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赛的余波尚未完全平息,t县一中校园里那棵老梧桐树的叶子已然落尽,只剩下光秃秃的枝桠倔强地指向灰蒙蒙的冬日天空。距离张诚以满分姿态摘取省赛桂冠,又过去了一个月。这一个月里,他并未因初战的辉煌而有丝毫懈怠,反而更加沉潜下来,如同一位入定的老僧,将全部心神投入到对数学更深层次规律的探索之中。省赛的题目对他而言,游刃有余,但他知道,那仅仅是山腰的风景,真正的险峰,在于即将到来的全国舞台。
这一日,寒风料峭,张诚正坐在教室角落里,面前摊开的并非高中课本,而是一本影印版的《组合数学理论与技巧》,上面布满了密密麻麻的笔记和他自己推演的草稿。意识深处,系统的光幕如期亮起,这一次,浮现的文字带着一种更为宏大、却也更为冷静的审视意味:
【任务发布:群山之巅的试炼】
【系统寄语:知识的海洋无涯,而认知的彼岸有界。攀登省赛的阶梯,你已瞥见群山环绕;然真正的巅峰,隐匿于更缥缈的云深之处。全国之舞台,汇聚一地之精华,是检验你阶段性修行成果的试金石,亦是丈量你于同龄人中真实位置的标尺。切记,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此非终点,仅是漫长求索路上的一座驿站。】
【任务要求:参加全国中学生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决赛),并力争上游。】
【奖励根据表现结算:】
【国赛三等奖:积分+100,数学经验+100】
【国赛二等奖:积分+200,数学经验+200】
【国赛一等奖:积分+500,数学经验+500】
【国赛季军(铜牌):积分+800,数学经验+800】
【国赛亚军(银牌):积分+1600,数学经验+1600】
【国赛冠军(金牌):积分+5000,数学经验+5000】
看着光幕上清晰列出的奖励梯度,尤其是那高悬顶端的“金牌”及其后高达5000点的积分与经验值,张诚的心脏也不由自主地加速跳动了一下。这丰厚的奖励,足以让他的数学等级瞬间突破至2级,甚至为冲击3级打下坚实的基础!积分储备也将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但他迅速冷静下来。系统的寄语说得非常清楚,这只是一次“阶段性修行成果的试金石”,是“一座驿站”。全国中学生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固然是国内中学生数学领域的最高赛事,汇聚了无数天才,但其本身并非数学的终点,更非“至高无上高不可攀”的绝对巅峰。它只是一个平台,一个检验,一个让优秀者脱颖而出的机会。
“群山之巅的试炼……驿站……”张诚喃喃自语,眼神重新恢复了古井无波的平静。目标很明确:全力以赴,争取最好的成绩,拿下那5000点经验值和积分!但他并不会因此就将这次竞赛神化,或赋予其超出其本身的意义。
国赛的备战,强度远超省赛。学校为他配备了最强的指导老师团队,陈老师更是几乎成了他的专职“保姆”,搜集了历届所有国赛真题、各国Imo(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的选拔题,以及各种偏、难、怪的训练题。张诚来者不拒,如同海绵吸水般,疯狂地汲取着各种解题技巧和思想,并将其融会贯通,形成自己独特的数学直觉和洞察力。
他的训练量是惊人的。常常在别人早已进入梦乡的深夜,他租住的小屋里依旧亮着灯,桌上铺满了写满各种符号和图形的草稿纸。母亲李秀兰看着心疼,却也只能默默地将夜宵热了又热。弟弟张磊似乎也明白哥哥在进行一项极其重要的“战斗”,在家时变得异常安静,连走路都踮着脚尖。
终于,奔赴国赛考场的日子到了。这次的目的地,是千里之外的一座北方名城。除了陈老师,县教体局局长和一中校长竟然决定亲自陪同前往!用他们的话说,这是“我县教育史上破天荒的大事,我们必须到场为张诚同学加油鼓劲,做好一切后勤保障!”
一行人抵达承办国赛的大学校园时,立刻感受到了与省赛截然不同的氛围。这里汇聚了来自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数学尖子,他们大多神情自信,眼神锐利,彼此之间虽然客气,却隐隐带着一种高手相遇的审视与竞争意味。当张诚这个明显矮了一头、脸上还带着稚气的身影出现在报到现场时,毫无意外地再次成为了焦点。
“那是谁家的孩子?走错地方了吧?”
“好像是哪个省的队员?这么小?”
“不会是来参加竞赛的吧?开玩笑吧……”
“我听说有个七岁的省一,难道就是他?”
议论声、好奇的目光、甚至一些善意的轻笑,从四面八方传来。陪同的领导们有些紧张,陈老师更是下意识地想将张诚护在身后。然而张诚本人,却仿佛置身于另一个维度,对周遭的一切充耳不闻,只是平静地办理着报到手续,领取证件,那副沉稳的气度,反倒让一些原本心存轻视的对手,收起了几分小觑之心。
决赛日,考场设在大学宽敞明亮的阶梯教室里,气氛庄重肃穆。当张诚在自己的座位坐下,监考老师看到他准考证上的年龄信息时,脸上也难掩惊愕,反复确认了好几遍。
试卷发下,考场里瞬间只剩下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以及偶尔传来的、因遇到难题而情不自禁的吸气声。国赛的难度,果然提升了数个量级。题目更加灵活,对知识点的综合运用能力、构造能力、以及那种近乎直觉的“数学灵感”要求更高。
张诚深吸一口气,目光如同最精密的手术刀,开始解剖眼前的六道难题。第一题,数论,涉及复杂的同余性质和精巧的构造;第二题,组合,需要极佳的想象力和严密的逻辑;第三题,代数不等式,技巧性极强;第四题,几何,图形复杂,辅助线需要神来之笔;第五题,函数方程,考察对函数性质的深刻理解;第六题,集合与映射,抽象程度最高,考验的是最本质的数学思维能力。
考场里,时间的流逝仿佛变得粘稠而缓慢。有人额头冒汗,有人紧锁眉头,有人开始放弃某些题目,转而检查已做的部分。
唯有张诚,依旧保持着一种令人心悸的稳定节奏。他审题极快,大脑如同超频的处理器,迅速分析着题目的核心结构与可能突破的方向。草稿纸上,没有太多杂乱的涂画,只有清晰的思路主干和关键步骤的推导。他的解答过程,带着一种与他年龄截然不符的老练与简洁,仿佛不是在绞尽脑汁地解题,而是在从容不迫地揭示题目本身固有的、等待被人发现的数学美。
他遇到了一道极其刁钻的组合构造题,卡顿了近二十分钟。这在他以往的考试中是极其罕见的。监考老师注意到他长时间的凝滞,心中也不免为他感到惋惜,毕竟年龄太小,经验或许不足。
然而,张诚并未慌乱。他闭上眼睛,暂时放空了思维,让大脑从固有的路径依赖中解脱出来。几分钟后,他猛地睁开眼,一道亮光闪过眼底。一个极其巧妙、甚至有些“非主流”的构造想法如同闪电般划过脑海!他立刻提笔,飞快地将这个想法落实在纸上,逻辑严密,构造清晰,完美地解决了问题!
当他终于完成最后一道题的解答,并反复检查确认无误后,考试结束的铃声也即将响起。他平静地放下笔,轻轻舒了一口气。
交卷后走出考场,等候在外的陈老师和领导们立刻围了上来,脸上写满了紧张与期盼。
“张诚,怎么样?题目难不难?都做出来了吗?”陈老师的声音都有些发颤。
张诚看着他们焦急的神情,只是微微点了点头,语气依旧平和:“都做完了,应该没问题。”
他的平静,在一定程度上安抚了众人焦灼的心情,但巨大的悬念,依旧沉甸甸地压在每个人的心头。
等待成绩的日子,对于远在西北小县的许多人而言,是一种混合着希望、焦虑与巨大期盼的折磨。而对于身处赛地的张诚一行人,则更多的是在各种讲座、参观和交流活动中度过。张诚依旧利用这些时间,阅读着自己带来的书籍,仿佛那场决定命运的考试与他无关。
成绩公布的那一天,天空飘起了细碎的雪花。
当最终的成绩榜张贴出来,当那个熟悉的名字赫然出现在榜首位置,并且后面紧跟着的分数是刺目耀眼的“满分”时,整个赛地现场,陷入了一种短暂的、诡异的寂静!
随即,巨大的哗然与惊呼如同潮水般爆发开来!
“张诚?!满分?!”
“又是他!那个七岁的孩子!”
“金牌!而且是满分金牌!”
“这……这太不可思议了!国赛满分金牌!史上最年轻吧?!”
消息像闪电一样,通过电话、网络,瞬间传遍了全国各地的中学数学圈,继而迅速扩散到更广阔的公众视野!
七岁神童张诚,以满分成绩,夺得全国中学生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金牌!成为该项赛事有史以来年龄最小的满分金牌得主!
这是一个足以引爆所有媒体的重磅新闻!
刹那间,张诚和他所在的县一中代表团被来自全国各地的记者团团围住。长枪短炮对准了那个被陈老师和校长护在中间、脸上依旧带着一丝稚气却沉稳得可怕的孩子。
“张诚同学,恭喜你获得满分金牌!你现在是什么心情?”
“你学习数学有什么秘诀吗?为什么能在这么小的年纪达到这么高的水平?”
“你平时的生活是怎样的?有什么兴趣爱好?”
“对于未来,你有什么规划?”
问题如同连珠炮般袭来。所有的镜头都聚焦在张诚身上,等待着他的回答。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巨大关注和闪烁的镁光灯,张诚并没有显露出丝毫的惊慌或得意。他稍稍上前半步,对着话筒,用他那尚带童音却异常清晰的语调,沉稳地回答道:
“谢谢大家的祝贺。能取得这个成绩,我很高兴,但更多的是对我过去一段时间学习的肯定。”他顿了顿,继续说道,“数学是一门非常美妙的学科,它充满了秩序和逻辑之美。对我来说,学习数学更像是一种探索和发现的过程,享受思考和解谜的乐趣。没有什么特别的秘诀,就是多看书,多思考,保持好奇心和专注。”
当被问及未来时,他想了想,认真地说:“这次获奖是一个鼓励,但我知道数学的海洋非常广阔,我接触到的只是很小的一部分。未来,我希望能够继续在数学,以及其他科学领域深入学习,探索更多未知的奥秘。路还很长,我需要继续努力。”
他的回答,条理清晰,不卑不亢,既表达了喜悦,又体现了超越年龄的冷静与自知,完全没有寻常孩子骤然成名后的忘乎所以,更没有刻意卖弄所谓的“天才”人设。这份沉稳与格局,让在场的许多资深记者都暗自点头,啧啧称奇。
接下来的几天,张诚的名字和事迹,迅速登上了国家级主流媒体的版面!
《七岁少年满分折桂,全国中学生数学奥赛创奇迹!》
《黄土高原走出的数学神童——记全国奥赛金牌得主张诚》
《冷静、沉稳、有格局——探秘最年轻奥赛金牌得主的内心世界》……
报纸、电视、广播,各种报道铺天盖地而来。“张诚”这个名字,连同他来自国家级贫困县的背景、七岁的年龄、满分的成绩、以及面对媒体时表现出的超常沉稳,瞬间成为了全国性的热点话题。“神童”之名,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彻底在全国范围内宣传开来!
消息传回西北小县,引发的震动更是空前!
县教体局局长正在开会,接到电话后,猛地从座位上弹了起来,声音提高了八度,反复确认了三遍,然后也顾不得会场纪律,挥舞着拳头,激动得满脸通红,语无伦次地对着与会人员大喊:“金牌!满分金牌!全国第一!我们县的张诚!成了!!”
会场先是一静,随即爆发出震天的欢呼和掌声!
县一中校长更是乐得直接在办公室里跳了起来,抱着电话又哭又笑,像个孩子一样。他立刻下令,定制最长的横幅,买最多的鞭炮,他要让整个县城都知道这个天大的喜讯!
县委书记、县长等主要领导闻讯,更是喜出望外,激动得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连连拍案叫绝!
“好!好!太好了!这是我们县有史以来最亮眼的一张名片!”
“立刻安排!隆重迎接我们的功臣和小英雄凯旋!”
“这是对我们县教育事业最大的肯定!是对我们全县人民最大的鼓舞!”
整个县城,仿佛都陷入了一种节日的狂欢氛围之中。街道上挂满了庆贺的横幅,鞭炮声此起彼伏。张诚就读的县一中,更是成了欢乐的海洋,学生们与有荣焉,老师们扬眉吐气。
当张诚在领导和老师的陪同下,乘坐火车返回县城时,站台上举行了极其隆重的欢迎仪式。县里主要领导几乎悉数到场,鲜花、掌声、闪光灯……场面之盛大,远超他中考后的那次表彰。
站在欢迎的人群中央,看着一张张激动、自豪、甚至有些狂热的面孔,听着震耳欲聋的欢呼声,张诚的心境却依旧保持着一种奇异的平静。他微笑着,礼貌地回应着,但内心清楚地知道,这外在的喧嚣与荣光,如同潮水,终将退去。
而在他意识深处,系统的提示早已悄然响起:
【叮!任务【群山之巅的试炼】完成!】
【表现评定:全国中学生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冠军(满分金牌)。】
【奖励发放:积分+5000,数学经验+5000。】
海量的经验值如同奔腾的江河,轰然注入数学科技树!
【数学:等级1(5744\/1000)】
【条件满足,数学等级提升至2级!】
【数学:等级2(4744\/)】
从等级1跃升到等级2!一股前所未有的明悟感席卷张诚的脑海!之前那些晦涩难懂、需要反复揣摩的高等数学概念、复变函数、实分析、抽象代数……此刻如同阳光下的冰雪,迅速消融、理解,化为他知识体系中最自然的一部分!他甚至能隐隐感觉到更高维度数学领域的模糊轮廓!这是一种认知层次的巨大飞跃!
积分余额也达到了惊人的5626点!
站在荣誉的巅峰,感受着体内知识力量的澎湃增长,张诚的目光穿越了欢呼的人群,投向了更遥远的天际。
国赛金牌,全国闻名,这只是他学神之路上,一个格外醒目的路标而已。系统的科技树才刚刚点亮第三级,前方,还有更壮阔的风景,更艰难的挑战,在等待着他去征服。
媒体的热潮,家乡的欢庆,终将归于平静。而他,将继续在知识的无尽海洋中,默默前行,向着那真正的、属于“学神”的星辰大海,扬帆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