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电站工地,位于孔雀河上游二号坝址附近的一片相对开阔的河滩谷地。几天前,这里还是一片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此刻却沦为了残酷的战场。
袭击发生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近百名装备精良的武装分子,利用夜色和复杂地形的掩护,悄无声息地摸到了工地外围,首先拔掉了几个外围警戒哨,然后以猛烈的迫击炮火和重机枪火力,覆盖了工地核心区——主要是临时指挥部、物资仓库和主要设备停放地。
第一轮炮火就造成了巨大混乱和伤亡。担任护卫任务的独立一团护卫连官兵,在连长(一位姓赵的老兵)的指挥下,迅速从最初的打击中反应过来,依托提前构筑的简易工事、施工机械和堆积的建材,进行顽强抵抗。
但敌人显然有备而来,战术明确。他们以部分兵力正面牵制,主力则从侧翼迂回,试图分割包围,重点攻击指挥部和电台所在位置,显然是想瘫痪指挥,并可能意图俘获或消灭技术专家。
吴工和几名水利技术人员,以及指挥部的一些参谋、通讯人员,被压制在几间用石块和木头垒砌的简易房屋内,处境岌岌可危。子弹打在墙壁上噗噗作响,碎石飞溅。爆炸掀起的气浪震得屋顶的篷布剧烈抖动,灰尘簌簌落下。
“顶住!都给我顶住!团长已经派援兵来了!”赵连长猫着腰,在残垣断壁间穿梭,声嘶力竭地指挥着,手中的冲锋枪不时点射,压制试图靠近的敌人。
战士们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掩体,用步枪、机枪和手榴弹还击。一时间,河谷中枪声大作,爆炸声连绵不绝,呐喊声和惨叫声此起彼伏。刚刚有些雏形的坝基、料场,成为了敌我双方反复争夺的死亡地带。
敌人凭借着迫击炮的曲射火力优势,不断轰击护卫连的阵地和指挥部区域。一发炮弹落在指挥部附近,巨大的冲击波直接将一堵墙炸塌,里面的两名通讯兵当场牺牲,电台也被炸毁,与基地的联系彻底中断。
“老吴!你带技术员们从后窗撤!往林子里撤!这里太危险了!”指挥部里,负责保卫工作的副连长对着吴工吼道。
吴工脸色苍白,但眼神却异常坚定,他紧紧抓着一个装满图纸和数据的皮包:“不行!资料不能丢!而且我们走了,你们怎么办?”
“别管我们!保护你们和资料要紧!快走!”副连长不容分说,命令两名战士强行架起吴工和其他技术员,从被炸开的墙壁缺口处,向着后方陡峭的、植被茂密的山坡撤退。
就在他们刚刚冲出指挥部,又一发迫击炮弹呼啸而至,准确地命中了指挥部所在的位置!
“轰隆!”
一声巨响,那几间简易房屋在火光中彻底坍塌,留在里面断后的副连长和几名战士,瞬间被淹没……
“老张!”吴工回头看到这一幕,目眦欲裂,泪水汹涌而出。
“快走!吴工!”两名战士死死拉着他,拼命往山坡上爬。子弹嗖嗖地从他们身边掠过,打在岩石上迸射出火星。
河谷内的战斗更加惨烈。护卫连失去了统一的指挥(赵连长仍在正面抵抗,但通讯已断),被敌人分割成几个小股,各自为战。伤亡在持续增加。
敌人显然也意识到了时间紧迫,进攻更加疯狂。他们组织起敢死队,抱着炸药包,在重机枪掩护下,试图爆破护卫连的核心机枪阵地。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
“哒哒哒!哒哒哒!”
一阵猛烈而精准的枪声突然从敌人的侧后方响起!正在冲锋的敌敢死队如同被割倒的麦子,瞬间倒下去好几个!
是陈刚的侦察分队!
他们在接到基地警报后,并未返回基地,而是凭借对地形的熟悉,抄近路,以最快的速度赶到了水电站工地,正好在关键时刻,从敌人背后发起了致命一击!
侦察分队人数虽少,但个个是百战精锐,枪法精准,战术灵活。他们的突然出现,打乱了敌人的进攻节奏,极大地缓解了正面护卫连的压力。
“兄弟们!援兵到了!侦察队的弟兄们来了!给老子狠狠地打!”赵连长精神大振,嘶声怒吼。
残余的护卫连战士们士气大振,火力陡然增强。
敌人遭遇腹背受敌,出现了短暂的混乱。但其指挥官显然也是经验丰富之辈,立刻分出一部分兵力,转身应对陈刚他们的袭击。
战斗进入了更加残酷的胶着状态。每一块岩石,每一道沟坎,都成为了双方反复争夺的焦点。鲜血染红了孔雀河畔的砂石,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硝烟和血腥味。
陈刚他们利用地形,且战且退,不断袭扰,牵制着相当一部分敌军。但敌人兵力毕竟占优,火力也更猛,侦察分队和残余的护卫连战士,被压缩在越来越小的区域内,形势依旧危急。
时间,在一分一秒的流血中流逝。所有人都知道,能否坚持到李铁柱率领的机动一营主力赶到,将决定这场血战的最终结局,也决定着水电站工地的命运,乃至独立一团未来的发展蓝图!
吴工和几名技术员,在两名战士的保护下,躲在山坡上一个隐蔽的石缝里。听着下方激烈的枪炮声,看着河谷中升起的滚滚浓烟,吴工紧紧抱着那个装有珍贵资料的皮包,心中充满了悲愤和祈祷。
“一定要顶住啊……同志们……”他喃喃自语,指甲深深掐进了掌心。
孔雀河,这条孕育着希望的母亲河,此刻却见证着一场为守护希望而进行的惨烈血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