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风中文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北魏,平城皇宫。

这里的空气,似乎比河北的冬日更加寒冷凝固。飞檐斗拱覆盖着未化的积雪,汉式宫殿与鲜卑帐落风格交织的建筑群,沉默地矗立在灰蒙蒙的天空下,透着一股帝国迟暮般的压抑。宫墙之内,往来穿梭的内侍、宫女皆屏息凝神,步履匆匆,脸上带着难以掩饰的惶恐,仿佛怕稍大的声响便会惊动那深宫之中随时可能爆发的雷霆之怒。

的确,雷霆之怒已然爆发过数次。

就在昨日,接连数匹来自南方的快马,带着一身冰霜和绝望的气息,冲入平城,将那份足以令整个北魏朝廷地震的噩耗,送入了皇宫深处。

此刻,皇宫正殿——紫宸殿内,气氛更是降至冰点。

北魏皇帝拓跋焘,正值盛年,平素以勇武刚毅着称,此刻却如同一头被困在笼中的受伤猛虎,在高高的御座前来回踱步。他身披的绣金龙袍似乎都有些凌乱,赤红的面膛因极致的愤怒而显得有些扭曲,双目布满血丝,每一次呼吸都沉重得如同拉风箱。

“废物!都是一群废物!”他猛地停下脚步,咆哮声震得殿梁似乎都在嗡鸣,手中的那份紧急军报被他攥得如同腌菜,狠狠摔在光洁的金砖地上!

“邺城丢了!信都也丢了!邯郸、襄国、清河…整个河北!朕的整个河北腹地!就这么…就这么短短数月,尽数沦于秦贼之手!拓跋秃髡呢?尉迟槿呢?他们都死了吗?!为什么不死守!为什么不让秦贼付出代价!啊?!”

他的怒吼在空旷的大殿中回荡,阶下侍立的文武百官,无论是鲜卑勋贵还是汉人臣工,无不噤若寒蝉,深深垂下头颅,不敢与之对视。空气中弥漫着恐惧、羞愧,还有一种更深层次的、大厦将倾般的无力感。

河北丢了。这个消息如同重锤,狠狠砸在每个人的心头。那里不仅是帝国的粮仓和财赋重地,更是拱卫京畿平城的南部屏障,是大量军队的兵源所在!失去河北,意味着帝国的经济命脉被斩断一半,意味着门户洞开,意味着…

“陛下息怒…”良久,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臣,颤巍巍地出列,他是汉人老臣崔浩,“贼势猖獗,非战之罪,实乃…”

“非战之罪?!”拓跋焘猛地打断他,目光如刀般扫过,“那是谁的罪?是你的?还是朕的?!朕每年耗费无数钱粮,养着数十万大军,难道就是为了今日眼睁睁看着国土沦丧吗?!”

崔浩被噎得面色灰白,喏喏不能言。

这时,一员鲜卑悍将出列,他是拓跋焘的族弟,阳平王拓跋翰,性情暴烈:“陛下!河北绝不能丢!请给臣五万精兵!不,三万!臣愿即刻南下,必踏平秦贼,收复邺城、信都,将独孤信的人头献于陛下阶前!”

“精兵?哪里还有精兵?!”另一名负责兵籍的汉人尚书立刻反驳,声音带着哭腔,“陛下,中路刘裕主力已逼近黄河,其兵锋之盛,恐有渡河北上之意!我军主力皆被牵制于河南、河东一带,日夜严防,不敢稍懈!此时若抽调精兵南下,中路防线一旦有失,则…则平城危矣!”

“西路呢?”又有人提议,“可从西路抽调…”

“万万不可!”镇守西线的大将代表急忙出声,“陛下,西面不仅有北秦的一支偏师在并州边境活动,更需严防死守的是柔然!去岁柔然寇边之创未复,今冬其狼骑又在阴山外聚集游弋,若知我西路兵力空虚,必然大举入寇!届时两面受敌,后果不堪设想!”

“难道就眼睁睁看着河北之地尽丧敌手,无所作为吗?!”拓跋翰怒目圆睁。

“或可…或可暂避锋芒…”一个微弱的声音提出,“先集中力量击退中路刘裕或稳住西路,待…”

“放屁!”拓跋焘厉声咒骂,“河北是朕的腹心!失了河北,粮饷何来?兵源何补?难道要我大魏蜷缩在这塞北苦寒之地等死吗?!刘裕?刘裕至少还在黄河那边!可独孤信!他的马蹄已经踩在信都了!他的刀尖快要抵到朕的喉咙了!”

他狂怒的咆哮再次压倒了所有争论。但咆哮之后,是更深的无力。他何尝不知众臣所言皆是残酷的现实?刘裕的主力才是心腹大患,柔然是世仇大敌,这两方面的压力如同两座大山,牢牢吸住了帝国绝大部分的军事力量。他手中,确实没有多少可以机动的精锐部队了。

一种前所未有的掣肘之感,紧紧扼住了这位一向以雄主自诩的皇帝。他空有滔天怒火,却发现能打出去的拳头如此有限。

殿内陷入死一般的寂静,只剩下拓跋焘粗重的喘息声。他跌坐回御座,手指用力揉着突突直跳的太阳穴,目光扫过殿下那些或激愤、或惶恐、或无奈的面孔。

最终,理智压倒了愤怒。他必须做出决策,一个痛苦且可能并无多大作用的决策。

他深吸一口气,声音变得沙哑而疲惫,却带着一种冰冷的决断:“河北,不能不救…但刘裕与柔然,亦不可不防。”

他目光扫过殿内武将,最终落在一员中年将领身上。此人名叫拓跋仁,算是宗室中较为稳重的一员将领,并非顶尖帅才,但胜在听话可靠。

“拓跋仁听令!”

“臣在!”拓跋仁出列跪倒。

“朕…朕予你…两万兵马。”拓跋焘艰难地吐出这个数字,这几乎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是从原本就捉襟见肘的防御兵力中硬生生抠出来的。“再从京畿戍卫军、以及各地征调的府兵中,凑…凑足三万人!组建‘河北讨伐军’!”

这个数字和兵源构成,让殿内许多大臣心中一沉。三万人,且并非最精锐的部队,要去面对刚刚横扫河北、气势正盛的北秦东路军主力,无异于杯水车薪。

拓跋焘显然也知这一点,他接下来的话,揭示了这支军队的真正使命:“朕命你为征南将军,率此军南下…并非要你即刻与独孤信决战,收复巨城…而是…而是要你稳住阵脚,收拢河北溃兵,据守中山、博陵等尚在吾手的城池!”

他的声音提高了一些,仿佛在说服自己,也像是在给这悲壮的出征赋予一丝意义:“你要像一颗钉子,给我钉在河北!牵制住独孤信!让他不敢全力北上幽燕,也不敢分兵西进!为朕…为朝廷解决中路和西路之患,争取时间!明白吗?!”

拓跋仁深深俯首,声音沉重:“臣…明白!臣必竭尽全力,不负陛下重托!”他明白,这是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此去凶多吉少。

“去吧…即刻点兵出发。”拓跋焘挥了挥手,仿佛耗尽了所有力气,瘫在御座中,闭上了眼睛。一种巨大的疲乏和前所未有的危机感,笼罩了他。

朝会在一片沉重和悲观的气氛中结束。拓跋仁默默退出大殿,准备去接收他那支注定命运多舛的军队。

不久,平城外开始响起杂乱的号角和兵马调动的喧嚣。一支装备并不齐整、士气明显不高的军队,在拓跋仁的率领下,带着一种悲壮而非昂扬的气氛,缓缓开出平城,踏着积雪,向着南方那片已然沦陷、前途未卜的河北大地迤逦而行。

几乎在这支“河北讨伐军”离开平城势力范围的同时,数匹来自南方的北秦游骑,如同幽灵般潜伏在远处的山岗上,冷漠地注视着这支队伍的动向。很快,关于一支规模不大、看起来也并非精锐的魏军正从平城方向南下的情报,被以最快速度加密,通过北秦高效的驿传系统,飞驰送往信都。

这情报,很快便会摆在独孤信的案头。

拓跋焘的掣肘,独孤信的机会。北方的棋局,因这支力量有限的援军南下,又将增添新的变数。

暴风中文推荐阅读:玩命之徒王妃如云,智斗腹黑王爷寒门狂士临危受命,血战沙场带着仓库到大宋三国第一保镖武松日记大明文魁从我是特种兵开始嘲讽成神大周龙庭大话土行孙之六世情缘大汉龙骑大秦:开局被贬,再见惊呆秦始皇养8娃到18,大壮在古代当奶爸史上最强纨绔,被迫一统天下乐土之王大秦:重生祖龙残暴第九子特种兵穿越大明,抢座银山夺天下狂魔战神杨再兴不受宠的四皇子君临天下我大方士不欺君误国还能干什么?大秦之第一在逃皇太子穿越异世:乞丐变首富嫡妃不乖,王爷,滚过来!我的梦连万世界我靠直播把老祖宗搞破防了魂穿大唐,开局擒拿颉利穿越之海权时代三国之北方苍狼我的老婆是土匪从放牛娃开始的古代生活回到南明当王爷神医嫡女重生记五千年来谁着史三国:我真不想争霸三国:开局盘点三十位统帅骗了康熙大明:捡到朱雄英,调教成恶霸乾隆朝的造反日常三国:无双武将要当军师崇祯十七年:这个大明还有救月夜龙骑漫关山那些年西游的兄弟大明天下1544英雄集结吕布重生天唐大唐:战功改命先蹲四年大牢我从替身成为皇帝骗了康熙玉柱1850美洲黄金大亨
暴风中文搜藏榜:全民领主:我的农民有点猛帝国支撑者明末:从土匪到列强前妻太难训神探张天海穿越大明之杀敌爆奖励系统宋代魂变:齐凌之抉择快穿之影视世界重生之武大郎玩转宋朝大唐余梦东欧领主开局雪靖康耻:我让六甲神兵御敌赵大人停手吧,大清要被你搞亡了三国霸业天下楚汉墨影三国:我是曹操,谁人敢称王我在古代被迫当军阀位面战争之虫族之心明末风云我来一统天下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科技制霸三国大唐:我有一整个现代世界以丹逆命善战之宋绝世狂妃:神医太撩人侯府女婿的悠闲生活斗龙榻:家有悍妃巨贾传开局被废太子,我苟不住了宠文结局之后天才弃妃一统天下全靠朕自己!系统:笑了我的异界崛起之路红楼毒士南宋一代目红楼之阅尽十二钗神医皇后:医手遮天三国:这个刘璋强的离谱兕子我从小就在外跟着哥哥混最后的三国2:兴魏我在三国建了一座城回到三国做强者明骑皇歌特战荣耀大唐之开局被当成了神仙晚来风急夜雨骤明末王侯情你见鬼(GL)
暴风中文最新小说:穿越亮剑:重装独立团横扫日寇浅浅刷下短视频,老祖宗们全麻了三国:西凉狼王综武:江湖枭雄的逐鹿之路大秦:系统给的奖励太夸张我,执玺人,横推五千载穿越国公爷,我在古代杀疯了红楼:我的护卫生涯从黛玉开始穿越明末:我成了海岛奇兵铁马冰河肝胆照白话明太祖实录大周皇商三国:玄行天下大唐修仙:李二求我当太子我在水浒:开局召唤韦一笑水浒新梦神州明夷录社畜穿越:靠摆烂当侯,卷王老爹钢铁时代:从洪武开始黄天当道之黄巾风云寒旌映长安:从北府小卒到天下共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凉州雪:徐骁风云录月照寒襟浮世离歌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烽火诸侯:春秋与战国割据势力的小透明是千古一帝?重生杨家六郎,看我如何逆天改命三国:大汉第一毒红楼梦现代文完全版衙役凌云志掠夺气血之黄巾战场大明:马皇后护孙,太子爷造反回到饥荒年代,我的随身商城三岁觉醒学习系统,读书科举做官我的发小是朱元璋九两金乡野奇途辽唐争霸,李世民成了我的阶下囚这金手指?灵言催眠为所欲为水浒:从二龙山开始聚义被书童告抢功名,我琴棋书画打脸大宋闲医反贼大明MC系统李二废我太子,我请大唐赴死!大秦:朕让你修长城,你造高达?红楼新君穿越大唐:我教李世民治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