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车在鄂西北的群山中穿行,隧道连着桥梁,窗外是连绵的青山绿水。当的站牌出现在眼前时,楚凡知道,这座坐落于秦巴山区腹地、因车而建、因山而秀的城市,将带给他别样的感悟。
---
核心路线: 武当山 → 丹江口水库 → 东风汽车老基地 → 郧阳古城
徒步者所见与闻:
1. 武当山:问道太和之巅
楚凡的第一站是被誉为亘古无双胜境,天下第一仙山的武当山。乘坐缆车登上金顶,俯瞰七十二峰朝大顶的壮观景象,他在紫霄宫前驻足,看道士们晨练的身影与缭绕的香烟融为一体。
一位来自广东的香客对他说:来这里不只为祈福,更为感受这份道法自然的气场。你看这山势,就像太极的流转。
2. 丹江口水库:一泓清水向北流
站在亚洲第一大人工淡水湖——丹江口水库的观景台上,楚凡被这片亚洲天池的浩瀚所震撼。更让他动容的是,这里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
水库的工作人员告诉他:我们十堰人守着这库清水,就像守着传家宝。为了确保一泓清水送北京,整个城市都在做着牺牲和贡献。
3. 东风故地:车轮滚滚的记忆
在张湾区的东风汽车老基地,红砖厂房、老式龙门吊,处处保留着三线建设时期的印记。楚凡走进由老厂房改造的汽车博物馆,看到了第二代东风卡车的原型。
一位退休的老工程师激动地指着展车说:1969年,我们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造出了第一辆。那时的口号是为毛主席造争气车
4. 郧阳古城:沉没的记忆
在郧阳博物馆,楚凡了解到因丹江口水库建设而永沉水底的老郧阳城的故事。那些抢救性发掘的文物,那些老照片上的街景,都在诉说着一段舍小家为大家的往事。
博物馆讲解员动情地说:现在的十堰市区,其实是一个移民城市。这里的大部分人,他们的故乡都在水库底下。
5. 舌尖上的十堰:三合汤与郧阳拔丝
傍晚,楚凡在老街区品尝了地道的三合汤——牛肉、饺子和红薯粉的完美结合,汤汁酸辣开胃。而郧阳拔丝则用本地特产的红薯制作,甜而不腻,令人回味。
餐馆老板边制作拔丝边说:咱们十堰的吃食,就像这里的人,实在!山好水好,食材才好。
在十堰,楚凡感受到了一种独特的城市品格:
· 他在武当山领悟了道法自然的古老智慧
· 他在丹江口看到了甘于奉献的当代精神
· 他在东风基地体会了艰苦创业的三线情怀
· 他在郧阳故事中感受到了舍小为大的家国情怀
这座城市,就像它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既有仙山的灵气,又有工业的硬气;既承载着古老的道文化,又肩负着现代的国家使命。
楚凡的笔记本上,画下了一个太极符号和一辆卡车的简笔画。
他知道,旅程还在继续,而十堰给予他的这份关于与的感悟,将伴随他走向更远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