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番铩羽而归,不出三日必退兵邺城。」
曹操眼神深邃,低声自语:本该在会盟时效仿袁绍所为,只可惜...眼下还动他不得。
袁绍若亡,公孙瓒便坐收渔利。
明公勿忧,时机很快会来。戏志才宽慰道。
能克制这般 ** ,足见其志向远大。
常人难抵近利 ** 。
赵云与许褚联袂登城。
主公!
曹公!
曹操展颜欢笑,左右各拍二人肩膀:真乃虎贲之将!
今日一战,必使二位名扬天下。往后世人提及袁绍,就会想到你二人力敌冀州十余将。我只带两将赴会之事,更会传颂千古!
此番冒险赴约,收获远超预期。
从今往后,他曹孟德将与袁本初平起平坐,再非昔日跟班。
天下人论及二人时,都会称赞曹操,而袁绍终成笑柄。
十余战将竟奈何不得两人,实乃庸才!
主公无恙就好,末将还怕您缺胳膊少腿。许褚憨直道。
护卫主公本是分内事,何功之有?
曹操顿时吹胡子瞪眼。
众人忍俊不禁。
这莽汉当真口无遮拦。
见曹公安然归来,云终可安心。赵云道:
此行全程提心吊胆,唯恐有闪失酿成大恨。
闻听此言,曹操才放过许褚。
指着城内笑道:子龙枪法冠绝当世,你二人联手几无敌手。走,回府接着歌舞升平!
.........
袁绍病情加重,次日便急返邺城。
主力又在平原与曹军对峙三日,相安无事。
第四日,冀州军全数撤回。
此刻校事府密探方禀报:袁绍气急吐血,已返邺城养病。
这就气吐血了?曹操愕然。
按史载,他该在官渡战败后才吐血身亡啊!
如今提前病倒,莫非会改变历史走向?
念及此,曹操反而忧心忡忡。
不过冀州军确已真撤,非是诱敌之计。
曹操放心地将平原事务交付下属处理,率部返回鄄城。
临行前,他对赵云说道:子龙可愿随我同往鄄城?
赵云心中迟疑。曹操确实堪称明主,
行事果决,体恤将士与百姓。
但职责所在,他婉拒道:曹公见谅,云奉命驻守青州,督察两州海运事宜,不敢擅离职守。
虽知公孙瓒只是让他走个过场,
但赵云向来恪尽职守,
既为幽州将领,自当完成使命。
曹操闻言颔首:子龙忠心可嘉。我会尽快调运幽州所需粮草,助你早日完成任务。
待事毕再来鄄城不迟。
我与仲康在鄄城恭候!
许褚上前笑道:子龙可要抓紧,我们可能即将迁往新建的许县。
那里新建的城池堪比都城。
迟了就只能去许县找我们了。
到时候介绍典韦他们与你切磋。
赵云闻言暗惊。
曹操竟要迁都许县?
还修建了都城规格的新城。
莫非是要迎奉天子?
想到这里,他不禁心潮澎湃。
曹操轻斥许褚多言,
对赵云道:无论鄄城还是许县,我都期待你的到来。
赵云抱拳告辞,策马奔向安乐县。
曹操目送良久,唯恐良将一去不返。
主公放心,许褚说道,
子龙言出必行,既已允诺,定会前来。
这番话让曹操宽心不少。
曹操再度望向鄄城方向,眼神深邃:
先生大婚在即,我们该启程回城,全力筹办这场婚事,定要让先生铭记终生!
正是!又能去讨杯喜酒,听先生讲那些精彩故事了。
·许县城外。
啧啧,这城池当真气派!
甘宁领着亲信沿江东下,至荆州将战船交由校事府藏匿后,取道陆路进入豫州。为加快行程,郭嘉特调拨驽马供其一行代步。闻知许县正在扩建为未来治所,甘宁特意绕道前来观瞻。
众人无不惊叹:
这地面平整如镜,竟似整块青石打磨而成!
城墙全用红砖砌就,固若金汤!
规模之宏大,堪比帝都!
新城气象彰显曹氏雄厚实力,甘宁众人暗自庆幸投效明主。
加紧赶路,说不定还能迎上镇东将军凯旋!甘宁深信曹操必能平定青州。沿途所见,豫州民生富庶,百姓安居乐业。砖瓦新宅鳞次栉比,郡县驻防体系严密,连黄巾余孽都绝迹无踪。这般景象,恍若桃源。
······
鄄城驿馆。
孝直、子敬,此行观感如何?
历经辗转, ** 与孟达终抵鄄城。郭嘉亲自设宴接风,礼遇有加。
二人对视片刻,孟达慨然道:奉孝先生,此行真令我辈大开眼界。
关中故称天府,而今千里荒芜;南阳昔日帝乡,如今民生凋敝。直至踏入颍川,方知何为盛世气象!
颍川曾是黄巾最为猖獗之地,然而如今却是另一番景象:百姓各安其业,田野间处处可见耕作身影,一派兴旺富足的光景!
鄄城更是生机勃发,民心凝聚,将士用命。难怪曹公征战四方,攻无不克!
郭嘉听闻笑而不语,目光转向**。
孟达确是曲意逢迎的好手,话虽不假,却非真心实意,暗藏私心。
此等人可用,可堪驱使,却不可倚为心腹。
**见郭嘉注目,直言不讳道:
此番所见,镇东将军治下物阜民丰,曹公麾下兵强马壮,确有问鼎之势。然而...
实则隐患重重!内忧外患交织,犹如干柴遇火种。对外树敌众多,诸侯自危;境内矛盾积聚,一触即发。
虽据三四州之地,却无险可守,恰似四面漏风,一旦生变,顷刻土崩瓦解!
咦?
倒有几分真知灼见!
郭嘉眼中精光一闪,含笑问道:若由你进言曹公,当献何策?
**略作迟疑。虽知郭嘉非曹操,但终究直言敢谏:
当此乱世,非严刑峻法不能定乾坤、正纲纪。
丰衣足食虽能聚民心,却难填沟壑。豪族世家虎视眈眈,随时可能改换门庭;便是寻常百姓,饱暖之余亦易生异心。
吾家世代执掌律令,深信法度乃立国之本。无论何人,皆当受律法约束。
史上刘备取益州时,正因**以法度规束,方得士民归心。及至伐吴时,**已逝,无人劝止,终致夷陵之败,霸业中辍。
郭嘉追问:孝直之意,乱世当行重典?
**肃然应答:法为社稷根基!儒墨诸说,皆当以法为本。严律需因时制宜,但纲纪不可废弛!
遵命,我将按要求
若无严法,何以治国?此乃太平盛世之根基。
王侯将相,亦当与庶民同罪,法度森严方能四海升平。
话说间,孟达频频向 ** 使眼色。
** 这番言论,倒像是酷吏所言。
还未见曹操就发表如此偏激的政见,恐非明智之举。
郭嘉闻言笑意更浓,眼中闪烁欣赏之色。
他重重拍着 ** 的肩膀:孝直此言甚妙!若主公听闻,必当欣喜难眠。
孟德闻言一怔。
郭嘉竟与 ** 政见相合?
莫非曹公也主张乱世用重典? ** 疑惑问道:
但为何我沿途所见,豫州、兖州皆以宽政为主?名士肆意议论军政,百姓流动不加约束,长此以往恐生祸端!
郭嘉正色道:孝直应当明白,兖豫二州乃四战之地。若民生凋敝之时先施严法,百姓岂不纷纷逃离?
这番话令 ** 与孟达陷入沉思。
两人很快领会其中深意。
中原战乱频仍,唯有宽松政策才能留住百姓,吸引外州人口。
待粮产丰足、兵强马壮之后,方是严法实施之时。
想通此节, ** 双颊微烫。
是 ** 鲁莽了,多亏奉孝先生指点。 ** 虚心致谢。
郭嘉微笑道:孝直和子敬刚到鄄城,对这里还不熟悉,有些见解难免不够全面,这很正常!
趁着主公尚未归来,我先带你们在城里转转,多了解些镇东将军府的事,相信日后定会让主公对你们另眼相看!
.........
几日后,曹操率军从东郡范县返回鄄城。
中军队伍中却多了一口棺木。
里面安葬的是阵亡将领李乾。
这是曹操麾下首位战死的大将。
曹操借此机会大做文章,充分展现了他枭雄本色。
这手笔令众人叹服不已。
前来迎接的荀彧、程昱、陈宫等人见状都颇为意外。
主公这是何意?奉孝那个机灵鬼肯定知道内情!
众人四下寻找,却不见郭嘉踪影。
这家伙干脆就没来迎接。
胆子着实不小。
原本的凯旋仪式,硬是被曹操办成了追悼大会。
在获得李乾之子李整同意后,将李乾安葬在鄄城十里外的高山上。
葬礼结束后,曹操才率众回城。
刚回到府邸,曹操正想去后院与妻儿团聚。
侍从前来禀报:主公,郭先生带着四位客人在大厅等候多时了。
曹操这才想起消失已久的郭嘉。
不由眉头微皱。
但郭嘉执掌校事府,此番引荐之人,必定关乎鄄城未来发展。
曹操只得前往大厅。
厅内五人正在畅谈,气氛融洽。
主公!郭嘉率先起身。
甘宁、黄忠、 ** 、孟达四人随即行礼:见过曹公!
曹操目光扫过四人,见到两位虎将,顿时喜形于色:诸位请坐!
奉孝,既有贤才来访,为何不早些告知?我也好提前回城,怎能怠慢贵客!
郭嘉暗自腹诽,明明早将消息送达。
但他明白曹操用意,便也不说破。
孟达解释道:曹公莫怪,是我们请奉孝先生暂不通报的。
** 接着说:久闻鄄城人杰地灵,我们特意先到周边游历考察。
曹操赞许道:二位先生果然见识不凡!
若我所料不差,这位该是 ** 孝直,旁边这位就是孟达子敬吧?
** 与孟达齐声应道:曹公明鉴!
曹操目光转向另一侧,打量着黄忠与甘宁。
他对甘宁笑道:兴霸精通水战,这身江湖豪气丝毫未改。
甘宁拱手答道:明公慧眼。末将肤黑如昔,少时不谙世事,做些荒唐勾当,倒叫明公见笑。
年少轻狂本是常情!曹操抚须道,我倒羡慕兴霸这般快意恩仇的活法,不必拘泥世俗礼法。说着又对黄忠道:
久闻荆州有位老将军,箭术通神,五箭连珠,百步穿杨无人能及!
手中大刀所向披靡, ** 平叛战功彪炳,令贼寇闻风丧胆,真乃当世名将!得此良将,可安邦定国啊!
黄忠闻言暗自心惊。
自己竟有这般能耐?
甘宁、孟达等人亦面露惊色。
未料曹操对黄忠评价如此之高。
明公过誉,末将愧不敢当。黄忠赧然拱手。
虽知曹操看重自己,却未料到这般器重。
何须谦逊!曹操入座主位,正色道:
在座皆栋梁之才。我鄄城向来唯才是举,能者居高位,贤者受厚禄。
有才之士更当施展抱负,以实力赢得世人敬重,博取应有尊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