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出发
黎明时分,晨曦微露,县里派来的解放卡车静静地停在嫂子学院门口,仿佛在等待着一场重要的使命。六个代表嫂子们的妇女,身着整齐的蓝色布衣,胸前别着鲜艳的“嫂子牌”布标,如同一支训练有素的队伍,精神抖擞地站在院子里,整装待发。
送行的人们挤满了院子,他们有的面带微笑,有的神情严肃,有的则高声呼喊着为嫂子们加油鼓劲。“嫂子们,给咱长脸啊!”“省城人要是问价,你们可别心软,得卖出咱的志气!”这些话语在空气中回荡,充满了对嫂子们的期望和祝福。
当卡车的引擎发出轰鸣声时,嫂子们的眼眶都微微湿润了。她们相互对视一眼,眼中流露出对未知旅程的期待和对家乡的眷恋。二丫突然扯起嗓子喊道:“等俺们凯旋!”这声高呼如同晨钟暮鼓,在院子里久久回响,让所有人都为之一振。
二、省城初见
经过一路的颠簸,卡车终于缓缓驶进了省城。嫂子们迫不及待地从车上跳下来,她们的目光被眼前的景象所吸引。高楼大厦林立,街道上车水马龙,人来人往,繁华热闹的程度远远超出了她们的想象,这里比县城要热闹不知多少倍。
赵小梅不禁小声嘀咕道:“俺还是头一回见这么多汽车呢。”她的声音中透露出一丝惊讶和新奇。然而,李凤兰却立刻挺直了腰板,目光坚定地说:“别怯场!咱是来参展的,不是来当乡下人看热闹的!”她的话语如同一股清流,让其他嫂子们回过神来,重新振作起精神。
县供销社早已安排好展位。嫂子牌的摊位在一排布匹摊旁边,桌子上铺着白布,还挂着红色的“嫂子牌布鞋”横幅。
三、热闹开场
展销会一开幕,锣鼓喧天,人头攒动。
各县的展位上,五花八门的产品摆得琳琅满目:棉布、毛巾、铁锅、粮食……
有人高声吆喝:“正宗土布,结实耐穿!”
有人举着麦芽糖喊:“试吃、试吃!”
嫂子牌摊位前,玉华她们也摆开阵势。几十双布鞋整齐排开,从小孩鞋到男式大布鞋,再到女式绣花鞋,种类齐全。还挂上几块嫂子学院的样布,针脚细密。
四、第一波冷场
起初,摊位前没人驻足。
一些省城人走过,扫一眼就摇头:“布鞋啊?咱早不穿这个了。”
有人甚至笑:“这不是乡下人才穿的嘛?”
嫂子们脸色有些发白。二丫捏着手心,小声嘟囔:“咱是不是来错地方了?”
玉华压低声音:“别慌,等着。”
五、意外转机
没多久,一位中年妇女拎着孩子经过。孩子一看那双小布鞋,眼睛一亮,伸手去抓。
妇女笑着问:“这鞋多少钱?”
李凤兰立刻迎上去:“嫂子牌布鞋,小孩鞋一双一块二,结实不咯脚,穿坏了来信还能修补。”
妇女拿起鞋一看,针脚细、底子厚,忍不住点头,当场买了一双。
这一幕,就像在冷场的湖面上丢了一颗石子。
立刻,有几个人围过来:“能不能试试大人的?”
“这绣花鞋挺好看的,多少钱?”
“布料能卖不?”
展位终于热闹起来。
六、第一声锣鼓
看着摊位前渐渐围满人,嫂子们的心扑通扑通跳。
玉华咬紧牙关,心里像敲了一记战鼓:
——嫂子牌,在省城的第一声锣鼓,终于敲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