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智书院的清查刚落幕,京城司天监的马车就驶进了书院大门。车帘掀开,两名身着深蓝色官服的官员走下,衣摆绣着银色 “司天” 纹 —— 这是负责朝廷阴物监管的专属标识,按律,所有涉及阴物的证物需由司天监登记造册后封存,防止煞气外泄。
“林大人,苏姑娘,奉陛下旨意,前来接收舞弊案中的阴物道具。” 为首的司天监少卿李砚拱手,递上一份鎏金文书,“这是阴物接收凭单,需核对道具数量、煞气等级后,双方签字画押。”
林越接过文书,与苏清鸢一同清点案上的物品:十三支铁线木毛笔(含张生那支)、两盒聚阴砂、半袋引魂香粉、五片文曲笔残片,还有从刘谦怀中搜出的三支未分发毛笔。苏清鸢逐一报出煞气等级:“毛笔含文曲笔煞气与镇国印煞气,等级中危;聚阴砂混合腐心毒,等级高危,需用破煞布包裹。”
李砚点头,示意随从取出特制的 “阴物封印箱”—— 箱体由浸过破煞粉的柏木制成,内壁贴着映忆镜残片碎屑,能压制煞气外溢。每支毛笔被单独放进小格,格底垫着苏清鸢提供的 “安魂纸”,防止运输中煞气冲撞;聚阴砂与引魂香则装入密封铜罐,罐口用熔银封死,罐身刻着 “高危阴物,擅动者斩” 的警示。
“所有道具需记录煞气来源与关联案件。” 李砚手持毛笔,在《阴物登记簿》上详细填写:“铁线木毛笔,来源赵德昌、李嵩制做,关联五年西北科举舞弊案、京城书院缢亡案;文曲笔残片,来源贺兰山古墓(推测),关联阴物操控考生案……”
登记到张生那支毛笔时,李砚特意停顿,用映忆镜残片贴近笔杆:“此笔煞气残留最浓,还附着死者气息,需单独标注‘重点监管’,入库后与其他阴物隔离存放。” 林越补充道:“笔杆夹层有王怀安的煞气痕迹,可作为追查赵德昌同党的辅助证据,还请少卿妥善保管。”
交接完毕,李砚将凭单交予林越签字,郑重道:“司天监库房已备好‘煞阵隔离区’,这些阴物会由专人看管,每月用映忆镜检测煞气波动,绝不外泄。若后续查案需调取,凭打更人总署公文即可。”
送走司天监的马车,赵峥策马赶来,带来了朝廷的消息:“陛下已得知书院案真相,召你即刻入宫,论功行赏。刘谦、王怀安已移交刑部,吏部的两名同党也被抓获,正在审讯。”
林越与苏清鸢对视一眼,即刻启程前往皇宫。御书房内,皇帝看着案上的舞弊账簿与王怀安供词,对林越赞道:“从书院缢亡案入手,层层剥茧,不仅破了五年科举舞弊案,还揪出赵德昌的阴物阴谋,你功不可没。”
林越躬身道:“此非臣一人之功。苏清鸢姑娘解析阴物煞气、还原毛笔操控秘辛;赵峥大人追缉王怀安、稳固西北防线;柳如烟姑娘潜伏探查、搜获舞弊账簿;还有白甲卫与暗探们协力,方能查清此案。”
皇帝点头,对身旁的太监吩咐:“传旨:升林越为打更人总署副总查探,赏黄金百两、锦缎二十匹,准其调遣总署半数暗探,专司阴物案件;苏清鸢、赵峥、柳如烟各赏白银五十两,记功一次,后续晋升优先考量。”
赏赐宣读完毕,皇帝话锋一转,目光落在贺兰山方向:“赵德昌虽未露面,但其影杀已靠近贺兰山古墓,镇国印绝不能落入他手。你刚破书院案,经验丰富,此事仍需你牵头,与墨风汇合,守住古墓。”
“臣遵旨。” 林越领命,心中清楚,这既是信任,也是新的挑战 —— 贺兰山的镇国印之争,才是赵德昌阴谋的核心,比书院案更凶险。
离开皇宫时,苏清鸢已在宫门外等候,手中捧着一个新的阴物鉴定盒:“这里面是我新制的‘破魂散’与‘显煞液’,贺兰山古墓阴物密集,或许能用得上。墨风传来消息,影杀已在古墓外围布下聚阴砂阵,需尽快赶去破解。”
林越接过鉴定盒,翻身上马。阳光洒在官服上,新得的副总查探铜徽泛着微光,可他没有丝毫懈怠 —— 书院案的落幕,只是赵德昌权斗阴谋的冰山一角,贺兰山的硬仗还在后面。
“赵峥大人已先行赶往西北,协调边防军布防。” 苏清鸢叮嘱道,“你路上多加小心,柳如烟姑娘会在贺兰山脚下的黑石村接应,她已查清黑鸦商会的交接点,就等我们过去。”
林越点头,策马朝着西北方向疾驰。马蹄声踏过京城的石板路,身后是渐渐远去的皇宫与总署,前方是贺兰山的苍茫轮廓 —— 第一卷的查案成果已落地,而围绕镇国印的终极较量,即将在第一卷的尾声拉开,为第二卷的征程写下序章。
风掠过耳畔,映忆镜残片在怀中微微发烫,仿佛在呼应贺兰山古墓中沉睡的镇国印,也在提醒林越:前路虽险,但有同伴协力,有真相指引,便无惧阴物诡谲、人心叵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