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阎解成的歪心思
轧钢厂的俄语风波,如同在钟浩本就神秘的履历上,又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如今在厂里,提起采购科的钟浩,人们不再仅仅视其为“有门路的采购员”或“偶尔能解决技术难题的能人”,更多了几分“深藏不露的文化人”的敬畏。能看懂天书般的俄文技术资料,这在普通工人和干部眼中,几乎是等同于那些留过洋、戴着金丝眼镜的老总工一般的存在。
这种无形的声望,如同水波纹般扩散,自然也影响到了四合院里的生态。院里的人们虽然不懂什么俄语技术,但他们看得懂风向,听得懂议论。连厂里的大领导都点名要培养的人,其分量自然不言而喻。钟浩在家门口那辆崭新的永久自行车,此刻在众人眼中,不再仅仅是“阔气”的象征,更带上了一层“前途无量”的光环。
阎埠贵这几日心里就跟揣了只兔子似的,七上八下。他自诩为院里最有文化、最懂算计的人,可钟浩这接连不断的表现,一次次地冲击着他的认知。先是技术,后是俄语,这小子到底还藏着多少本事?他越发觉得钟浩深不可测,叮嘱家人没事少往钟浩跟前凑,生怕一不小心得罪了这尊未来的“真神”。
然而,阎家并非铁板一块。阎埠贵的二儿子,阎解成,年纪比钟浩小几岁,刚顶替母亲进了街道一家纸盒厂当学徒工,正是心思活络、渴望往上爬却又找不到门路的年纪。
阎解成不像他爹那样精于隐忍和长远算计,他更浮躁,更急功近利。他看着钟浩年纪轻轻就混得风生水起,要技术有技术,要外语有外语,厂里器重,连自行车都骑上了,心里是又羡又妒。他也想巴结上有本事的人,也想找条捷径,快速改变自己学徒工的身份和微薄的收入。
以前,他觉得院里最有本事的是易中海和刘海中,一个是八级工,一个是七级锻工,还都是院里的大爷。他也曾试图讨好过,但易中海眼里只有养老和贾家,刘海中则只喜欢别人捧他的官架子,对他这种小学徒工根本看不上眼。
现在,一个更年轻、似乎潜力更大、而且就住在眼前的“潜力股”出现了——钟浩!
阎解成的心思活泛开了。他觉得,钟浩再厉害,那也是一个人住,总需要个跑腿打杂、传递消息的人吧?自己要是能靠上去,哪怕只是帮着做点小事,混个脸熟,将来钟浩发达了,手指缝里漏点好处,也够他受用的了。而且,钟浩看起来不像易中海和刘海中那么爱摆架子,说不定更好接近?
这个念头一旦产生,就如同野草般在阎解成心里疯长。他开始有意无意地在前院晃悠,寻找着能和钟浩“偶遇”并搭上话的机会。
这天傍晚,钟浩推着自行车回到院里,刚把车在门口停好,阎解成就从自家门里钻了出来,脸上堆着略显生硬和刻意的笑容。
“浩哥,下班了?”阎解成凑上前,语气带着几分谄媚。
钟浩看了他一眼,对这个阎埠贵的二儿子没什么太深印象,只知道是个有些油滑、眼高手低的年轻人。他淡淡点了点头:“嗯。”
“浩哥,您这车真亮堂!永久牌的,咱们院头一份!”阎解成没话找话,伸手想去摸车把,又觉得唐突,缩了回来,“我帮您擦擦车吧?这天儿灰大。”
说着,也不等钟浩同意,就从窗台上抓起一块不知道干什么用的旧抹布,就要往车座上招呼。
“不用了。”钟浩伸手拦住了他,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我自己来就行。”
阎解成的动作僵在半空,脸上闪过一丝尴尬,但很快又挤出笑容:“浩哥您别客气,这点小事我来就行!以后您有啥跑腿的、费力气的话,尽管吩咐我!我年轻,有力气!”
钟浩心中冷笑。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阎解成这点小心思,在他面前如同透明的一般。想巴结自己?无非是看中了自己如今展现出的“价值”,想从中分一杯羹,或者借势牟利。
若是平时,钟浩根本懒得搭理这种趋炎附势之辈。但此刻,他心中微微一动。阎解成这种角色,固然令人厌烦,但也并非全无用处。他心思活络,喜欢打听,在院里人缘虽然不怎么样,但正因为其地位不高,反而容易听到一些上层面人物不太在意、或者不愿意亲自去打听的“底层消息”和“闲言碎语”。
自己虽然不惧院里这些禽兽,但若能多一个了解他们动态的“信息源”,似乎也不是坏事?至少,可以知道这些人在背后又在琢磨什么坏水。而且,利用得好,说不定还能通过阎解成,给阎埠贵或者其他什么人,传递一些自己想要传递的“信息”,或者制造一些小小的麻烦。
一个“反向利用”的计划,在钟浩脑中初步形成。
他没有立刻拒绝阎解成的讨好,但也没有表现出热情,只是依旧保持着淡淡的疏离,说道:“擦车就不必了。不过,你既然有这份心,以后院里要是有什么新鲜事,或者听到什么有意思的话,倒是可以跟我说说,就当解闷了。”
他这话说得模棱两可,既没有承诺什么,也没有完全关上大门,却给了阎解成一个明确的信号——我对院里的“信息”感兴趣。
阎解成一听,眼睛顿时亮了!有门儿!浩哥这是需要个“耳报神”啊!这差事他擅长啊!打听消息,传个闲话,这不正是他的“长处”吗?
“浩哥您放心!”阎解成拍着胸脯,压低声音,一副“我懂”的样子,“院里有个风吹草动,保管第一个传到您耳朵里!谁家晚上多吃了个鸡蛋,谁家两口子吵架了,我都门儿清!”
钟浩不置可否地笑了笑,没再说什么,推门进了屋。
阎解成站在门外,看着钟浩关上的房门,心里却乐开了花。他觉得,自己终于搭上了钟浩这条线!虽然起步只是传递消息,但这可是信任的开始啊!他仿佛已经看到了光明的未来,走起路来都轻快了几分。
从这天起,阎解成就自觉担负起了“钟浩线人”的职责。他开始更加积极地穿梭在院里,竖起耳朵捕捉着每一丝可能引起钟浩兴趣的信息。
“浩哥,我跟您说,昨儿个我看见秦淮茹又去找一大爷了,在门口嘀嘀咕咕半天,眼圈还红着呢,准没好事!”
“浩哥,二大爷刘海中昨天在家喝酒,又跟他家大儿子刘光天吵起来了,好像是刘光天想买双新球鞋,二大爷不给钱,骂他败家!”
“浩哥,您知道吗?许大茂在厕所那边扫大街,见人就躲,可有意思了!”
“嘿,浩哥,三大爷……哦不,我爸,他昨天又念叨您那猪油来着,说不会过日子……”
诸如此类,鸡毛蒜皮,家长里短,阎解成都会找机会,神秘兮兮地汇报给钟浩。为了显示自己的“价值”,他有时还会添油加醋,或者加上自己的“分析判断”。
钟浩大多数时候只是听着,不置可否,偶尔会问一两个细节。他从这些零碎的信息中,确实能拼凑出院里众人最新的动态和心态。
比如,从秦淮茹频繁找易中海,可以推断贾家日子确实越发艰难,而易中海虽然威信受损,但暂时还割舍不下对贾家的“投资”和养老的执念。从刘海中家父子争吵,可以看出刘海中在家里的专制和抠门,以及刘光天等人的不满在积累。从许大茂的落魄,可以确认这只苍蝇暂时失去了威胁。从阎埠贵对猪油的念叨,可知这老算计对自己依旧又嫉又怕。
这些信息,看似无用,但积累起来,却能让他对院里的“敌情”有更清晰和动态的把握。
当然,钟浩也不会让阎解成白忙活。偶尔,他会“不经意”地让阎解成看到自己从厂里带回来的一些内部发行的、不值钱但外面少见的学习材料封面,或者“无意”中透露一点厂里无关紧要、但听起来很“内部”的消息。有时,甚至会把自己吃不完的、空间里产的、煮老的鸡蛋,“赏”给阎解成一个。
这些小恩小惠,对于钟浩来说微不足道,但对于阎解成而言,却是莫大的激励和肯定!他觉得浩哥果然没把他当外人,连厂里的内部消息和鸡蛋都舍得给他!于是,他打探消息、汇报情报的积极性更高了,甚至开始主动去挖掘一些更深层次的内容。
这天,阎解成又神秘兮兮地找到钟浩。
“浩哥,我听到个事儿,不知道当讲不当讲……”他故意卖着关子。
“说。”钟浩正在擦拭他的自行车,头也不抬。
“是关于……一大爷的。”阎解成压低声音,“我前两天听我爸跟我妈嘀咕,说是一大爷好像私下里在打听……打听您父母的事儿?”
钟浩擦拭的动作微微一顿,眼神瞬间锐利了几分,但很快恢复平静:“哦?打听什么?”
“具体不清楚,”阎解成见引起了钟浩的兴趣,更加来劲,“就听我爸说什么‘西北’、‘保密单位’、‘成分’之类的词儿……我爸还说,易中海这是还不死心,想从根子上找您的麻烦呢!”
钟浩心中冷笑。易中海果然贼心不死!自己父母在西北保密单位工作,身份敏感,一直是他的护身符,但也容易被人拿来做文章。易中海这是黔驴技穷,开始琢磨这种下三滥的手段了?想从“家庭成分”或者“父母背景”上泼脏水?
这个消息,比之前所有的鸡毛蒜皮都有价值得多!它让钟浩提前警觉了易中海可能的新动向。
“嗯,知道了。”钟浩语气依旧平淡,从车篮里拿出一个用油纸包着的、还温热的煮鸡蛋,递给阎解成,“这个你拿着。”
阎解成受宠若惊地接过鸡蛋,感受到那温热的触感,心里比吃了蜜还甜!“谢谢浩哥!谢谢浩哥!您放心,我一定帮您盯紧了易中海,有什么动静马上报告!”
看着阎解成欢天喜地离开的背影,钟浩的眼神渐渐转冷。易中海……看来上次的教训还不够深刻,还在暗地里搞这些小动作。既然如此,那就别怪自己后续再给他加点料了。
他意识到,阎解成这个“歪心思”的线人,用好了,确实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不仅能提供信息,某种程度上,也能作为一种迷惑和离间他人的工具。
比如,他完全可以利用阎解成,传递一些半真半假的消息回去,让阎埠贵更加疑神疑鬼,或者让院里其他人产生误判。
“有意思。”钟浩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笑容。这四合院里的人心算计,倒也是一出不错的戏码。而自己,已然从被动应对的棋子,渐渐变成了隐于幕后的执棋者之一。
阎解成还在为自己成功巴结上钟浩而沾沾自喜,浑然不知自己的一切行为和心思,都在钟浩的洞察和掌控之中,更像是一个被无形丝线牵引着的、自作聪明的提线木偶。
他以为自己在利用钟浩,却不知自己早已成了钟浩手中,一枚可以用来探听消息、传递烟雾、甚至关键时刻用来搅动局势的……棋子。
夜色渐深,四合院重归寂静。但人心的博弈,却从未停止。钟浩坐在窗前,就着灯光,缓缓翻开一本俄文技术手册,神情专注。在他脚下,那看似平静的院落阴影里,新的暗流,正在他有意无意的拨动下,悄然滋生、汇聚。
【叮!检测到宿主成功反向利用目标人物(阎解成)的投机心理,建立起初步信息渠道,有效掌握院内动态,并提前获知潜在威胁。奖励:整活值+100,现金30元,信息过滤与分析能力小幅提升。】
系统的提示,无疑是对他这种“谋略”行为的肯定。钟浩知道,与这些禽兽的斗争,除了硬碰硬的“逆袭铁拳”,这种润物无声的“谋略黑手”,同样重要,甚至在某些时候,更为有效。
他收起手册,吹熄了灯。黑暗中,他的目光依旧清明。
阎解成的歪心思,不过是他棋盘上的一步闲棋。而这盘大棋,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