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昂详细汇报了新砖厂的情况。曹操未置可否,转向陈宫:公台,叶先生提议的红砖房,入冬前能建多少?可安置多少百姓?
陈宫答道:联排砖房建造迅速,只需充足人手,三五日便可建成简易住房。精装修可延至明年,届时百姓也有余力。如此不仅能解决御寒问题,更能促进兖州经济复苏。
保守估计,三个月可满足百万百姓的过冬需求。
曹操颔首:既如此,尽快落实。
我建议先北后南,逐步向豫州推进。北地入冬更早,这样就能赶在寒冬前解决百姓的御寒安居问题!
对了,叶先生最近可有新动静?
曹昂答道:近日叶先生专注于教导蔡昭姬和貂蝉妇幼保健之术。蔡昭姬已掌握大半,颇有进益。
陈宫补充:蔡邕向我提议,望官府能召集一批妇女交由蔡昭姬组建医卫部,在兖州各地传授科学生育、科学育儿之法,提升妇幼健康水平。
钱粮不是问题,连年丰收让我们有了积蓄。但人员调配...确实棘手。
蔡琰力推的妇幼新法,与大汉传统习俗多有冲突。
这可能引发新的矛盾冲突,甚至会给镇东将军府招来非议。更何况,陈宫等人的男尊女卑观念也会受到冲击。
想到这些,陈宫不禁踌躇起来。
曹操也陷入沉思。权衡利弊,并非易事。
父亲可知道,如今大汉的生育率如何?
可知道产妇死亡率多高?
早婚不育率多高?
幼儿夭折率多高?
曹昂的每个问题都如芒刺在背,令曹操与陈宫坐立难安。
父亲!公台先生!你们不是要振兴大汉人口,不是要保全大汉元气吗?如此利国利民之事,为何迟疑不决!曹昂郑重行礼:
有百姓才有江山,有子民才有帝国。唯有人口昌盛,方能成就霸业,延续万世香火。
厅内鸦雀无声,连呼吸声都清晰可闻。
良久,曹操睁眼看向陈宫。
陈宫拱手道:恭贺主公,后继有人,天下可期!
哈哈哈,好!曹操望着为民 ** 的曹昂,眼中满是欣慰:果真是吾家麒麟儿!
若能减少产妇死亡,降低孩童夭折,让更多家庭得享天伦之乐,让渡些许男子之权又何妨!
女子终究难成气候,岂能撼动乾坤?若连这点胸襟都没有,谈何匡扶天下!
曹昂这才恍然:原来方才是在试探我!
子修坐下。曹操吩咐道:继续说说你负责的造纸和玻璃工坊进展...
接下来曹昂详细汇报了两项工程的进度。
造纸仍需时日沉淀,眼下还看不到任何成效。
但在玻璃领域却取得了显着突破,曹昂从袖中取出几件琉璃般的小物件。
它们精巧剔透,熠熠生辉。
若不知此物是由沙石烧制而成,我定会将其视为珍宝收藏!
曹操明知这些玻璃制品并非真品,却仍爱不释手,反复摩挲。
美好之物总能吸引众人的目光。
陈宫提议:我们知晓此物出自沙石,但外人并不知情。
若以此物交易,必能大受欢迎。届时主公便无需为钱粮忧虑,纵无高产神物,单凭这玻璃制品,也足以积累丰厚财富,武装数十万大军!
曹昂补充道:世家大族最喜收藏此类精美之物,只要一家拥有,其余各家必定争相攀比,至少也要购得一件。
我听先生提及,草原部族崇尚狼与鹰的图腾。若能烧制出狼鹰形态的玻璃制品,那些蛮夷势必会争得头破血流。
草原部族素来轻视财物,他们劫掠的金银珠宝、玉石玛瑙等贵重物品,大多会与中原商贩交易,换取粮食、盐铁等必需品。
因此,玻璃制成的图腾虽属财宝,但他们必定会珍藏争夺,绝不会轻易转手。
看来子修在叶先生那儿获益良多,连草原蛮夷都学会算计了。眼光如此长远,甚好!曹操大为欣慰。
一来玻璃能带来巨额财富,二来长子成长出色,未来基业可托,自己打下的江山不会被轻易窃取。
想到此处,他脑海中又闪过宛城、张绣、贾诩等字眼。
绝不能再重蹈覆辙,痛失爱子亲侄。
陈宫进言:玻璃虽已制成,但需有人暗中为主公操持交易。
此人不仅需足智多谋,更要眼光独到,胆识过人,最重要的是与主公同心,不受世家牵制。
初期玻璃销售必须走隐蔽渠道,不能大张旗鼓。
志才如何?曹操询问。
戏志才并非世家出身。
陈宫摇头:志才虽忠诚多谋,擅长军略,但眼界有限,商道上恐难胜任,不够灵活机变。
曹操又道:那子扬呢?他机敏过人,又是宗室出身,格局应比志才更大。
不可,子扬过于精明,难免会为自己谋算太多。陈宫再次否决。
曹操双手一摊,苦笑道:公台,这事还是你来办吧!
陈宫连连摆手:我可不行,我这人太刻板了。
他深知自己的不足之处。
曹操和曹昂闻言都笑了起来。
仔细想来,陈宫确实有些迂腐。
这时,门外传来禀报:主公,荀彧求见,说是要引荐一位贤才。
曹操眼睛一亮。
陈宫笑道:看来合适的人选到了!
当真?曹操面露惊喜。
主公可记得前些日子派人寻找的那位?线报说他近日到了鄄城,就在文若府上。陈宫点到为止,给曹操留下回味的余地。
妙极!曹操拍手道:快请文若和...不,我亲自去迎!
陈宫转向曹昂:大公子,我们从侧门走,去看看各工坊的进展。
曹昂明白陈宫是在避嫌,便领着他绕道离开。
前院里,曹操故意光着脚跑出来,急切地问道:文若,你说的贤才是哪位?
荀彧指着身旁的郭嘉:这是郭嘉郭奉孝。
郭嘉看到曹操赤足相迎,目光微动。
颍川郭嘉拜见明公!他郑重行礼。
曹操一把拉住郭嘉的手,仔细打量。
这相貌气度,与传闻丝毫不差。
他大喜道:奉孝不必多礼!久闻大名,今日终于得见!
郭嘉故作惊讶:早就听说明公礼贤下士,今日一见更胜传闻。明公赤足相迎,嘉虽微末之人,也愿肝脑涂地,助明公安定天下!
荀彧这才注意到曹操没穿鞋,更是震惊。
主公竟如此重视人才。
赤足相迎,必将传为美谈。
哈哈,能得奉孝相助,莫说赤足,就是赴汤蹈火又何妨!曹操心花怒放。
这郭嘉不仅才智过人,还善于变通。
正是我渴求的良才!
简直是天作之合!
三人入厅后,荀彧简要说明了寻访郭嘉的经过。
话音刚落,颍川另有许多贤才已在路上,他早已书信相邀,不出意外都会前来效力。
曹操立即会意,郭嘉就是一把钥匙,通过他,颍川世家终于点头应允在许县建立新都。
妙极!我有文若相助,犹如高祖得萧何,从此政务无忧矣!曹操一时忘形,脱口而出这番话,却见荀彧脸色骤变。
荀彧乃汉室忠臣,一生为大汉鞠躬尽瘁。
曹操此言分明暗藏不臣之心,荀彧如何能不怒?
区区两州之地未稳,就敢动这般心思!
郭嘉见状急忙打圆场:主公差矣,文若之才远胜萧相,莫非您打算日后进军关中迎回天子,与文若共同辅佐圣上?
曹操猛然警醒。
瞥见荀彧神色,顿时醒悟失言,连忙改口道:迎奉天子,辅佐明君,重现大汉太平盛世,正是吾辈义不容辞之责。
只是......此事谈何容易?单是邺城那边就第一个不答应!
成功转移话题后,曹操向郭嘉投去感激一瞥。
郭嘉莞尔一笑,慵懒地往后靠去,那股子洒脱劲儿又冒了出来。
荀彧闻言面色稍霁。
主公不必忧虑,邺城众人未必都有这般远见卓识。
良材虽多,也要碰上雄主方能施展。依我看......
关于袁绍,荀彧早有论断——难成气候。
优柔寡断,私心太重,小聪明不断却无大格局,根本驾驭不了帐下那群谋士。
曹操微微颔首。他与袁绍自幼相识,对其秉性再清楚不过。
若袁绍真有雄才,他早就俯首称臣,何须在这乱世苦苦挣扎?
正是不愿看天下落入袁氏兄弟手中,才决意挺身而出。
与各路诸侯一较高下!
今日奉孝初到,正好有件事要请教二位。曹操话锋一转:
豫州要稳,新都要建,必须清除隐患。我打算剿灭境内黄巾残部,一来稳定地方,二来扩充人口,三来报答颍川世家。二位觉得今冬出兵是否妥当?
又要动兵?
荀彧大感意外。
先前征讨袁术已动用八万大军,将士们刚刚返回鄄城休整,岂能再启战端?
主公,臣以为来年开春再行出兵更为稳妥。荀彧劝谏道。
春收已毕,新一季马铃薯喜获丰收,军资储备充足,正是肃清豫州黄巾残部的大好时机。经秋冬消耗,黄巾贼寇势衰力竭,此时进剿事半功倍。
豫州初定,存粮有限,若从兖州调运粮秣,路途损耗甚巨。待来年豫州秋粮入仓,可就地取用,既省转运之劳,又减耗损之数。此乃荀彧深谋。
曹操目光转向郭嘉。只见这位谋士眼含精光,笑问:主公此番出征,可是将缴获钱粮尽数屯于豫州?莫非打算暂借颍川士族筹集的筑城款项周转?
荀彧闻言愕然。原来主公竟有此筹谋!以筑城之资充作军费,着实出人意料。
曹操坦然颔首:二者兼有。
荀彧谏言:挪用筑城款项恐失士族之心。众人节衣缩食捐资营建,转眼却被挪作他用,难免心生芥蒂。
权且周转,来年归还。曹操从容道,筑城非旦夕之功。待春收后自有丰裕钱粮反哺。况且剿灭黄巾既可安定豫州,所获俘虏更可充作劳力,加速城建,岂非一举多得?
此说虽似狡辩,却令荀彧无言以对。
郭嘉抚掌笑道:及早肃清黄巾,既可绝后患,又能杜绝袁术染指豫州之念。
荀彧恍然:主公意在速定豫州,来年好腾出手来经略四方。
主公有征讨袁术之意?荀彧试探道。
曹操手指东、西两向:南北暂且按兵。所指分明是徐州与关中。
郭嘉慵懒后仰:看来主公新筑之城非同小可。文若,诸君怕是要大出血了。此言一出,荀彧顿时会意——主公意在迎奉天子,欲与李傕、郭汜兵戈相见!
“主公,此事有几成胜算?”
曹操朗声道:“成事在人,一年不成便两年!诸位当坚信,失了董卓的西凉军不过乌合之众。王允都能击溃西凉军,难道尔等还不如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