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这里,孙澎赶紧找到福伯,让他叫来家里负责布料生意的人。
【
这世道人人都喊着士农工商,表面瞧不起商人,可哪个世家大族背地里没经营自家产业?光靠田产哪够开销?孙家在吴县乃至整个吴郡的产业遍布衣食住行,作为江东霸主,这就是最大的倚仗。只要在江东地界,谁都不敢打孙家买卖的主意,反倒得主动让利三分。
若不是有利可图,谁愿掺和天下争霸的浑水?
孙家布庄的掌柜接到孙澎传唤,立刻颠着一身肥肉赶来。说商人没地位也不假——这掌柜家财万贯,可孙澎一个眼神就能让他跑得气喘吁吁。不过看他油光满面的模样,倒比世上九成人都活得滋润。
交代完保密事宜,孙澎忽然想起件要紧事——该去见母亲了!想到能将江东二乔一并收入囊中,他心头腾起股燥热。原本早绝了念头:大乔是亡兄孙策的未亡人,小乔许给了周瑜,哪个都不便沾染。可如今婚约不过口头之谈,二乔既未过门更算不得寡妇,还有什么可顾忌?
“必须是我的!”孙澎眼底发狠,“谁敢伸手就剁了谁的爪子!”
吴夫人早看出儿子心思。那日孙澎试探性的一问,她便知这小儿子惦记上了乔家女儿。虽摸不透孙澎如今性子,但天下男人的心思,她再清楚不过。
**
男人打听美女的消息,还能有什么别的想法?
根本不用孙澎多说,吴氏早已安排得明明白白。孙澎只需在家等着,吉时一到,直接当新郎就行。
好亲娘,这可真是亲娘!
孙澎乐得跟拆家得逞的哈士奇似的,眉开眼笑。
至于即将过门的徐琨妹妹,吴氏振振有词:男人娶妻前先纳妾,天经地义!
这规矩妙,深得我心。
有钱人的快乐,穷人家哪能懂?
包办婚姻竟如此舒坦?
爱了爱了!
---
**人逢喜事精神爽,干啥都带劲。
就连在府里撞见孙权,孙澎照样笑眯眯的,反把孙权弄得心里发毛。
有句老话怎么说来着?
自己心里揣着啥,看别人就像啥。
孙权自个儿是笑面虎,见孙澎冲他笑,立马对号入座——笑得这么奸诈,准没憋好屁!
最近还是少回家为妙。
孙权已成婚,娶的是会稽山阴谢家之女。谢父谢煚曾在灵帝朝任尚书令,江东名门。婚后孙权在外头另置了宅院,爱回不回,吴氏也懒得管他。
再说孙策在世时,孙权跟着兄长南征北战,打庐江、伐黄祖都有份,和没上过战场的孙澎不同。如今孙策虽故,孙权手下仍有一支私兵,人数不多,但也得日日点卯操练。
和孙权擦肩而过,孙澎哼着小曲回院,抄起铸铁长枪虎虎生风地练起来。
上辈子当兵玩枪炮,这辈子耍 ** ,照样兴致高昂——哪个男儿没做过银鞍白马、一枪纵横的将军梦?
每个少年心中都曾有过仗剑走天涯的梦想。
这一世有幸成为**战神,孙澎自然加倍刻苦磨炼武艺。
孙氏枪诀仅有三式:
直刺!
横荡!
上挑!
这套枪法干净利落,招招抢占先机。
因为孙氏枪法中根本没有守势。
每一招都是攻敌必救的杀招。
在战场之上,唯有进攻才是立于不败之地的要诀。
这般刚猛凌厉的枪法施展起来,当真是气势如虹,令观者心潮澎湃。
若要用一字概括:
痛!
但孙澎深谙此等刚猛枪法对习武之人的严苛要求。
稍有不慎便会满盘皆输。
面对那些以命相搏的亡命之徒,更需要打起十二分精神。
孙策能称霸江东令群雄俯首,其中艰险只有修习过孙氏枪法的人才能体会。
如孙河、孙贲、孙暠等孙家子弟亦非庸手,却都对孙策心服口服,正是因其将孙氏枪法练至巅峰之境。
虽是穿越之身,但孙澎的金手指对武艺提升助益有限。
想要突破极限,唯有日复一日的苦修。
所幸前世十余载的健身教练经历,让他在锤炼体魄方面颇有心得。
来自后世的灵魂自有独到见解。
孙澎尤其推崇神雕侠的武学理念——重剑无锋,返璞归真。
只要力量足够强横,一记重击足以定胜负!
练完枪法,孙澎便举起特制的健身器械开始魔鬼训练。
两小时力量,一小时耐力,最后舒展筋骨。
待汗水浸透衣襟,便纵身跃入早已备好的药浴之中。
——————————
药液的热力透过肌肤渗入肌理,修复着高强度训练后支离破碎的肌肉组织。即便以孙家的豪富,这般昂贵的药浴也要反复熬煮三次才肯更换药渣——但效果确实惊人。
孙澎能清晰感知到身体的变化。那些在健身房从未体验过的力量增幅,如今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累积。原本沉重的铸铁枪如今已挥洒自如,他甚至开始盘算更换更重的兵器。
公子,三老爷到了。
孙氏三兄弟中,长房孙羌育有孙贲、孙辅;次房孙坚膝下四子——策、权、澎、匡;三房孙静则有暠、皎、奂、谦诸子。这位被仆役称为的孙静字幼台,当年曾率六百乡勇投奔兄长。在孙策席卷江东的战役中,正是他献计奇袭会稽太守王朗后方,打得那位舌战鼻祖丢盔弃甲,立下汗马功劳。
孙静在孙氏宗族内德高望重。当初孙策平定会稽后,孙静便归隐田园。如今孙策遇刺身亡,为巩固孙氏在江东的根基,孙澎特意修书恳请这位叔父出山相助。
孙澎匆匆更衣来到正厅时,孙静已等候多时。
三叔!
虽相见不多,孙静端详眼前这位侄儿时却露出欣慰之色。常年随侍孙坚、孙策的他,敏锐地嗅到孙澎身上飘散的药香——看来这位年轻家主从未懈怠武道修习。
末将孙静,参见主公。
三叔折煞侄儿了!自家人何必行此大礼?
孙澎正要搀扶,却觉手臂传来沉重力道。他心下了然,双掌稳稳托住孙静臂膀,面上不露半分勉强。
您再这样,母亲该拿家法责罚我了。
孙静暗自心惊:此子膂力竟如此惊人?恐怕更胜伯符当年!
被强行扶起的孙静目光灼灼:好!文台有子如此,孙氏之幸!
武者相逢,自有其质朴的相知之道。
趁老朽这把老骨头还能动弹,贤侄但有所需,尽管吩咐。
孙澎也不客套,直陈江东困局。随后指向壁上舆图:恳请三叔暂镇庐陵。
孙静凝视地图良久:须拨几员将佐予我。
三叔欲调何人?
董袭可堪用否?
徐琨可否同往?
徐琨能力不足,近期我打算亲自率军攻取庐江。
兄长要亲征庐江?
无需担忧,此次仅为督战,冲锋陷阵自有将士效命。
如此我便安心了。叔弼,你现在身系江东基业,切记要以自身安危为重,万不可效仿先主公与伯符将军那般亲冒矢石。
三叔教诲,侄儿谨记。我孙叔弼行事向来以稳健为先。
孙静捋须而笑:另有一事相求,能否将犬子调至我帐下效力?
不知伯光与仲异哪位兄弟?
伯光乃孙静长子孙暠表字,仲异则是其次子**之字。
暠字从日从高,如皎日凌空,古意为光明璀璨。
幸而我孙氏未姓田,否则怕是要遭人追打。
正说话间,福伯疾步闯入。
主公,会稽紧急军报!
孙澎展阅火漆密信,骤然色变。
默然将信笺递与孙静。
孙静览毕,须发戟张:孽障!这个孽障!老夫非亲手宰了他不可!
原来驻守乌程的孙暠竟擅自举兵欲袭会稽。
大军行至城下,恰逢新任太守虞翻。
虞子仲当道而立:就凭这点兵马也敢来犯?此刻退兵尚可转圜,若执迷不悟,会稽军民必与你血战到底!
孰料孙暠竟闻风退兵!
这般荒唐事,古今难觅第二例!
孙静怒发冲冠,孙澎急忙劝阻:三叔息怒!千万保重身体!
---
孙静满面羞愧,低头说道:我孙静教出这样的逆子,愧对主公,更无颜为人父。庐陵平定之事,还请您另择良将,我实在无法领兵出征了。
孙澎快步上前扶住他:三叔言重了。伯光的性子我了解,虽说偶尔糊涂,但终究及时醒悟。自家人不必说外道话,眼下江东大局,还得靠咱们孙氏子弟齐心合力。
望着孙澎宽厚的态度,孙静心中震动。他原以为对方会雷霆震怒,不料竟这般包容。想到孙策当年的气度,也不及眼前这位年轻主公的胸襟。
孙静匆匆告辞后,孙澎暗自思量。他早从史书记载中知晓孙暠会生异心,因此密信送达时并不惊讶。借此机会既能敲打孙氏宗亲,又能让孙静心存感激,对稳固江东大有裨益。
于是虞翻提前截住孙暠,一番劝说便令其退兵。在孙澎看来,保住孙静的价值,远胜于严惩一个莽撞的堂弟。
数日后,乌程军营里的孙暠接到父亲手谕,命他立即移交兵权,前往庐陵协助军务。正惶惶不安的孙暠如蒙大赦,忙不迭收拾行装。
新任都尉吕蒙此时正捧着调令激动不已。昨日还是富春县区区贼曹,今日竟统领三千精锐。他仰望苍天,喃喃自语:姐夫,您看见了吗?阿蒙终于等来出头之日了!
---
(孙静赴任庐陵后,许多交接事宜尚待处理。
孙澎在同意孙静索要的董袭和孙暠之外,经过慎重考虑,又将族兄孙河以及徐琨推荐的年轻将领徐盛一并调拨给了孙静。
孙静与徐琨交情颇深,从当 ** 直接点名要徐琨助阵便可看出两人私交甚笃。徐琨出身吴县望族,与孙家世代交好。而徐盛本为琅琊莒县人,因躲避战乱流落江东,机缘巧合受到徐琨赏识才得以崭露头角。由于同姓的缘故,不少人误以为徐盛也是吴县徐氏族人。
自孙澎继位以来,众多孙策旧部前来归附时都会献上投名状。当下孙澎最迫切需要的就是扩充人才储备,因此无论是朱治举荐朱然,还是徐琨提携徐盛,都是在帮他缓解人才匮乏的困境。孙静的做法更为彻底,直接让儿子将麾下精锐尽数交还孙澎——其中不乏追随孙暠多年的死忠部曲。
孙澎之所以暂时未追究孙暠,实因仍需倚重孙静。待孙静百年之后,他定会与孙暠清算旧账。毕竟史书记载,孙暠这一支的后人曾参与谋逆,孙澎早已将这些记在心头。
此时北方战事频传新报。时值四月末,袁曹对峙已呈白热化。孙策殁于建安四年四月初四(公元200年5月5日),现按农历纪年。
对于官渡之战的细节,孙澎的记忆并不完整,需要持续接收战报来完善认知。据史载,此时正值曹操解除白马之围,关羽阵斩颜良之际。接下来将进入长达五个月的官渡相持阶段,直至曹操奇袭乌巢,完成惊天逆转。
若要有所作为,接下来的时机对孙澎至关重要。为此,他与鲁肃、诸葛瑾每日都在详细推演北方战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