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原来是古代的粮仓。”晓萱恍然大悟。
“我家就在那片居住。”王静笑着说。
“王静阿姨,那你岂不是住在皇宫里啦?”小虎睁着大眼睛问道,引得众人一阵哄笑。
“小虎可不能乱说话,那是古代的遗址,现在早变成居民区啦。”赵芳轻轻拍了拍小虎的后背。
赵导等笑声平息,继续介绍:“这2号遗址的发掘面积有3750平方米,挖出了各类遗迹100多处,时代从汉代一直延续到清代。其中有15座建筑遗迹、96个灰坑,还有2座墓葬。不过主要的遗迹还是北魏时期的,在发掘区北部,面积不小,就是保存得不太完整。最关键的是发现了5座粮窖遗址,里面还有谷物和秸秆的堆积呢。”
“不愧是古都大同,地下随便挖挖都是宝贝啊!”宇辰感慨道,眼神里满是赞叹。
“出土的遗物里,建筑构件占了不少。”赵导接着说,“秦汉时期的遗物比较多,大多是植物纹瓦当、云纹瓦当,还有汉代标志性的‘平城’瓦当,一共出土了30多件。”
“这就是‘秦砖汉瓦’的实物见证啊!”梦瑶立刻接话,对这些古建构件很是感兴趣。
“北魏的遗物则以柱础石、板瓦、筒瓦、瓦当为主。”赵导补充道,“其中有2件莲花纹瓦当,多是六瓣单瓣的莲花纹饰,还有7件文字瓦当,上面刻着‘万岁富贵’‘皇祚永延’这样的字样。待会儿咱们往前逛,就能看到这些实物了。”
“太好了!我要好好看看那些带字的瓦当!”小雨高兴地拍起了手。
“唐之后的遗物,也多是建筑材料,还有一些日常生产生活用的器具,能看出不同时代的生活痕迹。”赵导说道。
“既然有2号坑,那肯定还有1号坑吧?”啸风顺着话题问道。
“1号遗址的情况,等咱们讲到北魏历史的时候再详细说,它的分量可不比2号轻。”赵导卖了个关子。
“青铜素面盘,大同市东郊马家堡村西出土。”啸风的目光扫过展柜,轻声念出这件器物的信息,盘身简洁的素面设计,反倒透着股古朴的质感。
旁边的宇辰则被一组瓦当吸引,忍不住惊叹:“植物纹瓦当、动物纹瓦当……哇,这个动物纹瓦当也太生动了!这到底是什么动物啊?”
他凑近玻璃仔细看,“看着像一只豹子,正往前跑着,还回头张望,线条看着简单,却满是动态,特别飘逸!这对我琢磨书法的笔法太有帮助了。”
“你呀,眼里就只记得你的书法!”梦瑶嗔怪地看了他一眼。
“这可不是坏事啊!能从文物里找书法灵感,多难得。”啸风笑着打圆场,化解了小插曲。
另一边,林宇正盯着三把并列的古剑,眼神里满是羡慕:“三把青铜圆茎剑,还是馆藏珍品。”
“林宇叔叔,咱们也做一把宝剑吧!”小虎拉着林宇的衣角,眼里闪着光。
“做剑太复杂了,咱们可以买一把呀。”林宇笑着回应。
小虎立刻垮了脸:“肯定很贵吧?我没钱。”
“可以买把便宜的,跟你爸爸要钱就行。”林宇随口说道。
“哎,你可别教坏小孩子!”晓萱立刻出声制止,“哪能让孩子随便跟家长要钱买这个。”
小虎的爸爸刘明也跟着说:“而且小孩子玩金属剑太危险了,容易伤着自己,也可能碰到别人,买把木头的就行,安全又好玩。”
“好,木剑也行!”小虎立刻转忧为喜,又撇了撇嘴补充道,“不过木剑我自己就能做,不用买!”
这话逗得大家都笑了起来,展厅里的气氛顿时变得更轻松了。
博物馆里的战国钱币奇遇。
“哇,有钱了!”晓萱拽着小虎的胳膊眼睛发亮,“咱们这下能买剑了!”
玻璃展柜的四层架子上,战国钱币们静静陈列,模样各异——有齐国特有的刀币,有铲形的尖足布,还有半圆形的奇特形制,看得人眼花缭乱。
“大家看这枚,是战国‘屯留’方足布币。”赵导指着展柜下层的展品,声音里满是专业,“它年代在公元前476到前221年,长4.6厘米、足宽2.7厘米,1963年出自大同阳高县长城乡。战国时韩国主要铸行布币,这枚就是典型:平首、平肩、平裆、方足,边缘有郭。正面从首部到裆部有一道竖纹,铭文‘屯留’分刻两侧;背面同样有一道竖纹,两侧还各有一道斜出的纹线。‘屯留’是当时的韩地,对应现在的山西省屯留县。”
“这形状也太特别了吧!”小虎皱着眉打量,语气里满是好奇。
“可不是嘛!像把小铁锹!”小雨捂着嘴笑,比喻来得又快又形象。
“没错,确实像把铲子。”一旁的吃瓜博主跟着点头,转头又追问,“这么多钱币,好像都是从一个地方挖出来的?”
“大多数是。”赵导接过话头,语气里带着几分感慨,“1963年在大同阳高县长城乡天桥村,发现了一处钱币窖藏,光战国货币就出土了多枚。”
“我的天!这么多,要是在古代,这不就是发大财了?”梦瑶瞪大了眼睛,语气里满是惊叹。
“放到现在更值钱吧!按古董的行情,这数量、这年代,价值肯定不低。”宇辰摸着下巴,一脸了然。
“是啊!”大家纷纷点头说。
赵导笑着点头,继续讲解:“这批出土的全是布币,大多带铭文,涉及的古地名有70多个,其中赵国布币数量最多,还有少量燕国和东周的布币。”
“为啥叫布币啊?”宇辰盯着展柜里铲形的钱币,满脸疑惑地问。
“这和它的原型有关。”赵导笑着解答,“古代有一种像铁锹一样的挖土工具叫‘镈’,后来因为‘镈’和‘布’的读音相近,慢慢就演变成‘布’,所以这种钱币被称为布币。”
“还有个细节你们可能没注意到。”赵导继续补充,“早期的布币头部是中空的,它专门模仿古代的农具铲,‘空首布’这个名字就是从形状来的——正因为它首部是空的,才叫‘空首’。”
“原来是这么来的,听着还挺有意思。”啸风恍然大悟,点头说道。
“展柜里这些,大部分都是那次出土的吗?”晓萱凑到玻璃前,仔细看着每一枚钱币。
“对,大部分都来自那个窖藏。”赵导指着另一枚形制稍尖的布币,“比如这枚‘兹氏半’尖足布,同样是战国时期的,高5.8厘米、足宽3.0厘米,也是1963年阳高县长城乡出土的。它是赵国铸币,特征很明显:平首、耸肩、平裆、尖足,周围有郭,正面铭文是‘兹氏半’,背面首部有一道竖纹。‘兹氏’是当时的赵地,就在现在的山西省汾阳市境内。”
“那为什么那个地方会埋这么多钱币啊?”一直没说话的张导终于忍不住,抛出了大家心里共同的疑问。
“1963年大同阳高县长城乡天桥村能出土大量战国布币,核心原因是这里在战国时正好处在赵国和燕国的交通要冲。”赵导进一步解释,“作为商贸往来的关键节点,当时人会把大量钱币作为窖藏财富存放在这儿,后来又因为战乱、迁徙等意外情况被遗留下来,才形成了规模这么大的货币窖藏。”
“这么一说就通了,确实在交通要道上,钱财流通和储存量才会大。”陶兄听完连连点头。
正是:武灵王雄才大略,胡服骑射安北境;汉高祖深谋远虑,平城白登定边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