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边,
休完假的伊森依靠在车窗边大口啃着面包,无名指上的戒指,预示着趁着这一个多月的难得假期他抽空结了个婚。
后视镜侧斜,
对于后座森娜的到来他没有任何不满,
反而有些小庆幸。
尽管工作方面他自认为能完美胜任,但生活上他只能用一窍不通来形容。
最重要的是,
缩减的工作量能让他寿命得到显着延长,他才刚结婚可不想英年早逝。
后座,
森娜正对罗曼转交给他的两份文件做着最后的审阅,确定无误后,转交到伊森手中:
“长官要求你将这些东西转交给内外情报部。”
两人的职责划分也相当明显,
森娜主管生活、文书起草、信息汇总,而伊森从以前的什么都管,变成主管军政、命令传递,以及安保安排。
一内一外相得益彰。
“收到森娜小姐,您今天的妆容美的动人,什么时候把长官拿下啊。”
都是长期工作的同事,
伊森哼着小调开着玩笑。
“那要看罗曼长官给不给我这个机会,伊森你结婚了?戒指不错,出了大价钱吧?”
伊森不置可否的笑了笑:
“都是长官的功劳,如果不是长官拿到了美国的投资,将它变成重整国防军的军费显着提高了军警的待遇,我哪买的起戒指。”
见长官逐步靠近,
伊森中断了闲聊,下车开门,待罗曼落座后这才问道:
“长官,去哪?”
“菩提树大道,美国人见完了该去见见英国人了,新婚快乐伊森。”
罗曼敏锐捕捉到了伊森中指上的光亮,
见长官这种天才般的人物祝福自己,伊森脸上的褶子挤在一起显得极为开心,
能捕捉到这种小细节的长官很多,
但会主动祝福一位下属的贵族长官,从军这么多年他只见过这么一个。
“也不给我发个邀请,怎么看不上我?”
伊森挠挠头,
将汽车发动后左转进入右车道,在两辆秘密警车的护送下,穿行在喧闹的商业街中:
“这不是怕您忙吗,下次,下次一定请您!”
瞧见伊森那副不禁逗的模样,
罗曼笑着打趣道:
“结婚还有下一次?我可得好好把这个消息告诉你妻子。”
此话一出,
车厢一片欢笑。
罗曼并没有借着这个难得的闲暇时间放松放松,而是随手拿起了一份待处理的军部文件。
是苏俄寄来的,
罗曼军事学院一期苏俄学生名单,
从头到尾扫过,基本都是些不太熟悉的面名字,不过26年预入学的名单中却有一个尤为显眼的名字。
那就是格奥尔吉·康斯坦丁诺维奇·朱可夫。
倒是意外的有趣。
将名单合拢。
“伊森,吩咐内外情报部的海德副部长,绝对做好装备保密以及人员渗透工作。”
“是长官!”
将车速放缓,
夏日的到来让太阳越发刺眼,乃至卫兵都因为反光的影响,有些看不清来者的车牌。
等他稳住心神,
全德唯一的牌照以及那辆由帝国之鹰汽车厂改造的防弹汽车,让他赶忙收回前推制止的手掌,恭敬的敬了个军礼。
远处,
希尔盯着那辆独一无二的汽车略微有些失神。
施特拉塞对这位所谓魁首表露出来的态度不满,要不是看对方曾在工人党的地位以及影响力,他才不会和这种人来往:
“希尔先生,你听清楚我说了些什么吗?”
回过神的希尔,
听出了对方不屑的态度,但早已养成一副好演技的他,明白在他离开德国这一年多时间内,在工人党的地位远不如施特拉塞高。
并且对方还有国会议员的身份,他能重返德国一方面是靠着巴伐利亚仅剩的那点政治关系和几个收了英国佬脏钱政客的摇旗呐喊。
另一方面离不开施特拉塞为他四处奔走,将风声掩盖过去。
在这点的加持下,
哪怕他很不满对方的语气,也只能强咽下这口气,为了自己的权利之梦拉下脸连声安抚道:
“施特拉塞!我当然在听!”
“也就是说,你对发展左翼选民表示认同?”
换在过去,
希尔绝对会因为这点和施特拉塞大吵一架,但时代在变化,他只能收起心中的措辞,点头道
“当然认同,我看了一下,一年时间我们的支持度从百分之十掉到了百分之4.2,现在工人党确实有必要发展更多选民。”
“那你为什么还和那些资本家走那么近,昨天你甚至还和两个犹太银行家吃过饭,大声说着一系列打压工人的想法,并一再向他们灌输只要你执政,将大肆开放金融业并减税的主张。”
“你告诉我这是支持?!我再提醒你一遍希尔,现在的工人党不是你的一言堂,工人党以后也不会有一言堂!”
面对这种赤裸裸的羞辱,
换做过去,
希尔绝对会示意赫尔曼带领武装人员,压下一切不满。
但现在他只能像在意大利一样赔着笑脸,一本正经的解释道:
“我这是出于现实意义考虑施特拉塞先生,您是国会议员坐火车免票,但不代表工人党就不缺少资金。”
“我们可能从工人身上拿到快速发展的资金吗?不可能!近些年快速膨胀的党派,哪个不是有大资本撑腰。”
“例如前进党,谁不知道卡多兰投资公司这个横霸各行各业,拿着美国人投资的巨无霸是他们的靠山。”
未褪色的演讲才能让希尔在说服人这方面,依旧得心应手:
“我们不需要靠山,但总需要钱吧?您的工人党报开设总要花钱吧,宣传活动总需要钱吧?各州的支部总需要钱吧?”
“再说,我说这些话只是给那群愚蠢的商人一个美好的承诺,假以时日工人党真的执政.....怎么办还不是由我.....由我们决定?您说是不是施特拉塞先生。”
没人会和钱过不去,
施特拉塞也一样,见希尔这么说也只能点头,提醒道:
“我要再提醒你一遍希尔,当初枪击的风头可还没过去,我要是你我会谨慎点。”
希尔满口应下的同时,
也意识到自己必须重组自己的武装力量,转而问道:
“施特拉塞先生,您知道威廉现在的住址吗?”
(有点事,今天一章,对了问一嘴,大家希望经济危机前的情节细写还是快写,细写的话可能会偏向慢热但会细一点,快写的话前面的铺垫能立刻呼应上,会更有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