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内传来喝令声,玄奘等人被推至深处。只见三只妖怪高坐堂上——猛虎、黑熊、青牛,面目狰狞。玄奘与随从见状,吓得魂不附体。
这清霜岭盘踞着三位妖王:寅将军、熊山君、特处士。恰逢熊牛二妖在虎妖洞中做客,见猎物自投罗网,喜不自胜。特处士提议以 待客,熊山君主张留一存二。寅将军当即命小妖宰杀随从,开膛破肚取内脏分食。血腥场面令玄奘几欲昏厥。
忽有小妖来报:岭上人求见。三妖使个眼色,寅将军谎称不在。话音未落,洞内阴风骤起,泾河龙王魂魄显形。他自得道后在此修炼,感应到生人遇险特来相救。见三妖正在啖食 ,独留僧人未动,便道:既已饱食,这和尚我便带走。
寅将军怒喝:休想夺我猎物!龙王从容应答:山中规矩见者有份。特处士破口大骂,熊山君提议动手。三妖抄起兵刃齐攻龙王,洞内顿时杀气弥漫。
泾河龙王目光一凝,袖袍轻扬,“控水”之术骤然发动,三只妖怪身形猛然僵住,面容扭曲狰狞。
眨眼间,三妖躯体迅速干瘪,体内水分与血液尽数被抽离,凝结成冰坠落在地。随着“扑通”几声闷响,三具枯裂的尸骸倒地化为齑粉。
四周小妖目睹此景,吓得魂飞魄散,纷纷跪地叩首,涕泪横流。泾河龙王视若无睹,带着唐僧径直离开洞府。
洞外已无小妖踪影,唐僧定了定神,恭敬行礼道:“多谢高人救命之恩。”
泾河龙王淡然摆手:“长老无需多礼,我出手相救,不过是为积攒些功德罢了。”
唐僧再度恳求:“还望高人相助,贫僧的坐骑与行李尚在洞中……”
泾河龙王颔首:“小事一桩。”随即命小妖将白马与行囊送出。
唐僧再三拜谢,泾河龙王忽而问道:“长老气度不凡,不知欲往何方?”
唐僧合十答道:“奉大唐皇帝之命,前往西天取经。”
泾河龙王神色骤变:“你便是玄奘法师?”
唐僧微笑:“正是贫僧。”
泾河龙王追问:“听闻唐王遭冤魂缠身,后来在宫中张贴门神画像,可是你的主意?”
唐僧点头:“确是贫僧所为。”
“哈哈哈!”泾河龙王突然大笑,“好!踏破铁鞋无觅处,今日仇家竟送上门来。”
唐僧愕然:“高人此话何意?”
泾河龙王冷声道:“你可知道我是谁?”
“贫僧不知……”唐僧心头掠过一丝不安。
“我乃泾河龙王!”话音未落,他袖袍一挥,水雾翻涌,裹挟唐僧飞至清霜岭山顶。
山间一座草庐隐现,正是泾河龙王栖身之所。他抬手凝冰成室,将唐僧囚禁其中。
刺骨寒气袭来,唐僧浑身僵硬,颤声道:“龙王若肯放贫僧离去,贫僧愿为你超度亡魂,助你往生极乐。”
泾河龙王嗤笑:“不必了!这寒冰千年不化,你若能撑过四十日不死,我便放你。若冻毙于此,也是你命数使然。”
说罢,他转身踏入草庐,不再理会。
唐僧望着他的背影,眼中满是绝望。寒意侵袭,他只得盘坐合十,蜷缩身躯诵经抵御。
此刻,一名白须老叟从寅将军洞府走出,满面困惑:“奇怪,怎会不在此处?”
老者言罢便踏遍群山,终在山脚擒获一小妖,施法逼问缘由。
此妖恰是从寅将军洞府逃出,见老者盘问,便将实情和盘托出。
老者听罢略感诧异:此山之主竟能降伏三妖,掳走玄奘?
细问之下得知那人住处,老者当即驾起祥云,直奔山巅而去。
转眼间老者已至峰顶,望见茅屋与屋前冰窖。
他飞身落下,果见玄奘困于冰窖之中,周身青紫,瑟瑟发抖。老者掐诀念咒,一道白芒闪过,击碎冰墙。
玄奘闻声睁眼,只见老者喝道:速速出来!
圣僧慌忙钻出冰窟。此时泾河龙王自茅屋飞出,见状怒喝:何妨妖人,敢坏本王法坛?
老者回首辨认,讶然道:竟是泾河龙君?
龙王见被识破身份,惊问:尔乃何人?
老者捻须笑道:休问来历。玄奘乃西行取经人,老朽特来相救,龙君行个方便。
龙王冷嗤,本王正要与法师叙旧,道友且候片刻。
等不得!老者拽起玄奘腾云欲走。
龙王屈指一点,云霞骤凝为玄冰,将二人冻结坠落。
轰然巨响中,玄奘已成冰塑。老者周身仙光流转,却难敌寒气侵袭,半身渐覆冰霜。虽催发数十道剑芒,竟难破此冰。
危急时分,天降神光击碎坚冰,卷走老者。
龙王见状蹙眉,未加追赶,只解了玄奘冰封带回茅屋。
龙君,冤仇宜解啊。玄奘牙关战战道,贫僧仅为唐王消灾,非与龙君为敌。
龙王漠然道:纵是菩萨亲临,也休想带你离去。
圣僧闻言长叹,颓然跌坐。
云端之上,青衣道人拂袖化去老者寒冰,笑问:太白星君何故下界斗法?
原来这位老者正是太白金星,他轻叹一声道:今日那取经人启程西行,我推算出他将遭遇劫难,特地下凡相助。不料事出意外,或许是我推算有误,那取经人竟被泾河龙王的亡魂掳去。我本欲相救,谁知那龙王鬼魂神通广大,御水凝冰之术炉火纯青,若非神君及时援手,连我也要遭其毒手。
泾河龙王?他不是因触犯天规已被处斩?怎会还有这般法力?庄颜不解地问道。
太白金星摇头道:此事蹊跷,我也百思不得其解。
言罢,太白金星突然说道:灵台神君既能救我脱险,想必也能救出取经人,还请速速出手,耽搁不得。
庄颜连连摆手:使不得,西天取经乃佛门要事,取经人命中注定要经历磨难,我岂能贸然干预?
太白金星急切道: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与佛门结此善缘有何不可?
庄颜仍推辞道:此事多有不便,老星君还是另请高明吧。
太白金星意味深长地看着庄颜:灵台神君莫非还对往事耿耿于怀?
往事?庄颜诧异道,此话从何说起?
太白金星解释道:那唐僧本是金蝉子转世,你可是记恨他当年告发你在华严道场偷睡之事?
庄颜朗声笑道:绝无此事!我岂是心胸狭隘之人?况且金蝉子早已赔罪,我怎会记仇?
那为何不愿出手相救?太白金星追问。
庄颜叹道:实在不便越俎代庖啊。忽然话锋一转,对了,听闻这取经人乃观音菩萨钦点,如今遇险,菩萨定不会坐视不理,老星君何不去南海求助?
太白金星眼前一亮:此言有理!我这就前往紫竹林禀报。说罢欲驾云离去,却突然痛呼一声,踉跄倒地。
他揉着双腿,面露痛苦之色:糟了,方才寒气侵体,双腿麻木不听使唤。灵台神君,烦请送我一程。
庄颜笑道:这个容易。随即驾起祥云,带着太白金星直往南海珞珈山飞去。
南海珞珈山紫竹林中,观音菩萨端坐莲台,忽然睁眼对惠岸行者道:木叉,太白金星与灵台神君将至,你去庵外相迎。
木叉领命而出,果见庄颜搀扶着太白金星缓步而来。只见太白金星双腿僵直,几乎是被庄颜半扶半拖着前行。
木叉急忙上前相助,关切道:老星君这是怎么了?
庄颜打趣道:老人家腿脚不便,寻常事耳。
太白金星苦笑道:被寒气所伤,动弹不得。
进入庵内,菩萨含笑示意身旁霞光缭绕的莲池:木叉,带太白金星去沐足驱寒。
太白金星恭敬行礼:谢过菩萨。
木叉搀扶太白金星至池畔,褪去鞋袜将双足浸入水中。霎时间缕缕白雾自太白金星发间升腾。
他浑身轻颤,面色渐转红润:舒坦至极。
庄颜俯视莲池,只见七彩仙苞与九色金莲交相辉映,斑斓锦鲤穿梭其间。
菩萨,庄颜指着游鱼问道,这些皆是您饲养的?
菩萨含笑点头:当年在此立道场时,向南华真君讨了些鱼苗。光阴荏苒,已繁颜万代。
滋味如何?庄颜突然发问。
菩萨愕然:
我是问这些鱼的肉质可鲜美?
菩萨沉默片刻:未尝过。
庄颜应声,目光灼灼盯着池中灵物,暗自揣度其美味。
见庄颜这般神态,菩萨转向太白金星:二位今日造访紫竹林,所为何事?
庄颜收回视线:我仅是护送星君前来。
太白金星忙从池边起身作揖:启禀菩萨,事情原委是......遂将唐僧遇劫之事娓娓道来。
菩萨听罢蹙眉暗忖:泾河龙王怎会牵扯其中?当即掐指推演,虽算出唐僧确被龙王冤魂所擒,却难明其中缘由,天机晦暗不明。
木叉,菩萨吩咐,速往清霜岭解救唐僧。
木叉领命:谨遵法旨。言毕驾云径奔大唐疆域。
不多时太白金星寒气尽消,整装拜谢。菩萨挥袖化出两方莲台:请入座。
二人称谢落座。未几菩萨忽神色微变:木叉竟敌不过那龙王,反被所擒。
这......太白金星怔然。
菩萨起身:看来贫僧须亲往。太白金星与庄颜当即随行,三人驾云直抵清霜岭上空。
众人立于云端俯视,见木叉被困于晶莹水泡之中,任他如何奋力击打,那水泡始终纹丝不动。
菩萨目光微动,轻声道:此术玄妙,泾河龙王竟有这般造化。
太白金星拱手相询:菩萨可有 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