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庚昨日确实跟白穆报备过,今天恢复去文华殿上课。
他拉着柳青,一路疾走,只想赶紧逃离梁王府那令人窒息的尴尬氛围。
然而,两人刚走到文华殿门口,就被一个小太监拦了下来。
“梁王殿下留步!”
小太监恭敬道,
“陛下有旨,特批梁王殿下自今日起,可不必再来文华殿进学。”
白庚一愣:
“啊?为什么?”
难道我爹觉得我读书没救了?
还是我受伤后变傻了?
小太监继续道:
“陛下口谕,命梁王殿下即刻入朝参政!”
入朝参政?!
白庚吓了一跳,这升级是不是有点快?
他从一个天天逃学打架的纨绔,直接跳过毕业环节保送政治局了?
他急忙整理了一下衣冠,对柳青说:“那你……”
柳青苦笑一下,自觉地在宫门旁站定:
“王爷自去便是。除了陛下特召,臣暂无资格入殿。”
白庚看着他有些落寞的样子,下意识拍了拍他的肩膀,脱口而出:
“没事!那你好好混!争取早点进来!”
柳青:“……”
他气得牙痒痒,看着白庚匆匆进宫的背影,内心疯狂吐槽:
我好好混?!你现在这么受宠,在陛下面前红得发紫,你就不能多替我美言几句吗?!这说的是人话?!
白庚可没心思琢磨柳青的怨念,他快步走进金銮殿,立刻就感觉到今天的气氛非同寻常。
往常,武将队列第一位站的是他岳父镇国公慕英。
但今天,慕英居然站在了第二位!
而站在首位的,是那位已经许久不上朝、在家“养老”的南靖军神——靖凌王郭炜!
文官队列那边也一样。
告病在家多日的当朝宰相莫廷晟,今天居然也出现了,稳稳站在文官首位!
这两位大佬同时现身朝堂,这信号再明显不过
——今天必有惊天动地的大事发生!
白穆看见白庚进来,脸上露出笑容,招招手:
“庚儿来了?恢复得不错,气色好多了。来,站这里!”
他手指的方向,赫然是太子白威的对面,武官队列之前,一个极其醒目且敏感的位置!
“轰——!”
整个朝堂顿时响起一片压抑不住的吸气声和窃窃私语!
所有官员都震惊了!
陛下这是什么意思?!
让梁王站到太子对面?!
这是要扶持梁王,制衡太子?
这朝堂的天,难道又要变了?!
白庚自己也愣住了,站在原地有点不知所措。
这位置……站上去会不会太烫屁股?
对面的太子白威看着他,温和地笑了笑,不易察觉地对他压了压手掌,示意他安心,照做就是。
看到大哥这反应,白庚这才稍稍定神,硬着头皮上前,对着白穆躬身行礼:
“儿臣,谢父皇。”
然后在那无数道或惊疑、或嫉妒、或探究的目光中,站到了那个极其显眼的位置上。
他深吸一口气,眼观鼻,鼻观心,心里却疯狂打鼓:
来了来了!大的要来了!
只是不知道这“大的”,到底是好事,还是更大的麻烦……
太监那尖细的嗓音在金銮殿回荡,念着冗长华丽的圣旨。
白庚努力听着,试图从那堆“奉天承运”、“维兹懋典”的文言文里提取关键信息。
听了好一会儿,他大概明白了:封赏平叛有功之臣。
慕英加封太保,录尚书事,梁州牧,都督梁州诸军事。
郭子敬升任兵部尚书,义成郡太守,都督雍州诸军事。
听到这里,白庚还觉得挺合理,老丈人劳苦功高,郭子敬年轻有为,该赏。
然后,就轮到他了。
“梁王白庚,录太尉,录尚书事,豫州牧,都督豫州诸军事!”
“轰——!”
如果说刚才只是窃窃私语,现在朝堂直接炸锅了!比菜市场还热闹!
白庚对南靖这混合了九品中正制与三省六部制的官职体系一直半懂不懂,但“都督豫州诸军事”这几个字他听懂了!
兵权!实实在在的兵权!
再结合慕英的梁州(指向长安)、郭子敬的雍州(核心在义成,也是长安方向),以及他自己的豫州(直面洛阳)……
傻子也看出来了好吗!
他爹这是磨刀霍霍,准备向北齐动手了!
这是北伐的初步人事安排!
白庚心里顿时慌得一匹!
第一, 他不会打仗啊!
让他去打架斗殴搞基建还行,指挥千军万马?那不是送人头吗?
第二, 也是最要命的!
万一真打起来,动辄死伤成千上万,这滔天的杀孽,岂不是全要算在他白庚的头上?
那本孽债账本还不得直接爆炸?
他直接就可以表演一个当场灰飞烟灭了!
不行!必须拒绝!
白庚腿一软,就准备出列跪下,高呼“父皇三思!儿臣德不配位!求父皇收回成命!”
然而,有人比他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