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煌周身隐有寒气散发,冷冷瞥了一眼沉默的朱棣,心中已有所猜测。
他望向尚在茫然、不解朱允炆话中含义的曌儿,强压下心头怒火。
曌儿只知是朱允炆算计了她母亲,却不知当年具体情形,因此也不明白朱允炆此言何意。
就算曌儿对母亲的记忆已经模糊不清,朱高煌依然不愿让她知晓,当年正是朱棣设计谋害了她的娘亲。
这如同一个家中,祖父曾犯下诸多过错,如今却真心悔悟。
作为父亲,谁又情愿让孩子得知祖父昔日那些不堪的往事?
“你最好能给我一个交代。”
朱高煌以传音入密之法将这句话送进朱棣耳中。
朱棣默然颔首。
朱允炆之事终得解决,朱棣心头那块巨石终于落下。
这些年来,朱允炆犹如一根扎在他喉头的刺,不时跳出来令他难堪。
更在朝中暗布眼线,偏又拿旧事相胁,使朱棣不得不忍气吞声。
只要朱允炆不过分,朱棣都一一忍下。
如今朱允炆已落入手中,这些毒瘤必须尽数清除。
太子、汉王、赵王与朱瞻基纷纷行动起来,着手收拾这场闹剧的残局。
虽说这场万国大典闹出了天大的笑话,列国使臣却无一人能笑得出来。
大明此番展现的实力,令他们目瞪口呆。
方才那群人的威势,已非他们任何一国所能抵挡。
朱棣立于高台,朗声宣告:
“诸国使臣,适才大明处理了些家务事,令诸位受惊了。
今日万国大典到此为止。”
“稍后朕将遣卫兵护送各位返回国宾馆。
明日乃大明永乐郡主的册封大典,望诸位皆能莅临。”
诸国使臣岂敢不从,纷纷拱手应诺,陆续退出会场。
宁王世子朱盘烒近前禀报:
“启禀陛下,宁王世子朱盘烒有事启奏。”
朱棣抬手示意:
“起身说话。
朕与十七弟情同手足,你唤我四叔便是。”
朱盘烒仍跪地不起,向朱棣重重叩首:
“皇上,求您救救我父亲!他被朱允炆那畜生 ** ,至今昏迷不醒。”
“宁王府诸将皆被朱允炆手下控制,整个大宁府已陷瘫痪。”
“臣还听闻,朱允炆曾与兀良哈部暗中往来,似在密谋何事。”
朱棣神色骤变,急令擒拿兀良哈三位使臣。
然三使臣一问三不知,毫无所获。
忽闻天际传来一声鹰唳。
一只信鹰掠空而至,落在朱高煌臂上。
朱高煌取下鹰足竹筒,展信略览。
随即,将信笺掷与朱棣。
朱棣展开纸条,目光扫过,气息骤然加重,一双凌厉的眼睛冷冷地俯视着跪在眼前的三个兀良哈使臣。
“好啊,兀良哈如今真是长本事了,日子过舒坦了,不想安稳了,是不是?”
“竟敢出兵攻陷大宁府?”
“当年朕念你们在靖难中有功,才准你们在大宁休养,谁料竟养出了一窝白眼狼。”
“行,一个小小的兀良哈,也敢欺到我大明头上。”
“你们三个,朕不杀。
滚回去告诉你们大汗:兀良哈离亡族灭种,不远了!”
“很快,你们就会明白,何为王者之师,何为吊民伐罪!”
“来人!将他们三个扔出应天城!”
三名使臣面如死灰,原本还指望传信劝大汗三思,如今大明之威岂是他们所能抗衡?却不料大汗竟已抢先动手。
三人被侍卫拖了下去。
一旁的朱盘烒听说兀良哈攻占大宁,心中一紧,急忙上前:
“皇上,我父亲呢?他是否平安?”
朱棣将字条递过去。
“放心,你父亲与其他将领已被燕王派去查探的地卫救出,现已率大宁卫退至山海关。”
朱盘烒快速扫过字条,松了口气,转身向朱高煌躬身致谢:
“谢燕王殿下救命之恩!”
朱高煌随意摆了摆手。
他本不愿理会这些杂事,不过是让地一前往大宁查探,谁料竟真撞上事变。
他转头看去,徐妙锦已和曌儿聊了起来。
徐妙锦见这小女孩容貌与朱高煌极为相似,心里说不出的喜欢。
尤其那冷冰冰的小脸,简直和从前的朱高煌如出一辙。
她轻轻捏了捏曌儿的脸,笑问:
“你就是曌儿吧?我早就听说过你啦。”
曌儿并不讨厌徐妙锦身上的气息,又见她似乎与爷爷、爹爹都相熟,便仰头问道:
“你是谁呀?”
————————————
徐妙锦看上去不过二八年华,实则比朱高煌还年长几岁。
不过是因修为精深,又服过驻颜丹,才始终保持着少女模样。
徐妙锦幼时便有“大明第一才女”
的美誉。
当年徐皇后年轻时被称为“女诸生”
,而徐妙锦的才情比起姐姐更是青出于蓝。
她不仅精通琴棋书画,更在医术方面颇有建树。
得益于朱高煌时常指点,她对现代医学的基本原理也颇有心得。
当世医道一途,除却朱高煌这个特殊存在,徐妙锦堪称首屈一指。
徐妙锦微微前倾身子,纤指轻点下颌,略作思忖。
她悄悄瞥了眼朱高煌的方向,眼中闪过狡黠的笑意:
“曌儿唤我徐姐姐便好。”
曌儿疑惑地望着徐妙锦,直觉告诉她这个称呼似乎不妥。
小姑娘求助地望向父亲。
朱高煌沉着脸将女儿拉到身边。
“莫要听她胡言。
她是你**的妹妹,你该唤她姨奶奶。”
这话让徐妙锦顿时垮下脸来。
她自觉尚在妙龄,怎就被唤作姨奶奶了?
她叉着腰不满道:
“朱高煌!你从小到大都未曾唤过我小姨,为何要让曌儿叫我姨奶奶?”
“你若现在唤我一声小姨,我便允她这般称呼。”
朱高煌懒得理会,牵着曌儿转身欲走。
这丫头一回府就不得安宁。
徐妙锦气鼓鼓地挤进父女二人之间,将两人分开。
她搂住曌儿的肩膀,挑衅地看向朱高煌。
朱高煌沉着脸瞪她,可这眼神对脸皮厚的徐妙锦毫无作用。
她非但不惧,反而变本加厉地做了个鬼脸,吐了吐舌头。
拉着曌儿快走几步,低声细语道:
“曌儿,姐姐今日刚回应天,无处可去,你能否收留姐姐呢?”
徐妙锦双手合十,装出楚楚可怜的模样。
堂堂中山王徐达之女,当朝皇后亲妹,竟声称在应天无处容身,这话说来也不嫌害臊。
曌儿年纪尚小,虽学识见长,却还未谙世事险恶。
在朱高煌的庇护下,她从未遇过敢欺骗她的人。
加之徐妙锦本就厚脸皮,哄骗小姑娘更是毫无顾忌。
曌儿轻易便信了她的话,轻轻点头应允。
“好啊,我家里空屋子很多,姨奶…徐姐姐跟我回去住吧。”
曌儿本来要喊徐妙锦一声姨奶奶,可一抬眼就见她似笑非笑地瞧着自己,手还在她脸边晃了晃。
她只好乖乖改口叫“徐姐姐”
。
“那姐姐可谢谢曌儿啦。”
徐妙锦满意地捧起曌儿的小脸揉来揉去,还故意朝朱高煌挑了挑眉,随即拉着曌儿一溜烟跑开了。
快到宴会出口时,曌儿脚步一顿,瞧见等在那儿的汪曼青和汪三金。
“汪姐姐,王叔叔,你们还没走呀?”
此时万国大典已散,大臣、使臣和那些来赴宴的商人差不多都 ** 了。
“这…正要走呢。”
汪曼青笑得有些局促,目光却忍不住飘向正走来的朱高煌。
汪三金早就想带她离开,她却坚持说受燕王父女邀请,总该当面道谢才行,硬是拉着他等朱高煌出来。
其实不过是想再见朱高煌一面罢了。
汪三金哪会不懂女儿的心思。
可作为男人,他看得明白——以他女儿的容貌,燕王此刻这般保持距离,意思已经很明显了。
他是不愿和曼青牵扯太多。
可汪曼青被情意蒙了眼,一心只想扑火。
汪三金不忍说穿伤她心,只好由着她。
听见曌儿喊“汪姐姐”
,徐妙锦不由得仔细瞧了瞧汪曼青。
倒是个美人胚子,只是那眼神飘忽、心神不属的模样,看来又是个注定落空的痴心人。
这样的姑娘,她见得可不少。
汪曼青也注意到牵着曌儿的女子。
对方容貌胜她一筹,气质更是万里挑一,像只骄傲的凤凰,浑身散发着自信,让她没来由地感到一丝自卑。
尤其是徐妙锦眼中那若有似无的打量,更让她浑身不自在。
曌儿见两人对视不语,主动介绍:
“徐姐姐,这是从云南来的汪曼青汪姐姐。”
又转向徐妙锦:
“汪姐姐,她是我……”
话没说完,就被徐妙锦轻轻打断:
“徐妙锦,算是朱高煌的青梅竹马吧。”
徐妙锦优雅地行了一个万福礼,仪态端庄,举手投足间尽显宫廷风范。
而汪曼青从未学过这类礼节,在家中她自然无需向人行礼,此刻只能略显局促地挥了挥手。
徐妙锦话中提及的内容却让汪曼青心中一动,隐隐生出一丝不悦。
青梅竹马?
恰在此时,朱高煌缓步走来,朝汪曼青微微颔首。
“汪小姐还不回去吗?”
汪曼青一见到朱高煌便心跳加速,脑中一片空白,原本想说的话也忘得干净。
“啊……燕王殿下,多谢您今日邀我参加万国大典。”
朱高煌淡然一笑。
“说来是我的疏忽,今夜事发突然,未能提前告知汪小姐,让你受惊了。”
汪曼青连忙摆手,脸颊泛红。
“无妨,我倒是第一次经历这般场面,能受邀参加万国大典,本就是我父女二人的荣幸。”
今夜目睹朱高煌如天神降临般的风采,汪曼青心中悸动更甚,却也涌起一阵深沉的自卑。
他是大明的燕王,宛如神明在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