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见状忙打圆场:“玄德多虑了。正南性情刚直,言语直率,还望不要介怀。”
“正南,玄德远道来投,勤勉尽忠,这些我都看在眼里。”
“盼二位摒弃前嫌,同心协力辅佐我剿灭公孙瓒,夺取青、幽二州,奠定北方霸业!”
审配只得作揖示意,刘备随即表态:“袁公明鉴,我与正南先生只是策略分歧,绝非私怨。”
“定当与正南先生坦诚相见,共助袁公成就大业!”
袁绍抚须大笑:“甚好!将相和睦,方能攻克幽州,永绝后患!”
在袁绍心中,公孙瓒才是心腹大患。只要除掉此人,天下可定。至于曹操,不过是侥幸得势的阉宦之后,待大军南下,必能轻易收服。
“玄德此来,想必已有破敌良策?”审配语气虽缓,目光仍带审视。若刘备再提孤军深入之计,他断不会同意。
袁绍也收起笑容,紧盯刘备。
只见刘备从容道:“袁公欲速取幽州,最佳策略仍是分兵袭扰右北平,令公孙瓒腹背受敌。”
袁绍沉吟不语,审配欲言又止。此次刘备未提亲自领兵,倒叫人难以反驳。关键在于,袁绍绝不会让嫡系将领涉险,人选终究还是落在刘备身上——这恰是审配最不愿见到的。
“此计虽妙,却过于弄险。”袁绍模棱两可地回应。
刘备早有预料,继续进言:“备另有一策可破公孙瓒。”
袁绍与审配同时眼前一亮。好个刘备,竟还藏着后招。
“快快道来!”袁绍兴致盎然。
幽州局势暗流涌动,刘备向袁绍献上一条分化之策。
厅内烛火摇曳,映照着袁绍凝神沉思的面容。刘备轻抚长须道:刘幽州素来主张怀柔边塞各族,与公孙瓒的强横作风截然不同。若能激化二人矛盾...
袁绍眼眸微动,审配亦若有所思。刘备见状继续道:待其兵戎相见,幽州必然生乱。届时公孙瓒后方失守,粮道断绝,袁公再挥师北上,岂非事半功倍?
这个离间计确实值得考量。袁绍与审配交换眼神——刘虞与公孙瓒素有嫌隙,那公孙瓒更是目中无人。若让其占据四州,刘虞必难自保。
玄德不妨详述。审配开口道。
刘备拱手:备乃涿郡人士,又是汉室宗亲。由我出面拜访刘幽州,最是名正言顺。只要说动刘虞先发制人...
审配追问关键:刘虞向来主张息兵,玄德有何把握?
刘幽州之所以隐忍,一是尚未感受到生死危机,二是缺乏制衡公孙瓒的良将。刘备成竹在胸,若能解决这两点...
袁绍闻言拍案叫绝:若成此事,必为玄德向朝廷请功!
待刘备告退后,审配却沉声道:此人心怀叵测,恐生变故。
袁绍不悦:正南何以屡屡猜忌?
倘若他转投刘虞...
厅内陷入沉寂。良久,袁绍叹道:莫非只能将他软禁?
不如...审配比了个手势。
袁绍骤然色变。
与此同时,鄄城。曹操望着新收的粮仓,对众将笑道:粮草已足,该让将士们活动筋骨了。
豪情万丈。
厅中官员将领无不振奋。
征战之时将至。
主公,青州前线已准备妥当,徐州军随时可挥师北上!
回禀主公,管亥所部潜伏青州山区多时,待您军令便可突袭齐郡、济南等地。
届时可切断袁谭与冀州联系,形成合围之势!
望着群情激昂的众将,曹操沉稳道:
出兵确有必要,然兵者国之大事,当先谋败后求胜。出征同时须加强三州防务,以防袁术趁虚而入。
说罢望向谋士席位。
戏志才出列道:西线:由李进将军统率八万驻军,配以路昭、蔡阳二将,子绪先生任军师,可保关中安稳。
南线:徐晃将军领五万驻军及三千骑兵,李通、史唤副之,长文先生为军师,可固守颍川汝南。
徐州方面:曹仁将军统三万丹阳精锐及两万驻军、三千骑兵,乐进、夏侯惇辅佐,子扬先生任军师,可保徐州南境无虞。
东郡:夏侯渊将军率三万兵马,韩浩、李典为副,可确保鄄城北方防线。
对于这道防御部署,曹操与文官集团均无异议。
曹操转而注视荀攸。
荀攸起身献策:
为迷惑袁绍,可遣一将假借吕布旗号,佯装北上河内,制造我军欲攻关中之假象。
曹操当即决断:此计交由文远执行,务必牵制袁绍注意。
荀攸继续道:青州战役分三路推进:
东路于禁率徐州军,联合臧霸等降将,负责收复北海、东莱;
中路管亥旧部从山区出击,切断齐郡、济南与北方的联系;
西路主公亲率五万步卒、两万铁骑,太史慈、许褚等将随征。
其余兵力驻守邺城周边,随时策应各战场。
曹操环视众臣:诸卿可有补充?
众人齐声应答:谨遵主公军令!
(既如此,诸位且去布置。曹操一挥手,众人纷纷告退。
待众人离去,厅内仅剩校事府主事郭嘉一人。
奉孝,黄忠为何迟迟未至鄄城?曹操眉头微皱,面露不悦。
大战在即,如此良将竟还未能征召。
郭嘉苦笑:主公有所不知,黄忠此人颇为棘手。短期内恐怕难以成行。
曹操脸色一沉:莫非他厌恶我曹操,不愿效力?
非也。郭嘉解释道:荆州牧刘表上任后,任命黄忠为中郎将,随其侄刘磐驻守长沙攸县。黄忠乃荆州宿将,黄巾之乱中立下赫赫战功,却屡遭冒功,加之出身寒微,始终未得重用。主公许以大将之位,他甚是感念。
那为何......
其子黄叙重病缠身,正在神医张机处救治。为救爱子,黄忠已耗尽家财,实在无力远赴鄄城。
什么?曹操闻言一怔。
他不由想起自己也曾有子病危,幸得叶辉出手相救方得转机。身为人父,这份煎熬他再清楚不过。
张机可能治愈?曹操急切问道。
若黄叙不愈,黄忠怕是永无来投之日。
郭嘉摇头:难。张机至今未明病因,所用药材又极昂贵。若无药续命,黄叙怕是......
他不是已倾家荡产?
主公若坐视不理,黄忠此生必难归心。郭嘉意味深长道,见死不救,此恨难消啊。
曹操心头一震,忙道:那便资助些钱粮药材如何?
郭嘉仍不赞同:救急不救穷。主公岂能长期供养?况且此等猛将自有傲骨,施舍反辱其志。
这......曹操长叹,进退维谷,如之奈何?
依嘉之见,唯有请叶先生出手救治黄叙,方能令黄忠心甘情愿来投。郭嘉献策道。
先生!曹操眼前一亮,恍然顿悟。
叶辉的医道造诣极为深厚。
当初曹铄的顽疾,正是经叶辉之手痊愈。
或许张松无法诊断的病症,叶辉能寻出端倪。
只是先生目力不便,若远赴荆州,不仅路途艰难易露破绽,更恐遭遇不测。曹操面露忧色。
郭嘉进言:主公不妨先将黄叙病情告知先生,若他有救治良方,可修书黄忠,派遣车马接黄叙前来。
为救爱子,黄忠必会应允。
关键在于,需令张机信服先生医术,由张机劝说黄忠更为稳妥,否则恐难取信。
曹操的乱世枭雄之名,确实令世人评价褒贬不一。
此事交由先生处置吧,以先生之能,必远胜张机等所谓名医。曹操对叶辉充满信心。
仙人手段,岂是寻常医者可比?
其余诸将进展如何?曹操转而询问。
他志在招揽黄忠外,尚有甘宁、**、孟达等将才。
益州探访甘宁的部属尚未回报,但一月内必有消息。郭嘉禀报。
关中寻访**、孟达的使者已传回书信,二人正东出潼关,待我军夺取青州时,他们应能抵达鄄城。
此二人我自会妥善安置。
甚好。曹操抚须颔首,稍作迟疑又问:奉孝以为,那常随黄忠降刘,屡战屡败的魏延如何?
郭嘉沉吟道:魏延颇敬黄忠,可任副将之职。
依史书所载,其才不足独当一面。
在叶辉所述的三国演义中,魏延每逢征战非败即困,总需他人驰援,确非大将之材。
主公若欲招揽将领,不如考虑廖化与陈到。郭嘉建议。
廖化出身沔南豪族,武艺不凡,日后可取荆州;陈到统率刘备精锐白毦兵,忠勇可嘉。
此二人宜及早收用。
曹操闻言展颜:既得奉孝举荐,便征召二人入我镇东将军府。
鄄城不缺他们两口粮,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真有本事自然重用,没本事随便打发个差事得了。”
“主公英明,我这就去安排,尽快把人带来,助主公成就霸业!”郭嘉拱手退下。
他忙着呢,哪有闲工夫陪曹操唠嗑。
**曹操率众将悄然赶往济北郡,兵马暗中调动。张辽带着并州骑兵,打着吕布旗号在陈留北部活动,摆出要渡河进犯河内的架势。
曹操还派人给张杨送信,假意借道进攻河东。张杨收到信后,立刻转送邺城。
张杨虽是个小诸侯,但背靠袁绍,和曹操处境差不多。只不过他实力不济,胸无大志,连黑山军都搞不定,还得靠袁绍帮忙擦屁股。
……
**叶宅**
“先生,船模咱已经做了三个,是不是该造真家伙了?”曹昂摆弄着模型好几天,早已烂熟于心。工匠们也掌握了技术,就等开工。
叶辉点头:“理论上是没问题了,但实操得靠你们自己摸索。村里要是支持,就放手去干,真遇上难题再来找我。”
“多谢先生!”曹昂等人匆匆收拾模型,直奔鄄城船坞。
叶辉刚想歇会儿,又听见脚步声。
“是郭大吧?”
郭嘉笑着进门:“先生耳朵真灵!”
“怎么就你一个?曹老板和陈会计呢?”叶辉问。
郭嘉忙道:“他俩正带人抢收夏粮,实在抽不开身。”
叶辉挑眉:“那你咋有空过来?”
“实不相瞒,有件事想求教先生。”郭嘉赶紧切入正题,“村里黄七家摊上怪事,多年不顺,穷得叮当响。”
叶辉了然:“家里有人重病?”
郭嘉竖起大拇指:“先生神机妙算!”
黄氏之子身染奇疾,村中老郎中以望闻问切之术亦难辨症结。四方求医问药,虽重金延请山外名医,皆束手无策,唯以参茸珍品勉强维系性命。
听闻叶先生曾治愈曹氏幼子顽疾,黄七特托我来问诊。世间万事皆可求,唯病来如山倒。疑难杂症尤为可怖,寻常医者根本无力回天。
叶辉闻言爽快应允:且令黄七携子前来,容我细察病因。悬壶济世本为医者本分,岂能见死不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