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锁健身房“力霸”的玻璃门被推开时,一股混合着汗水、香体喷雾和橡胶摩擦的味道扑面而来。动感单车房里,重金属音乐震得地板都在发颤,三十多辆单车随着节奏上下起伏,骑手们的汗水顺着额角砸在地板上,洇出深色的痕迹。隔壁的力量区,杠铃碰撞的闷响此起彼伏,几个赤裸着上身的男人对着镜子凹造型,肌肉线条在射灯下显得格外夸张。
然而在这片看似充满活力的景象深处,私教办公室的百叶窗却拉得严严实实。穿黑色紧身衣的私教周磊正半蹲在中年男人张建军面前,手里捏着一张体脂秤打印单,指腹在“89.5公斤”的数字上敲了敲:“哥,你这体重再涨下去,脂肪肝都得找上门。我跟你赌一把——100节私教课,三个月,瘦不到20斤,我一分钱不要,全额退你;要是瘦到了,你给我加20节的钱当奖金,怎么样?”
张建军下意识地捏了捏自己圆滚滚的啤酒肚,皮带扣已经扣到了最后一个孔。他眼神里的犹豫像被水浸过的纸,慢慢洇开:“100节课两万块呢……我以前也办过健身卡,没坚持下来,要是这次还瘦不下来……”
“瘦不下来我退钱,还能让你免费练三个月,这买卖稳赚不赔!”周磊“啪”地一拍胸脯,胸肌随着动作颤了颤,他拽着张建军往墙上的照片墙走,“你看张姐,跟我赌了80节课,瘦了18斤,现在主动加了50节,说要练出马甲线!”照片里的女人穿着比基尼,笑容灿烂,腰腹处确实有明显的肌肉线条,但张建军没注意到,照片边缘的门框都有些变形——季洁通过李阳的图像分析技术早已发现,这些照片都经过拉伸处理,实际体重变化远没那么夸张。
健身房对面的“街角咖啡”里,郑一民坐在靠窗的位置,手里捏着一份厚厚的投诉记录,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玻璃上的倒影里,他的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记录显示,这家“力霸健身”的“减肥赌约”已经引发了十几起纠纷:刚毕业的女生林晓雨,为了“赌赢”买了50节课,每天被私教逼着做高强度训练,导致膝盖积水,不仅没瘦,还花了三万块治疗费;程序员王浩,赌输后想退钱,私教却拿出合同说“体脂率没达标,不算输”,闹到派出所也没解决,最后只能自认倒霉。
“这些私教根本没资质。”市场监管部门的小王把一沓简历推到郑一民面前,纸页边缘还沾着咖啡渍,“看着肌肉发达,其实就考了个三天速成的证书,连基本的运动解剖学都不懂。他们就靠‘赌约’逼客户买课,反正合同里全是猫腻,怎么都能赖掉退款。”
郑一民翻着简历,周磊的“资质证书”上写着“国际健身教练认证”,但盖章的机构在网上根本查不到。另一个私教的简历里,“擅长领域”写着“极速减脂”“魔鬼特训”,但教育背景一栏填的是“某职业技术学院汽修专业”。
“这不是骗人吗?”郑一民的声音压得很低,却带着火气,“拿别人的健康当筹码,赚这种黑心钱,良心过得去?”
就在这时,季洁和韩丽走进了健身房。两人都穿着宽松的运动服,韩丽故意挺了挺腰,把肚子上的赘肉往衣服里塞了塞,一副“急需减肥”的样子。刚进门,一个穿着荧光绿背心的男人就迎了上来,胸牌上写着“王牌教练 林峰”。他上下打量着两人,眼神像扫描仪一样扫过她们的腰腹和大腿,嘴角勾起一抹志在必得的笑:“美女,看你们这体型,适合我的‘魔鬼特训’——赌100节课,瘦15斤返现30%,瘦20斤我倒贴你5000,敢不敢?”
韩丽咬着嘴唇,故意露出怯生生的表情,伸手摸了摸胳膊:“我们平时很少运动,体能不太好,会不会受伤啊?我听说有人健身练到住院……”
“受伤?那是你没找对方法!”林峰嗤笑一声,指着旁边的史密斯架,“我这方法经过‘科学验证’,每天练够4小时,管你什么体质都能瘦。昨天有个大姐,练到低血糖晕倒,醒了喝瓶葡萄糖接着练,就为了赢赌约呢!”
季洁注意到,他说这话时,眼角的余光飞快地瞟向墙角的公告栏,那里贴着一张A4纸打印的“免责协议”,字迹密密麻麻,最下面一行写着“因个人体质导致的运动损伤,健身房概不负责”。她不动声色地用藏在袖口的微型摄像头扫了一圈,私教办公室的玻璃门没关严,能看到里面的抽屉半开着,露出一沓纸,上面隐约能看到“客户弱点分析表”几个字。
“我们……我们再想想吧。”季洁拉着韩丽往跑步机区走,眼角的余光瞥见那张分析表上的内容:“李哥爱面子,用‘比同事瘦得快’刺激他买课”“王姐怕老公嫌弃,用‘瘦下来能挽回婚姻’引诱她签赌约”“小张刚失恋,用‘瘦了让前任后悔’激励她加课”。
走到相对僻静的瑜伽区,季洁压低声音对耳机那头的郑一民说:“情况比预想的更糟,他们不仅设赌局,还在研究客户的心理弱点,简直是精准诈骗。”
“继续盯着,注意安全。”郑一民的声音从耳机里传来,带着一丝担忧。
与此同时,杨震在市中医院的理疗室里找到了林晓雨。女孩坐在轮椅上,右腿膝盖上敷着厚厚的冰袋,冰袋边缘的水珠顺着裤腿往下滴,在地板上积成一小滩水。看到杨震出示的警官证,她的眼圈一下子红了,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似的往下掉:“那个教练说‘不狠练瘦不下来’,每天让我跑5公里,做200个深蹲,我疼得站不住,他还说我‘偷懒’‘没毅力’……现在别说减肥了,走路都费劲,医生说可能会留下后遗症。”
杨震看着她膝盖上明显的肿胀,心里像被什么东西揪了一下。理疗床上放着一张缴费单,上面的数字触目惊心——三万两千七百块。“你签的合同还在吗?”
林晓雨从包里掏出一个皱巴巴的文件夹,合同首页写着“减肥挑战协议”,条款密密麻麻,其中一条用加粗字体写着:“乙方需严格遵守甲方制定的训练计划,若无故缺席或未完成训练量,视为自动放弃挑战,已缴费用不予退还”。
“我当时疼得实在受不了,想停几天,教练就拿这个条款威胁我,说停了就算放弃,钱一分不退。”林晓雨抹了把眼泪,“我刚毕业,那五万块是借的网贷,现在课没上完,钱要不回来,还欠着债,膝盖也坏了……”
杨震把合同收好,指尖因为用力而泛白。他走出理疗室时,正好碰到林晓雨的母亲,手里提着保温桶,看到杨震,叹了口气:“我早就劝她别信那些‘快速减肥’的鬼话,她不听,说同事都在嘲笑她胖……现在好了,身体毁了,钱也没了。”
李阳的调查则挖出了更惊人的内幕。他黑进健身房的后台系统,发现所谓的“减肥赌约”合同暗藏着无数陷阱——“瘦20斤”指的是“净体重”,不算水分流失,而人体每天的水分波动就能达到2-3斤;“全额退款”要扣除30%的“器材损耗费”和“教练工时费”,实际能拿到的不到一半;私教可以随时以“客户不配合训练”“饮食未按要求执行”为由终止赌约,且不退还任何费用。
后台数据显示,近一年来,有237人签订了“减肥赌约”,最终成功“赢钱”的只有7人,而这7人都是健身房为了做宣传故意放水的托。更令人气愤的是,系统里还有一份“伤病处理预案”,写着“客户轻微受伤,用‘正常反应’搪塞;严重受伤,引导其签‘自愿放弃追责’声明,否则拒退剩余款项”。
收网行动定在健身房的“减肥成果展”当天。这一天,健身房装点得格外花哨,门口铺着红地毯,舞台上挂着“见证蜕变,赢在力霸”的横幅。林峰举着话筒站在台上,唾沫横飞地演讲:“减肥不是梦,只要敢挑战!下面,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赵哥——三个月瘦了22斤,赢得5000块奖金!”
一个中年男人走上台,腰上裹着塑身衣,脸上带着僵硬的笑。林峰把一沓现金递给他,示意他展示“成果”。男人刚要掀起衣服,健身房的大门突然被推开,郑一民带着重案六组的人和市场监管部门的执法人员走了进来,手里拿着厚厚的证据袋。
“林峰,别演了。”郑一民把证据袋里的东西倒在台上,被篡改的体脂报告、客户的医疗诊断、后台的虚假数据散落一地,“用虚假承诺骗客户买课,用高强度训练逼他们受伤,这就是你们的‘科学减肥’?”
现场瞬间炸开了锅,正在围观的客户们议论纷纷,有人拿出手机拍照,有人指着台上的林峰骂骂咧咧。林晓雨拄着拐杖,在母亲的搀扶下从人群里挤出来,指着林峰哭喊道:“我的治疗费谁赔?你们这是骗钱,还是害人?”
健身房经理见状,慌忙冲进办公室,想把抽屉里的合同和“话术手册”撕毁,却被丁箭一把按住。从办公室搜出的“话术手册”里,详细写着如何一步步忽悠客户签赌约:“第一步,夸大体重危害,用体检报告吓唬客户;第二步,画减肥后的大饼,说能升职、脱单、挽回感情;第三步,用‘退款保底’打消顾虑,强调‘稳赚不赔’;第四步,客户犹豫就用激将法,说‘连这点决心都没有,还想瘦?’”
“运动本是为了健康,”郑一民拿起一本话术手册,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遍了整个健身房,“被你们弄成了赌场,用汗水和健康当筹码,这样的生意,做得安心吗?”
林峰瘫在地上,看着那些愤怒的客户,看着散落一地的证据,终于崩溃了,双手抱着头哭了起来:“我就是想多卖课拿提成……我一个月就三千块底薪,不卖课活不下去……看着他们想瘦的样子,就觉得能骗……我错了……我真的错了……”
最终,“力霸健身”因虚假宣传、欺诈消费者被依法罚款80万元,停业整顿三个月。所有私教被要求重新考核资质,不符合要求的一律辞退,林晓雨等受伤客户拿到了全额赔偿和医疗费补偿。市场监管部门联合体育局,出台了《健身行业服务规范》,严禁以“减肥赌约”“效果承诺”等方式推销课程,要求所有合同必须明确退款条款和风险提示,并且要附上教练的真实资质证明。
离开健身房时,夕阳正把玻璃幕墙染成一片温暖的橘红色。几个真正的健身爱好者正围着教练请教动作要领,脸上带着运动后的红润和笑容,没有人提“赌约”,也没有人说“必须瘦多少斤”,只是互相加油打气,商量着明天要不要一起晨跑。
季洁看着他们,突然觉得心里很踏实。运动的意义从来不是靠“赌约”逼自己,而是在挥汗如雨时,感受身体逐渐变强的喜悦,在坚持不下去时,收获同伴鼓励的温暖。这份坚持,比任何赌注都珍贵。
李阳的电脑屏幕上,新的预警提示突然亮了起来,红色的字体格外醒目:“发现‘宠物竞技赌局’,多家宠物医院以‘比赛名次’为诱饵,诱导宠物主人押注,赢了免费绝育,输了加倍收费,已有多只宠物因过度训练受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