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襄阳的最后一个完整日子里,楚凡放慢了脚步,他要让这座千年古城的气息,深深浸入自己的灵魂。
---
6. 清晨的码头
天光未亮,楚凡就来到了汉江边的老码头。晨雾中,渔船的马达声此起彼伏,渔民们正准备开始一天的劳作。一位老船工正在修补渔网,手法娴熟得如同艺术。
年轻人,起得真早啊。老船工抬头看了他一眼,来看汉江的日出?
楚凡点点头,在码头的石阶上坐下。当第一缕阳光刺破晨雾,将整条汉江染成金色时,他突然理解了什么叫江河万古流。
7. 北街的时光
白天的北街热闹非凡,这条保存完好的古街见证了襄阳的千年繁华。楚凡在一家老字号书店的二楼,找到了一本泛黄的《襄阳耆旧记》。
书店老板是位戴着老花镜的老人:这本书里记载的襄阳,和你看到的可还一样?
楚凡翻动着书页,轻声道:城墙还在,汉江还在,这座城的魂就还在。
8. 与城墙守护者的对话
傍晚,他再次登上城墙,遇到了一位在城墙上巡逻的文保员。这位中年人在城墙上一走就是二十年。
每一块砖我都认识,文保员拍着墙砖说,下雨天听它们呼吸,晴天看它们晒太阳。你说它们是死的?我不觉得。
他指着城墙外的新区:老城要守,新城要建,这就是襄阳——既不忘本来,又面向未来。
9. 最后的凝望
深夜,楚凡独自一人站在临汉门前。月光下的古城墙显得格外肃穆,护城河倒映着千年明月。
他想起了这一路:
在东北雪原呵出的白气
在内蒙古草原看到的星河
在山西古堡触摸的砖石
在河南大地闻到的麦香
...
所有的记忆如江水般涌来,最终都汇入了眼前这座铁打的城池。
离开的那天清晨,楚凡做了三件事:
10. 最后的早餐
他再次来到那家牛肉面馆,老板认出了他,特意多舀了一勺牛肉。
要走了?
要回家了。
老板笑了笑,送他一小坛自家酿的黄酒:带着路上喝。襄阳的味道,走到哪儿都别忘了。
11. 汉江边的仪式
他在汉江边取出这一路收集的十块石头,将它们一一排开——从黄河到长江,从淮河到汉江,这些石头见证了他的整个旅程。
然后,他小心地将它们收回行囊。这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
12. 归途
背上行囊的那一刻,楚凡忽然觉得肩上的重量不再是负担,而是丰盈。
火车站里,人来人往。他找了个安静的角落,翻开那本写满的笔记本,在最后一页郑重写下:
走遍中国,方知何为故乡。
山河入梦,从此心是归处。
列车启动,襄阳城在晨光中渐渐远去。
楚凡靠在窗前,闭上眼睛。
他的嘴角带着微笑,他的心中装着万里山河。
那十块石头被放在特制的展示架上,旁边是装帧成册的旅行笔记。
朋友们常来听他讲述旅途见闻,但更多的时候,他独自坐在书房里,对着这些出神。
有一天,一个小侄女指着石头问:叔叔,你为什么要把这些普通的石头当宝贝啊?
楚凡摸了摸她的头,轻声说:
因为它们告诉我,最珍贵的不是去了多少地方,而是在每个地方,你都用心活过。
窗外,是这个他曾经想要逃离的城市。
但现在,他在这里找到了真正的安宁。
因为走过万里路,所以懂得珍惜眼前景。
因为见过天地广,所以明白心安即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