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星者”号在K-739异常区外围的隐匿巡航已持续了七十二小时。这片区域的时空结构如同一团被揉皱后又勉强抚平的黑缎,常规探测手段效果甚微,唯有钥匙部件那持续而稳定的共鸣,像黑暗中唯一的航标,提醒着他们目标的存在。
肖雅几乎住在了科学官席位,面前悬浮着多个光屏,不断调整着传感器参数,试图从那片混沌的能量读数中剥离出有规律的信号。“干扰太强,主动扫描如同石沉大海,反而可能打草惊蛇。只能依靠被动接收和钥匙的引导进行三角定位。”
零闭目凝神,她的意识如同轻柔的水母触须,小心翼翼地向那片暗影区域延伸。“悲伤……很淡,但很古老,像是凝固的琥珀。更多的是一种……迷茫的喧嚣,很多破碎的念头混杂在一起,无法分辨。”她睁开眼,看向林默,“不像是有明确敌意的个体,更像是一个……混乱的‘场’。”
林默的手指在指令席的扶手上轻轻敲击,这是他在深度思考时的习惯动作。面对这种非传统的“异常”,强攻或贸然进入都不可取。“继续观察,建立能量波动档案。我们需要更了解它,才能决定下一步。”
就在这时,一阵并非来自异常区、也非飞船系统的轻微空间扰动,被“逐星者”号高度灵敏的传感器捕捉到。警报级别很低,但足以引起警惕。
“不明跃迁信号,距离我们0.3光分,坐标正在精确计算……信号特征……已录入数据库进行比对。”肖雅语速加快,双手在控制面板上飞快操作。
零也瞬间绷紧了精神:“感知到了……一艘小型飞船,非战斗型号,能量签名……很熟悉,没有敌意。”
很快,比对结果出来了。
“信号特征匹配……是‘青鸟’号,隶属于‘曙光’残响者组织的一艘高速通讯侦察舰。”肖雅报告,语气带着一丝疑惑,“他们怎么会在这里?”
“青鸟”号并未隐藏自身,反而发送了清晰的、经过“曙光”加密认证的友好识别码。通讯请求接入。
林默与肖雅、零交换了一个眼神。在这种敏感空域遇到“自己人”,是巧合,还是……
他接通了通讯。屏幕上出现一张年轻而坚毅的面孔,短发,眼神明亮,带着经历过风霜的沉稳。是“曙光”组织内一位颇有名气的年轻行动队长,代号“隼”。
“林默先生,肖雅女士,零女士,”隼的声音透过通讯传来,清晰而恭敬,“很抱歉打扰你们的任务。我们收到了邵博士经由‘异策部’渠道转发的、关于K-739异常区的有限情报和你们的可能航向。经过‘曙光’内部紧急决议,并征得异策部同意,我们前来与你们汇合。”
林默微微挑眉:“汇合?邵博士和异策部知道?”
“是的。这是邵博士的建议和异策部的默认。他们认为,探索如此高风险的未知区域,仅凭‘逐星者’号单舰力量过于薄弱。我们带来了补充的给养、 specialized ( specialized )设备,以及……人手。”隼的语气不卑不亢,“我们并非来主导任务,而是听从你们的指挥,提供一切可能的支援。”
随着隼的话语,“青鸟”号的后舱门打开,一小队人影穿着轻便的宇航服,利用微型推进器,谨慎而有序地飞向“逐星者”号预设的对接舱门。
当气密门打开,这些新成员脱下头盔,走入“逐星者”号的舰桥时,林默三人看清了他们的样子。
除了队长“隼”,还有四个人。
一位是身材高挑、气质清冷的年轻女子,代号“冰弦”,她曾是一位音乐家,觉醒的“回响”与声波和震动相关,能感知甚至一定程度上影响物质的微观振动,在探测和精密操作上具有独特优势。她在一次剧院崩塌事件中被林默团队间接救出。
另一位是个看起来有些瘦弱、戴着厚厚眼镜的青年,名叫李慕,他是个数学和密码学天才,虽未觉醒强大的战斗类“回响”,但其逻辑推演和信息处理能力在“曙光”内部首屈一指。他曾因破解了一个困扰异策部许久的加密信号而受到关注,理念上与肖雅的科学理性主义不谋而合。
第三位是个沉默寡言、皮肤黝黑的中年男人,代号“岩心”,他曾是矿工,觉醒的“回响”偏向大地与力量,虽然在这种太空环境中看似无用,但他对物质结构有着异乎寻常的直觉,且意志坚定如磐石,是可靠的防御者。他家乡的小镇曾受异常能量侵蚀,是零安抚了那片土地的痛苦记忆。
最后一位,是个脸上还带着些许稚气,但眼神异常专注的少年,名叫阿哲。他的“回响”很特殊,是极其罕见的信息感知与同调,能模糊地感知到电子流、数据包中蕴含的“情绪”或“倾向”,甚至能与一些非智能的自动化系统产生微弱的共鸣。他是个在数字时代长大的“原住民”,对“回廊”知识充满好奇,视肖雅为偶像。
这五个人,代表了“曙光”和更广泛残响者群体中的不同面向,他们或因受过林默团队直接或间接的帮助而心怀感激,或因认同他们守护的理念而追随,或因渴望在真正的前线贡献自己的力量而前来。
“林默先生,”隼作为代表,上前一步,郑重说道,“我们清楚前方的风险,也明白‘逐星者’号的规矩。我们带来了自己的装备和补给,绝不会成为累赘。我们请求加入此次探索行动,听从您的任何安排。”
舰桥内一时间安静下来。肖雅推了推眼镜,目光迅速扫过这五人,大脑已经在飞速评估每个人的能力价值、可能的团队定位以及潜在的风险。零则更柔和地感知着他们的情绪波动——坚定、期待、一丝紧张,但没有虚伪或恶意。
林默看着这些面孔,他们眼中闪烁着的光芒,与当年在“回廊”中挣扎求生的他们何其相似,却又有所不同。少了些绝望,多了份主动承担的责任感。邵博士和异策部的安排,与其说是派遣援军,不如说是送来了“种子”,希望的火种。
他想起离开前邵博士那句意味深长的话:“未来的风暴,需要更多人一起面对。”也想起守门人那寄托着期待的眼神。
单打独斗的时代,或许真的过去了。
“欢迎登舰,‘逐星者’号。”林默的声音打破了沉默,平静而有力,“我是本次任务的指挥官林默。这位是科学官肖雅,副官零。接下来的行动,我们需要绝对服从、高度协同和彼此信任。”
他没有多余的客套,直接进入正题:“肖雅,为他们分配临时权限,接入我们的非核心数据库,共享目前关于K-739异常区的所有观测数据。零,带他们熟悉船体结构和安全规程。”
“隼,你的人由你直接负责管理和协调,纳入我们的值班轮换体系。李慕,协助肖雅分析数据,尝试建立更精确的能量模型。冰弦,准备对你的能力进行环境适应性测试。岩心,熟悉船内应急防御节点。阿哲……你跟零学习如何将你的能力与飞船的感应系统初步结合。”
一条条指令清晰明确,没有丝毫拖泥带水。新成员们立刻意识到,这里没有多余的温情,只有高效务实的合作。
“明白!”隼立刻回应,其他人也纷纷点头,眼神更加专注。
“逐星者”号内部的空间因为新成员的加入而显得有些拥挤,但也注入了新的活力。原本只有三人呼吸声的舱室,现在多了些轻微的脚步声、设备调试声和压低的讨论声。
肖雅很快将一堆数据包丢给了李慕,后者如获至宝,立刻找了个角落打开随身光脑沉浸进去。冰弦在零的引导下,尝试将她的声波感应与飞船的外部传感器连接。岩心默默检查着通道的结构强度和应急舱门的状态。阿哲则好奇又小心地跟在零身边,学习如何用意识去“倾听”飞船的“心跳”。
隼站在林默身边,看着迅速融入新环境的队员们,低声道:“谢谢您,林默先生。我们不会让您失望的。”
林默的目光依旧停留在主屏幕那片深邃的暗影上,缓缓道:“不是为我,是为了我们身后的一切。做好准备,隼队长,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伙伴的到来,并未驱散前方的迷雾,却让这条孤独的守望之路,多了几分坚实的脚步声。希望,正是在这样的携手前行中,悄然延续。
“逐星者”号,这艘承载着过往与未来的方舟,带着扩充后的乘组,如同暗夜中悄然亮起的几颗星辰,更加坚定地,航向那片未知的混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