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楼大堂内人声鼎沸,猜拳行令的喧闹声此起彼伏,而二楼的包厢里,气氛更是热烈。
贾珍被一群勋贵子弟簇拥在主位,面前的酒盏刚空,立刻就有人殷勤地为他满上,众人推杯换盏,笑语不断。
“珍大哥,如今咱们这些勋贵里,贾家可是实打实的头一份了!”
席间一人端着酒杯,语气里满是艳羡,带着几分刻意讨好的腔调,
“谁不知道,大同一战后,荣国府声望大涨,政老爷在朝堂上说一不二。”
“我还听说,贾家在江南的产业遍地都是,单是现银就不下百万两,这气派,真是无人能及!”
这话一出,包厢内立刻应者云集。
“可不是嘛!荣国府现在有三个爵位,政老爷还有工部都察院实权,秦夫人手里还有盐商资格,这泼天的富贵,旁人想都不敢想!”
“往后咱们可得多跟珍大哥走动,沾沾贾家的光!”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尽是奉承之词。
贾珍端着酒盏的手微微一顿,脸上依旧挂着惯有的豪爽笑意,仿佛对这些夸赞颇为受用,可心底早已翻江倒海,暗自咒骂不停。
什么贾家势大、白银百万?
这些好处,全被荣国府那一支占去了!
自己身为宁国府的当家人,更是贾家的族长,却半点实惠没捞着。
荣国府借着贾政的势头步步高升,产业、权势越积越多,而宁国府除了个空泛的爵位,依旧是老样子,甚至因为前些年的亏空,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他这个族长,在荣国府面前,反倒像是个外人,被死死排除在核心利益之外。
每次京中勋贵提及贾家,夸的都是贾政、荣国府,谁还记得他这个宁国府的贾珍?
强压下心头的愤懑,贾珍举起酒杯,故作洒脱地笑道:
“都是兄弟们抬举!不过是家族运气好,政老弟在朝堂上争气罢了。来,喝酒!”
众人见状,纷纷跟着举杯,喧闹声再次盖过了他心中的不平。
可酒液入喉,贾珍只觉得苦涩——这外人眼中的“贾家荣光”,于他而言,不过是刺心的嘲讽。
酒楼包厢内,酒过三巡,气氛越发热络。
众人正围着贾珍夸赞贾家声势,角落里忽然响起一道略显拘谨的声音:
“珍大哥,小弟有件事,想求您帮个忙。”
说话的是沐兵,北静郡王妃母族的侄儿,平日里在勋贵圈子里不算起眼,此刻端着酒杯站起身,脸上带着几分讨好的笑意。
贾珍正借着酒意压着心头对荣国府的不满,闻言抬眼扫了他一下,只当是寻常应酬的客套话,摆了摆手笑道:
“自家兄弟,客气什么?有话直说便是。”
心里却没太当回事——沐兵家世普通,但背靠北静郡王府,能有什么大事值得他出面?
“是这样的。”
沐兵往前凑了两步,压低声音道,
“我家在江南的绸缎生意,最近被当地知府刁难,不仅苛扣税款,还故意卡着货船不让通行,眼看着就要亏大本了。”
他搓了搓手,眼神里满是急切,
“我家在江南没什么人脉,思来想去,也就珍大哥您能帮上忙。”
贾珍端着酒盏的手顿了顿,心里暗忖:
江南的官员大多与荣国府、甄家或江南富商有牵扯,自己在那边毫无根基,这事怕是不好办。
他脸上依旧挂着笑,语气却带着几分推辞:
“这事……怕是有些棘手啊。”
“江南知府归两江总督管,我跟那边也不熟,贸然插手,怕是会弄巧成拙。”
他想着先客气推掉,免得揽上麻烦。
沐兵见状,急了,往前又凑了凑,声音压得更低:
“珍大哥,您可别谦虚!现在京里谁不知道,贾家势头正盛,连北静郡王府在东北边境的面子,都不如贾家管用。”
“那知府再横,还能不给贾家面子?”
“政老爷如今掌着都察院,你还怕什么!”
这话既是恭维,也是在暗示——有贾家这块招牌,事情不难办。
贾珍心里咯噔一下,面上却依旧不动声色。
沐兵这话戳中了他的痛处——贾家的荣光多在荣国府,他这个族长哪有这般能耐?
可当着这么多勋贵子弟的面,他又不能露怯,只能抿着酒盏沉默不语。
沐兵见他不说话,还以为是嫌好处不够,连忙补道:
“珍大哥,只要您肯出手相助,我家那绸缎庄每年的收益,愿意分五万两给您!”
“这钱是纯利,不用您出一分力,只需要您递句话就行。”
“五万两?”
贾珍握着酒杯的手指猛地收紧,心中掀起一阵波澜。
宁国府这些年入不敷出,府里的开销全靠旧底子撑着,五万两可不是小数目,足够府里大半年的用度了。
他之前还在暗恨荣国府独占好处,如今送上门的银子,哪有不收的道理?
沐兵见他神色松动,连忙趁热打铁道:
“珍大哥,您放心,这事风险不大。”
“我是北静郡王妃的侄儿,您是贾家族长,那知府就算再糊涂,也不敢同时得罪咱们两家。”
“到时候您只需让人给两江总督递个帖子,提一句我家生意的事,保管那知府立马换副嘴脸。”
贾珍心里快速盘算起来:
沐兵是郡王妃的亲戚,帮他就是卖郡王府一个人情,往后与北静郡王府走动也更方便;
再者,有贾家的名头和郡王府的背景,那知府确实不敢轻易得罪,风险确实小;
最重要的是,还有五万两银子的好处。
这么一想,之前的顾虑瞬间烟消云散。
他放下酒盏,脸上露出爽快的笑意,拍了拍沐兵的肩膀:
“既然是兄弟开口,又是王妃的亲戚,这忙我自然得帮!你放心,明日我就让人去给两江总督递帖子,保准让你那生意顺顺当当的!”
“多谢珍大哥!多谢珍大哥!”
沐兵大喜过望,连忙端起酒杯,
“我敬您一杯,这杯我干了,您随意!”
说罢,仰头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包厢内的众人见状,纷纷跟着起哄,夸赞贾珍讲义气。
贾珍笑着与众人碰杯,酒液入喉,只觉得比往日醇厚了许多。
他瞥了眼身旁感激涕零的沐兵,心中暗自得意——虽说荣国府占了大头,但他这个族长,也不是毫无用处,这五万两银子,就是最好的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