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全真教俯首称臣,古墓派周遭便陷入了一种奇异的宁静。往日里偶尔还能听到远处山道传来的全真弟子练剑呼喝之声,如今也已杳然。终南山这片地域,仿佛默认了以活死人墓为界,形成了某种无形的秩序。南宫宸依旧每日指导杨过修炼那融合了《九阴真经》总纲与现代理念的筑基功法,杨过进境神速,体内那缕北冥真气日益茁壮,对自身筋骨气血的掌控也愈发精微。
这日清晨,薄雾未散,杨过正在石室外空地上演练一套南宫宸新授的锻炼反应与协调性的步法,动作迅捷而灵动。小龙女不知何时已悄立于古墓入口处,一袭白衣在晨雾中仿佛不染尘埃的仙子。她静静看了一会儿,清冷的眸光随着杨过的身影微微移动。
待杨过一套步法练完,气息微喘,小龙女才缓步上前。
“龙师叔。”杨过连忙收势,恭敬行礼。经过这些时日的相处,他对这位清冷寡言的师叔已少了几分最初的拘谨,多了几分发自内心的尊敬。他知道龙师叔虽外表冰冷,但并非难以接近,只是性情使然。
小龙女微微颔首,算是回礼。她目光落在杨过身上,声音清越如玉磬:“你根基已固,身法灵动,反应尚可。”她难得开口评价,虽言语简洁,却已是极高的认可。
杨过心中一喜,忙道:“多谢龙师叔夸赞,是师父教导有方。”
小龙女不再多言,却忽然衣袖一拂,姿态曼妙无比,仿佛并非刻意为之,而是某种韵律的自然流露。她并未看向杨过,只是淡淡道:“看好了。”
话音未落,她身形倏然动了起来。白衣身影在晨雾与林间光影中穿梭,双臂舒展,衣袖飘飘,动作看似不快,却带起道道残影,仿佛瞬间有无数只手臂同时舞动,织成一张疏而不漏、绵密无比的无形大网。她的步法更是精妙,腾挪转折之间,悄无声息,如鬼如魅,将周身丈许之地尽数笼罩在内,水泼不进。
这正是古墓派嫡传的绝技——天罗地网势!
杨过瞪大了眼睛,全神贯注地盯着小龙女的每一个动作。他只觉眼前白衣翻飞,掌影袖风交织成一片令人眼花缭乱的景象,那其中蕴含的擒拿、封闭、闪避、惑敌的精义,远超他之前所学的任何招式步法,充满了古墓派武功特有的轻、灵、快、巧的特点。
一套“天罗地网势”演练完毕,小龙女身形定住,气息平稳,仿佛从未移动过一般。她看向杨过:“可能记住一二?”
杨过天资聪颖,记忆力极佳,虽未能尽数领悟其中精妙,但大致招式与运转脉络已记下七八分。他压下心中激动,老实回答:“回龙师叔,弟子勉强记住了外形,其中精义,尚需琢磨。”
小龙女眼中闪过一丝几不可查的讶异。这天罗地网势变化繁复,她本以为杨过能记住三四分已属不易,没想到竟能记下七八分外形。她点了点头:“外形既已记住,便先练外形。此势重意不重招,讲究心随意动,身随念转,以无法为有法,以无限为有限。你初学,需先熟练其形,方能渐悟其神。”
当下,她便开始指点杨过练习。她言语依旧简洁,往往只是点出关键之处,例如“此处转身需借腰力,而非蛮扭”、“袖风拂动,意在惑敌,内力需含而不发”、“步法虚实相生,切记勿用死力”。但每一点拨,都直指要害,让杨过茅塞顿开。
杨过学得极其认真,他本就聪慧,又有南宫宸打下的坚实根基和对武学道理的初步理解,修炼起这天罗地网势来,竟是事半功倍。不过半日功夫,他已能将整套势法的外形流畅地演练下来,虽然还远远达不到小龙女那般举重若轻、绵密无隙的境界,但已初具规模,举手投足间,已隐隐有了一丝古墓派武功特有的飘逸灵动之气。
小龙女在一旁静静看着,见杨过进步如此之快,清冷的眸中也不由得掠过一丝赞赏。她性子使然,不喜多言,但这番传授,却并未藏私,可称得上尽心尽力。
休息间隙,杨过忍不住问道:“龙师叔,这天罗地网势如此精妙,不知是古墓派哪位祖师所创?”
小龙女望了一眼幽深的古墓,目光中闪过一丝追忆,淡淡道:“是祖师婆婆林朝英所创,当年……是为克制全真教武功而生。”她言语平淡,但提及“克制全真教”时,那清冷的语气中,似乎也带上了一丝极淡的、属于古墓派传承的傲然。
杨过恍然,心中对那位素未谋面的祖师婆婆更生敬佩。同时也明白,龙师叔今日传他此技,恐怕也含有认可他古墓派“自己人”身份的意味在内。
接下来的几日,小龙女每日都会抽出时间,指点杨过修炼天罗地网势。在她的悉心指导和杨过自身的努力下,杨过对这套势法的理解日益加深,不再局限于外形,开始慢慢触摸到其中虚实变化、劲力运用的门槛。他与小龙女的关系,也在这传艺授业的过程中,变得愈发融洽,虽恪守晚辈之礼,但亦隐隐有了一丝亦师亦友的默契。
这一日,杨过正在反复揣摩势法中一个虚实转换的难点,南宫宸不知何时来到场边,看了一会儿,微微颔首,对身旁的小龙女道:“龙儿,辛苦你了。”
小龙女轻轻摇头,目光依旧落在认真练习的杨过身上,清冷的声音似乎柔和了半分:“他悟性很好。”
南宫宸笑了笑,看着杨过那逐渐融入古墓派武学风格的身影,知道这孩子的武学底蕴,正在以一种惊人的速度,变得更加深厚与全面。终南山的根基,已然深深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