却接敌箭 ** 郭淮,更阵斩徐质,终得将功折罪。
彼时司马昭厚赏羌兵令其归蕃,返洛都后与其兄共揽朝纲。曹芳惊惧作血诏密谋除奸,事泄遭废。淮南大将毋丘俭闻讯举兵,其麾下小将文鸯单骑纵横万军,有子龙再世之誉。司马师虽平叛乱,却因目疾发作殁于归途。
姜维闻司马昭新掌大权,再度上表伐魏。然此番遭遇邓艾阻击,张嶷等将领战死沙场,最终仿武侯旧例自贬谢罪。未几,东吴诸葛诞又联魏叛将起兵,吴军降者如云。西部战事方息,姜维复出祁山,终无功而返。
茶盏轻叩案几,叶辉迎着秋夜微风闭目养神。陈宫见状笑问:先生今日话本已尽?叶辉颌首微笑,指尖轻抚杯沿残叶。
汉末三国往事只剩最后八回,且慢些讲完,留些悬念方能回味无穷!
仅余八,章,天下终将一统,尽归司马氏之晋。
心中五味杂陈,难辨悲喜。
先生竟这般快就要讲完三国故事!往后可如何是好?典韦急得直搓手。
当真愁煞人也!
日后无此佳话下酒,怎生是好!
叶辉早候着此问,嘴角微扬:
故事终有尽时,汉末百年烽烟,总须落下帷幕。
不过三国虽终,尚可讲述其他朝代!端看你们想听何等传奇了!
其他朝代!
陈宫眼中精光乍现,典韦亦精神抖擞。
先生,新故事可比三国精彩?
若不热血,无厮杀征战,我们可不依!
叶辉险些气结。
这典三郎,满脑子尽是刀光剑影!
放心,比三国更精彩的多得是!
《隋唐演义》《杨家将》《岳飞传》,哪个不是英雄辈出,忠义冲霄?
只是《杨家将》《岳飞传》听着憋闷,怕你们听完要骂娘,恨不能踹翻赵家朝廷!
典韦目光灼灼:
先生快讲《隋唐演义》,就这个好!
单听书名便知必是豪杰云集,征战无数。
叶辉笑而不语,此事岂由典韦做主?
见叶辉望向自己,陈宫郑重问道:敢问先生,三国之后朝代更迭如何?隋唐又处何时?
比起故事,陈宫更在意历史脉络。
三国终归于晋,晋后又当如何?
后世几多王朝?各有何等兴衰?
可曾再现大汉荣光?
政客眼中,永远只有治乱兴衰。
陈先生此问切中要害。叶赞道:
今日尚有闲暇,便与诸位细说历代兴亡。
三国终归 ** ,西晋亡于胡人。元帝司马睿立国建康,史称东晋。
其时北方陷于五胡之手,数十政权并立,其中十六国立国较久,史称十六国。
公元386年,拓跋珪建北魏。后太武帝拓跋焘一统北方。公元420年,刘裕代晋建宋,自此南北对峙。
北朝历经北魏、东魏、北平、西魏与北周;南朝先后为刘宋、南齐、南梁及南陈所据,终由隋文帝杨坚一统天下,华夏山河尽归大隋。
隋祚终结后,李唐崛起。高宗龙朔年间,其疆域至极盛:东至 ** ,西抵咸海与呼罗珊(唐设安息州羁縻治理),北至贝加尔湖与叶尼塞河流域(极北置玄阙州),南达越南顺化。
李唐传至四世,遭女皇武则天易帜,短暂武周之后,经中宗李显复位,政权重归李唐。玄宗李隆基时期国力臻于巅峰,天宝十三载统计,全国共辖三百二十一郡,一千五百余县,一万六千多乡,计九百余万户,五千二百多万口。
听闻此番叙述,陈宫胸中激荡,目现血丝。他见过叶辉赠予曹昂的精密舆图,知晓高丽、咸海、贝加尔、顺化等地名。如此广袤疆域,远超汉室极盛时,更兼在册民户九百余万,隐户未计其数,实际人口恐逾八千万——较之汉鼎盛期多出数千万!倘当今汉室有此根基,何愁天下不定?
典韦突然嚷道:竟有女子称帝!陈宫这才惊觉:武周代唐,女主临朝。想象衮衮诸公跪拜女子称臣之景,不禁骇然——这强悍的唐帝国,竟能容女子登极!
这一幕颇有些滑稽。
确实有,在我泱泱华夏,唯有武曌一人曾登基为女皇!
当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叶辉继续解释道:
但在海外诸国,女君主却不少。譬如英吉利的维多利亚女王、罗刹国的叶卡捷琳娜大帝、拜占庭的伊琳娜女皇。此外还有许多名不副实的小国女王。
女子竟皆可为君!
好家伙,那些番邦蛮夷莫非都糊涂了?
陈宫与典韦闻言大为震惊。
出一位女帝尚可理解,竟有如此之多。
实乃生平所未闻。
听君一席话,才知天地之大,无奇不有!真教人茅塞顿开。陈宫不禁感叹道。
叶辉亦深有感触:这方世界之辽阔,远超我等想象。你们以为地球广袤,包罗万象便是极限?
殊不知苍穹之外,更有浩瀚星河,无穷宇宙。那些未知的存在,令人目不暇接!
叶辉仰首望天,虽不见星河璀璨,望 ** 九霄云外。
心中却充满敬畏。
那天外之天,究竟藏着什么?
陈宫随之仰望,如临深渊,莫测高深。
天上?天上不就是神仙居所吗?典韦摸着后脑勺,困惑地望向叶辉,一脸茫然。
良久,陈宫收回目光。
先生,九天太高非我等所能企及,不如继续说说这天下史事。
叶辉闻言整了整思绪道:
话说唐玄宗李隆基晚年倦于朝政,宠信李林甫、杨国忠等奸佞;专宠杨玉环,又误信安禄山等胡将镇守边关,终致安史之乱,盛唐由此转衰......
唐亡之后,便是五代十国。北方历梁唐晋汉周五代,南方则有吴越闽楚等十国。
这段岁月之黑暗混乱,百姓流离,堪比五胡乱华之时。
其中后晋石敬瑍为谋帝位,竟向契丹辽国称臣,尊辽主为父皇帝,割让燕云十六州。自此中原门户大开,胡骑肆意南侵,更导致两宋三百载积弱难振。
说到此处,叶辉恨得牙关紧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