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龙”战机那精准致命的“绝杀”,如同手术刀般刺入了“复仇者号”的“心脏”——主推进系统。两枚“破城锤”重型反舰导弹在推进器喷口内部的剧烈爆炸,绝非仅仅是熄灭了尾焰那么简单。它引发了一场在舰体尾部迅速蔓延、愈演愈烈的结构性灾难,彻底动摇了这艘巨舰的根基。
一、撕裂的根基
导弹在推进器燃烧室内的爆炸,产生了远超设计承受极限的、方向失控的恐怖冲击波。这股力量沿着推进剂输送管道、能量传导线路和主体承力结构,如同狂暴的洪水,向舰体深处疯狂肆虐。
动力核心的崩溃: 主推进器阵列被彻底炸毁,连带着周边的辅助推进系统和姿态调整喷口也大量失效。为推进器提供能量的聚变反应堆次级能量传输管道发生剧烈泄漏,引发区域性能量失控,迫使安全系统强行隔离了整个尾部能源供应区。
龙骨的重创: 更致命的是,贯穿舰体尾部的主结构龙骨——这艘巨舰的“脊梁”,在爆炸中发生了严重的扭曲和断裂。金属撕裂的刺耳巨响(通过结构传导)在尾部舱室回荡,令人毛骨悚然。
连环的二次灾害: 断裂的管线喷出高压冷却剂和消防气体,泄漏的能源引发电弧闪烁和局部火灾,破损的舱壁在内外压差下发出呻吟。爆炸点附近的舱室瞬间化为真空地狱,许多来不及进入避难所或穿上宇航服的舰员被直接抛入太空或窒息而亡。
二、失控的巨兽
结构性的创伤,立刻反应在“复仇者号”的航行姿态上。
动力丧失: 失去主推进器,巨大的舰体如同被砍断了腿的猛犸象,速度急剧下降。它再也无法进行有效的战术机动,从一个敏捷的猎手,变成了一个笨重的靶子。
姿态失控: 由于尾部推进力消失且辅助姿态控制系统受损,舰体开始围绕其质量中心发生不受控制的、缓慢而无可阻挡的翻滚。这种翻滚使得舰上所有的武器系统——炮塔、导弹发射井、激光聚焦器——都难以稳定地瞄准目标。射击精度变得毫无意义。
重力模拟失效: 旋转导致的离心力与残存的人工重力系统发生冲突,使得舰内部分区域的重力场变得混乱不堪。物品漂浮,人员难以站立,进一步加剧了混乱和救援\/损管的难度。
三、系统的瘫痪
结构的创伤如同多米诺骨牌,推倒了“复仇者号”赖以生存的各个系统。
能源短缺: 尾部能源区的隔离,导致全舰供电紧张,被迫启动限电预案。非关键系统,包括部分生活保障和照明被关闭,武器和护盾系统也只能维持最低功率运行。
护盾瓦解: 能量分配的捉襟见肘和舰体翻滚导致护盾发生器无法有效聚焦,原本坚固的“宙斯之盾”变得明暗不定,最终彻底熄灭。庞大的舰体完全暴露在了对手的火力之下。
指挥中断: 剧烈的翻滚和持续的爆炸严重破坏了舰内通讯线路,舰桥与各战位、尤其是尾部损伤区域的联系变得时断时续。命令无法有效传达,损管效率大打折扣。
四、绝望的蔓延
舰内广播系统夹杂着电流的杂音和警报的嘶鸣,反复播放着紧急损管指令,但语气中已透露出无法掩饰的慌乱。
灯光忽明忽暗的走廊里,官兵们在混乱中奔跑,试图控制火势、密封舱门、抢救伤员。但每一次舰体的剧烈翻滚,都将他们的努力化为乌有。绝望的情绪,如同泄漏的冷气,迅速在舱内蔓延。所有人都明白,这艘船,已经完了。
从外部看去,“复仇者号”曾经的威严已荡然无存。它像一具巨大的太空棺材,拖着熊熊燃烧、不断发生小规模爆炸的尾部,在引力的作用下,沿着一条绝望的螺旋轨迹,缓慢地翻滚着。舰体上不断有碎片和冰晶(泄漏液体瞬间凝固)脱落,在星空的背景下,显得无比凄凉。
五、胜利的转折
“玄鸟号”的传感器清晰地捕捉到了“复仇者号”的惨状。
“报告!‘复仇者号’主结构受损严重,失去动力,姿态失控,护盾消失!已确认丧失战斗能力!” 雷达官的声音带着胜利的激动。
舰长高云凝视着屏幕上那艘正在垂死挣扎的巨舰,脸上没有喜悦,只有一丝凝重。他沉声下令:“保持安全距离,严密监控。所有单位暂停攻击,给予对方弃舰逃生时间。同时,向‘复仇者号’发出明码通讯,要求其立即投降,否则将予以击沉。”
“结构创伤”是压倒“复仇者号”的最后一根稻草。它标志着这艘美军旗舰的战斗力已被彻底摧毁,月球轨道决战的胜负,已然分明。剩下的,只是如何为这场惨烈的胜利,画上一个符合战争法则和人道主义的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