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斜斜地照在长椅上,三个人还坐在原来的位置。大番薯抱着本子,手指在纸上划来划去,嘴里念叨着什么。
老夫子靠在椅背上,看着他。
秦先生低头写着字,笔尖沙沙响。
过了好一会儿,大番薯抬起头,声音有点发虚:“问题我都记下了……可就算她答应结婚,婚礼到底该怎么弄?”
他抓了抓头上的三根毛:“酒店怎么选?请谁来?流程要几分钟?音乐放啥?饭桌上能不能上鸡翅?这事儿太复杂了。”
老夫子没说话,只是看了他一眼。
秦先生停下笔:“你现在不是缺行动力,是缺方向。”
“我连方向在哪都不知道。”大番薯叹气,“我以为只要开心就行,结果你们说不能瞎猜。那我现在问完了,又不知道该做什么。”
老夫子点点头:“你现在最缺的不是答案,是视角。”
大番薯一愣:“啥叫视角?”
“就是看事情的角度。”老夫子坐直了些,“婚礼不是你一个人的事。来的有长辈、有朋友、有亲戚。每个人想的东西都不一样。你不搞清楚他们想要什么,最后办出来的东西,可能谁都不满意。”
大番薯眨眨眼:“还能看出来?”
“可以。”老夫子闭上眼。
下一秒,他的眼前浮现出一串串信息流。宾客名单自动分类,人群画像逐个生成。
长辈群体标注为红色——重视礼节、偏好正式、忌讳冷场;同龄朋友标成蓝色——喜欢热闹、爱参与、反感冗长讲话;亲属圈则是黄色——在意座位远近、关心是否被尊重。
这些数据在他脑中快速整合,形成一张清晰的需求图谱。
他睁开眼:“我们得先分层。”
秦先生立刻翻出一页空白纸:“你说,我记。”
“第一层,长辈。”老夫子说,“他们来参加婚礼,主要是为了见证仪式。穿正装、走流程、敬茶、拜堂,这些不能少。场面要稳重,时间别拖太久,六十分钟内必须完成核心环节。”
“第二层,朋友。”他继续说,“年轻人不想干坐着吃饭。他们要互动,要好玩。光放歌跳舞不够,得让他们动起来。”
大番薯眼睛亮了:“比如抽奖?”
“抽奖太老套。”老夫子摇头,“不如设个‘爱情谜题角’。”
“啥?”大番薯没听懂。
“把你们俩的故事编成几个小题目,写在卡片上。比如‘第一次见面是在哪?’‘她说过最狠的一句话是什么?’让宾客猜。答对有奖。”
秦先生一边写一边点头:“这个好。既能活跃气氛,又能让人了解新人感情经历。”
“而且成本低。”老夫子补充,“几张纸,几个小奖品就行。”
大番薯咧嘴笑了:“这比放烟火有意思!”
“第三层,亲属。”老夫子话锋一转,“这部分人最容易被忽略,也最容易闹意见。座位安排必须讲究亲疏关系。远房表哥不能坐主桌,二姨妈不能挨着前同事。菜单也要注意忌口,有人不吃辣,有人不吃猪肉。”
秦先生抬笔:“需要提前收集饮食禁忌。”
“还有照片墙。”老夫子说,“不能只放你小时候的照片。得照顾到场所有人的情绪。加点家庭合影,体现团圆感。”
大番薯听得认真,一个劲点头:“原来婚礼还要想这么多事。”
“你以为是喊一声‘我结婚啦’就完了吗?”秦先生笑,“这是组织一次小型社会活动,不是发朋友圈。”
“那……我们现在从哪开始?”大番薯问。
老夫子拿起一根树枝,在地上画了个圆圈。
“中间是你和她。”他指着中心点,“外面三层,分别是仪式区、互动区、情感区。”
他又画了三个同心圆。
“仪式区负责庄重,满足长辈期待;互动区负责趣味,留住年轻人兴趣;情感区负责共鸣,打动所有人心。”
大番薯盯着地上的图,忽然伸手:“等等!我觉得互动区可以再大一点!”
“为什么?”秦先生问。
“因为我那些哥们儿,平时都不爱参加婚礼!”大番薯激动起来,“他们说坐半天吃顿饭,还不如在家打游戏。但如果有个答题闯关的游戏,他们肯定愿意来玩!说不定还能多喝两杯!”
老夫子笑了:“那就扩大互动区占比。原计划十分钟自由交流,改成二十分钟集体游戏。”
“奖励呢?”秦先生提笔记录,“实物还是特权?”
“实物吧。”老夫子想了想,“小玩意就行,钥匙扣、定制饮料券、免费甜品一份。成本可控,又有纪念意义。”
“我可以找厂里印一批带我们头像的徽章!”大番薯兴奋道,“答对的人戴身上,全场最靓!”
秦先生记下:“徽章+答题卡+主持人引导。流程闭环。”
“另外。”老夫子突然说,“互动环节不能影响仪式。”
“什么意思?”大番薯问。
“比如,不能让爷爷奶奶站着等半小时,就为了看你们玩游戏。”老夫子语气严肃,“长辈优先完成他们的部分。敬茶、致辞、合影,全部结束后,再开启娱乐环节。”
“对。”秦先生点头,“否则就是本末倒置。”
“我懂了。”大番薯认真起来,“先稳住长辈,再哄好朋友,最后让大家一起感动。”
“没错。”老夫子收回树枝,“这就是结构。”
秦先生合上本子,又翻开另一页:“接下来列执行清单。目前明确的有:宾客分类、需求分析、区域划分、流程时长、互动设计、物料准备。”
“还有预算。”老夫子提醒,“你现在有没有大概数字?”
大番薯挠头:“我没算过……但我不想花太多钱。”
“合理。”老夫子说,“我们可以做分级方案。基础版控制在五万以内,包含场地、餐饮、基本布置;升级版八万,加灯光、摄影、小游戏奖品;豪华版十万以上,才考虑烟火、外景拍摄这些。”
“那我要基础版!”大番薯赶紧说。
“没问题。”秦先生写下来,“但我们得预留一成应急资金。万一临时加人,或者设备出问题,不至于抓瞎。”
“有道理。”大番薯点头。
老夫子看着他:“你现在最大的任务,不是马上订酒店,也不是画请柬。”
“是什么?”
“是尽快和她沟通结果。”
大番薯沉默了一下:“我明天就去找她。”
“带上这些问题。”老夫子递过一张纸,“让她一项项回答。别急着做决定,先听她说。”
秦先生补充:“特别是关于双方家人出席意愿、宗教习俗、是否有特殊禁忌这些。”
“我知道了。”大番薯接过纸,小心翼翼折好塞进本子里。
三人安静了一会儿。
风吹过来,树叶晃了晃。
大番薯忽然抬头:“如果……她不同意某些安排怎么办?”
“那就改。”老夫子说,“婚礼是两个人的,不是你一个人的舞台。她不喜欢热闹,我们就办小型聚会;她讨厌拍照,就不请专业摄像。关键不是形式,是你们都舒服。”
“可我想让大家开心啊。”大番薯低声说。
“让大家开心的前提,是你们两个先开心。”秦先生说,“不然你累死,她也不领情。”
大番薯低头看着膝盖,好久没说话。
然后他慢慢抬起头:“我以前总觉得,只要我把场面搞得够大,她就会感动。现在才知道,可能是我想多了。”
“不怪你。”老夫子拍拍他肩膀,“很多人都这么想。直到摔了跤才明白,感情不是表演。”
“那……”大番薯深吸一口气,“我先问她愿不愿意办婚礼。愿意的话,再一起商量细节。”
“这才是正路。”秦先生笑了。
老夫子捡起另一根树枝,在地上重新画图。
“我们现在假设她同意。基于现有信息,拟一份初步方案。”
秦先生翻开新页:“标题写什么?”
“就叫《婚礼筹备框架草案》。”老夫子说。
大番薯凑过去看。
老夫子一边画一边讲:“上午十点入场,十点半开始仪式,十一点完成敬茶。十二点开席,一点进入自由活动时间。两点钟设置互动环节,三点结束。”
“时间很紧。”秦先生提醒。
“所以每个环节必须卡准。”老夫子说,“主持人要提前彩排,音响要测试三次,人员分工要明确。”
“我可以当迎宾!”大番薯举手。
“你那天是主角,哪能站门口?”秦先生笑,“你需要的是替身。”
“替身?”
“比如让表弟帮忙接待客人。”老夫子解释,“你负责走流程,其他事交给执行组。”
“执行组?”大番薯瞪眼。
“当然。”秦先生写上,“迎宾组、协调组、物料组、摄影监督组。每个组配一个人。”
“我能干啥?”大番薯问。
“最重要的事。”老夫子看着他,“准时出现,穿着婚纱,牵着她的手,说出你想说的话。”
大番薯愣住了。
他张了张嘴,没发出声音。
过了一会儿,他低下头,轻轻说:“我一定会做到。”
秦先生继续写注意事项。
老夫子在地上完善流程图。
大番薯抱着本子,手指慢慢摩挲着“互动角”三个字。
他的嘴角一点点扬起来。
夕阳落在三人肩上,影子拉得很长。
秦先生写下最后一行字:“待办事项:确认女方意向、统计宾客名单、启动首轮沟通。”
老夫子放下树枝。
大番薯忽然开口:“那个……互动角的题目,我能自己写吗?”
“当然。”老夫子说。
“那第一条我想写——‘他说的第一句情话是什么?’”
“答案呢?”秦先生问。
“他还没说。”大番薯笑了笑,“所以我留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