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轨道的决战已进入最残酷的消耗阶段。“玄鸟号”凭借其卓越的性能和战术,在与“复仇者号”的正面交锋中逐渐占据上风,但自身也承受了巨大的压力。舰体多次被击中,“羲和”定向能护盾系统在持续的高强度攻击下,能量消耗急剧,护盾强度已下降至危险阈值。而美军“复仇者号”正在集结剩余的全部能量,准备发动一次旨在穿透护盾、摧毁舰体的决死突击。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中国科学家团队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近乎赌博的应急方案——启用来自火星的神秘矿物“源晶”。
一、绝望中的奇策
“报告!‘羲和’系统能量储备仅剩18%!护盾强度持续衰减!预计无法完全抵挡敌方下一轮主炮齐射!”能源官的喊声在“玄鸟号”舰桥响起,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焦虑。
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舰长高云。硬扛,舰体可能遭受重创;规避,将丧失攻击阵位,陷入被动。
就在这时,首席科学官苏芸博士(全息影像接入舰桥)的声音响起,带着科学家特有的冷静与急切:“高云舰长!我有一个高风险方案!申请启用‘女娲’计划样本——火星‘源晶’!”
高云眉头紧锁:“‘源晶’?它的能量特性我们还未完全掌握!风险等级?”
“极高!”苏芸直言不讳,“但理论模型显示,其独特的晶格结构可能具有能量放大与定向聚焦的非凡特性。如果能将其作为临时能量催化剂注入‘羲和’系统的等离子流发生器,或许能在极短时间内,将护盾强度提升300%以上!”
“失败后果?”高云追问。
“能量过载可能导致‘羲和’系统核心烧毁,护盾彻底崩溃。甚至可能引发不可控的能量反噬,危及反应堆。”苏芸语气沉重,“但这是目前唯一可能在下次冲击前,提升我们生存概率的方法!”
二、果断的决断
舰桥内一片寂静,只有仪器运行的嗡鸣。这是一场豪赌,赌注是整艘战舰和数千官兵的生命。
高云的目光扫过舰桥上每一张紧张而坚定的面孔,最终落在主屏幕上那艘正凝聚着毁灭性能量的“复仇者号”上。他没有犹豫太久。
“批准执行‘女娲’应急方案!苏博士,由你远程指导能源控制室操作。全舰进入最高防冲击准备!”高云的声音斩钉截铁,充满了对科学的信任和作为指挥官的担当。
三、能量的狂澜
命令下达,“玄鸟号”核心能源控制室内,气氛凝重到了极点。工程师们小心翼翼地从一个多层隔绝的保险箱中,取出一块仅有拳头大小、却散发着柔和而深邃蓝光的“源晶” 样本。它触手温润,内部仿佛有星河流转。
按照苏芸博士的精确指令,工程师将其安置在一个特制的、与“羲和”系统等离子流主管道连接的共振催化舱内。
“共振催化舱启动!能量流导入!”工程师的声音因紧张而颤抖。
刹那间,异变陡生!
原本平稳流动的高能等离子体,在接触到“源晶”的瞬间,仿佛被注入了灵魂!那块小小的晶体迸发出难以想象的璀璨光芒,其内部的能量流以前所未有的效率和秩序被激发、放大,然后如同被驯服的洪荒巨兽,沿着预定路径奔腾而出!
四、璀璨的壁垒
舰桥外,“玄鸟号”的舰体表面发生了惊人的变化。
原本因能量不足而显得稀薄、明暗不定的“羲和”护盾,骤然亮起!光芒不再是之前的淡蓝色,而是转化为一种纯净、厚重、仿佛由液态蓝宝石构筑的璀璨光壁!护盾的厚度和密度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激增,能量读数瞬间冲破了安全红线,达到了一个理论上不可能的高度!
“护盾强度提升至450%!能量读数稳定!我的天……这太不可思议了!”能源官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就在这一刻,“复仇者号”蓄势已久的最后一击,到来了!
其巨大的双联装主力粒子炮,喷射出足以撕裂小行星的毁灭性能量洪流,狠狠地撞上了“玄鸟号”那面刚刚成型的、前所未有的蓝色光壁!
五、绝对的防御
没有预想中的剧烈爆炸和护盾涟漪。那道凝聚了“复仇者号”最后希望的致命光束,撞击在“源晶”强化的护盾上,竟如同溪流汇入大海,只是让蓝色光壁荡漾起一圈圈华丽而深邃的能量波纹,便被彻底吸收、分散、中和了!
“敌方主炮攻击……无效!护盾能量损耗……仅3%!”传感器官的报告声充满了狂喜和震撼。
“复仇者号”舰桥上,所有官兵都目瞪口呆地看着传感器传回的图像——那艘中国战舰,仿佛被一个神话中的绝对防御领域所笼罩,毫发无伤!
六、力量的代价与未来
“源晶”的力量,在关键时刻扭转了战局,奠定了胜局。然而,短暂的辉煌之后,代价也随之而来。
高强度能量输出后,那块“源晶”样本的光芒迅速黯淡,表面出现了细微的裂纹,显然已不堪重用。而“羲和”系统虽然完好,但多个能量导管因超负荷运行而过热报警,需要紧急冷却和检修。
“立刻停止‘源晶’催化!强制冷却‘羲和’系统!”高云及时下令,避免了系统损伤。
危机解除,但高云和苏芸的心中却波澜起伏。这块小小的晶体,竟然蕴含着如此恐怖的能量潜力。它今日拯救了“玄鸟号”,但他日若被大规模应用,甚至被对手获得,又将给这个世界带来怎样的变革与风暴?
“源晶”的出现,如同在人类科技的池塘中投下了一颗石子,其泛起的涟漪,必将深远地影响未来力量平衡与文明进程。月球轨道的胜利,或许只是这场更大变革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