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大早,林小燕和田苗就熬红着眼睛,拿着一份写得密密麻麻的《下溪村沼气能源项目合作章程》,找到了老支书顾长山。
当顾长山戴上老花镜,逐字逐句地看完这份章程后,他拿着文件的手,都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
“生态循环……能源再生……全村入股……共同富裕……”
他反复咀嚼着这些词,浑浊的眼睛里闪烁着前所未有的光芒。
“好!好啊!”顾长山猛地一拍桌子,站了起来,“这才是我们新农村该有的样子!我这就去敲锣!”
“当!当!当——”
清脆而急促的锣声,很快就打破了下溪村清晨的宁静。
“开会了!开会了!男女老少,都到村头大槐树底下开会!有天大的好事要宣布!”
顾长山洪亮的声音,传遍了村子的每一个角落。
村民们纷纷从家里走出来,一边走,一边好奇地议论着。
“啥事啊?这么大阵仗?”
“不知道啊,看老支书那兴奋劲儿,肯定不是小事。”
“难道是合作社又要分红了?”
很快,村头的大槐树下就黑压压地挤满了人。
林远山、林小燕、田苗、马大金等人站在一张临时搭起的高台上。
台下,是几百双充满了好奇和期待的眼睛。
会议由顾长山主持,他先是清了清嗓子,用激动人心的语调,将沼气项目的好处,原原本本地讲了一遍。
当村民们听到以后做饭不用烧柴,打开开关就有火,而且这火还是用猪粪变的,所有人都炸开了锅。
“啥?猪粪能点火?这不是开玩笑吧?”
“听着跟神话故事似的,真的假的啊?”
人群中,张翠花扯着嗓子喊道:“老支书,这事儿听着是好,可建那么个大池子,不得花老多钱?是不是又要我们集资啊?”
她这话,问出了所有人的心声。
顾长山笑了笑,把手一挥,让林小燕上台。
林小燕今天穿着一身干练的白衬衫,显得精神又利落。
她拿着大声公,清脆的声音传遍全场。
“婶子大娘,叔伯兄弟们!大家静一静!”
“我们福娃合作社办事,啥时候让大家吃过亏?”
“这次的沼气项目,我们不搞集资,我们搞投资!”
接着,她便将田苗设计的“出钱或出力,折算股份,参与者永久免费使用”的方案,详细地讲解了一遍。
当“永久免费”四个字从大声公里传出来时,整个会场瞬间沸腾了!
“啥?免费用?真的假的?”
“只要去挖几天土,以后烧火就再也不用花钱了?”
“我家没劳力,但手里还有点钱,我出钱行不行?”
“行!当然行!”林小燕大声回应道,“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人人都是股东,家家都能受益!”
“我报名!算我一个!”一个壮硕的汉子第一个举起了手。
“我也报名!我家三个壮劳力,都能去!”
“我家老婆子也能去帮忙筛沙子,算我们家一份!”
“我出两百块钱!”
村民们的热情像被点燃的干柴,瞬间熊熊燃烧起来。
他们或许不懂什么叫“生态循环”,但他们都明白“免费烧火”意味着什么。
那意味着再也不用弯着腰,被浓烟呛得直流眼泪。
那意味着每年能省下好几百块的煤钱。
那意味着,日子,会过得越来越好!
报名登记处,瞬间被围得水泄不通。
林建国和陈浩几个人,拿着本子和笔忙得满头大汗。
看着眼前这热火朝天的景象,林小燕和田苗相视而笑。
她们知道,这个项目,成了!
接下来的几天,整个下溪村都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充满活力的工地。
合作社请来了县里最好的施工队,负责沼气池核心部分的技术施工。
而挖方、运输、铺设管网这些体力活,则被全村的男女老少,全部包揽了。
男人们赤着膊,喊着号子,一铲一铲地挖着土方。
女人们则三五成群,一边拉着家常,一边筛选着石子和沙土。
就连村里的孩子们,放学后也会跑到工地上,帮忙递个砖,送个水。
每个人都充满了干劲,因为他们知道,自己流下的每一滴汗水,都在为自家的厨房,添一簇永不熄灭的火焰。
林冒烟每天都会背着小手,像个小监工一样,在工地上溜达。
她会告诉施工队的王师傅,池壁的厚度要达到多少标准,才能保证绝对不渗漏。
她会提醒铺设管道的村民,接口处一定要用生料带缠紧,防止沼气泄漏。
她那些听起来“人小鬼大”的专业嘱咐,已经没人会去质疑了。
所有人都心甘情愿地,听从这个小福娃的指挥。
一个星期后,在全村人的齐心协力下,一个巨大的、足以供应全村三百多户人家使用的地下沼气池,以及配套的管网系统,终于胜利竣工了!
竣工那天,村里比过年还热闹。
养猪场的粪水,第一次通过管道被源源不断地输送进巨大的沼气池里。
村民们围在池边,看着那些曾经让他们头疼不已的“垃圾”,变成了点燃希望的“燃料”,心中充满了神奇和敬畏。
又等了一个多星期的发酵时间。
终于,到了全村通气的日子。
第一户试点安装沼气灶的,是村里的“广播站”张翠花家。
她家的厨房里,里三层外三层挤满了前来围观的村民。
县里派来的技术员,将崭新的白色沼气灶,接上了墙壁上的管道。
“大姐,您来试试。”技术员笑着说。
张翠花紧张地搓了搓手,在围裙上擦了又擦。
她在众目睽睽之下,走到灶台前,学着技术员教的样子,按下了开关,然后轻轻一拧。
“啪嗒。”
一声轻响。
一簇幽蓝色的火焰,“呼”的一下,从灶头里猛地蹿了出来!
那火焰是如此的纯净,如此的稳定,在略显昏暗的厨房里散发着迷人的光芒。
没有一丝黑烟,没有一点呛人的味道。
整个厨房瞬间安静得落针可闻。
所有人都瞪大了眼睛,死死地盯着那簇蓝色的火焰,仿佛在看什么奇迹。
“着了!真的着了!”
不知是谁喊了一嗓子,人群瞬间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声!
张翠花激动得浑身发抖,她手忙脚乱地架上锅,倒上水。
蓝色的火焰舔舐着锅底,没过几分钟,锅里的水就“咕嘟咕嘟”地冒起了泡。
比烧柴火,快了不止一倍!
更神奇的是那亮晶晶的新铁锅,锅底依然是亮晶晶的,没有一丝被熏黑的痕迹。
“我的老天爷啊!”张翠花看着那蓝色的火焰,激动得热泪盈眶,“这……这简直就是神仙过的日子啊!”
很快,一户,十户,几十户……
崭新的沼气灶像春天里发芽的种子,在下溪村的每一个厨房里,安了家。
家家户户的烟囱都不再冒烟了。
女人们做饭,再也不用灰头土脸。
村后的麓山,也终于可以喘口气,重新长出茂密的枝叶。
下溪村的天,仿佛都变得更蓝了。
每当夜幕降临,家家户户的厨房里,都会亮起那温暖的蓝色火焰。
那火焰,映照着村民们满足而幸福的笑脸,也照亮了下溪村那通往共同富裕的、光明灿烂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