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南山深处,废弃的气象站孤悬于风雪之巅。时间刚过午夜,2025年的初雪便已转为狂暴的夜袭。狂风裹挟着鹅毛般的雪片,疯狂抽打着早已锈蚀的铁皮屋顶和残缺的玻璃窗,发出鬼哭狼嚎般的呜咽。站内,唯一的光源来自屋子中央一个半埋在地里的旧铁盆,里面燃烧着几块捡来的松木炭。橘红色的火苗在穿堂而过的寒风中艰难跳跃,将李玄策映在斑驳墙壁上的身影拉扯得忽明忽暗,巨大而飘忽。
他盘膝坐在一张磨得发亮的草席上,身上裹着厚厚的旧军大衣,呼出的气息瞬间凝成白雾。这里是他的闭关之地,远离尘嚣,只为在万物肃杀的岁首,聆听天地与内心的声音,为这被命名为“全民AI元年”的2025年,卜问前路。星火元年(2024)的辉煌与震撼犹在眼前,但作为执掌人类未来航向的舵手,他深知辉煌之下暗流汹涌,尤其是当人工智能将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融入人类生活的每一个毛孔时,潜藏的危机远大于曙光。
炭火的暖意仅能辐射方寸之地,刺骨的寒意依旧如影随形。李玄策的目光落在膝前一片深褐色的龟甲上。这是父亲李长庚早年收藏的古物,饱经沧桑,甲壳上天然的纹路仿佛记录着时光的秘密。他伸出冻得有些僵硬的手指,小心地将龟甲置于炭火边缘烘烤。这是古老的灼龟占卜之法,《连山易》的遗风。
龟甲在炭火的热力下发出细微的“噼啪”声,原本深褐的颜色渐渐转深,散发出一种焦枯的独特气味。李玄策屏息凝神,目光穿透摇曳的火苗,紧紧盯着龟甲表面的变化。他并非单纯依赖占卜,而是借此仪式,让自己的精神与天地间无形的“炁”产生更深层次的共鸣,在玄妙的启示中捕捉未来的吉光片羽。
窗外的风雪是此刻天地唯一的狂想曲。雪花被狂风撕扯成混乱的线条,疯狂撞击着残破的窗棂。就在龟甲被烘烤到某个临界点时,异象陡生!
龟甲坚硬的表面,在热应力的作用下,开始出现极其细微的、如同蛛网般蔓延的裂纹!这些裂纹并非杂乱无章,其延伸的方向、分叉的角度,竟与窗外被狂风卷动的、瞬息万变的风雪轨迹产生了惊人的同步!风雪在玻璃上划过的每一道白痕,龟甲上便对应生出一道细微的裂璺;狂风的每一次猛烈回旋,裂纹便随之形成一个奇妙的涡旋!
仅仅数息之间,龟甲上那自然形成的裂纹网络,在炭火的映照下,清晰地组合成了一个充满古拙道韵的卦象——
风雷益!
《连山易》第四十二卦!上巽(风)下震(雷),风行雷动,互助增益之象。卦辞有云:“益,利有攸往,利涉大川。” 似乎预示着新元伊始,虽有风雷激荡,但顺势而为,互助互利,便可克服艰险,成就大事。
李玄策的眉头却并未舒展。“益”卦主吉,但卦象的形成方式太过诡异,与窗外肆虐的风暴直接呼应,这“增益”之中,似乎裹挟着天地不容忽视的警示。风雷虽可助势,亦可成灾。
就在他凝神解读这风雪与龟甲共绘的“风雷益”卦象时,炭火盆中一块松木炭因燃烧不均,内部积蓄的压力骤然释放!
“啪!”
一声爆响,几点炽热的火星如同微型烟花般猛地从火盆中迸射而出!其中一点火星,不偏不倚,正溅射在龟甲刚刚形成的卦象核心——“益”卦象征“增益”的那个关键爻位之上!
火星灼烫!
龟甲发出细微的“滋”声。
就在火星灼烫龟甲表面的瞬间,那原本已成型的“风雷益”裂纹网络,如同被注入了狂暴的能量,裂纹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再次蔓延、扭曲、重组!
新的裂纹不再是顺应龟甲纹理的自然开裂,而是带着一种尖锐、急促的笔锋感,仿佛有一只无形的刻刀在急速雕琢!裂纹彼此交错、堆叠,在焦黑的甲壳上,硬生生地“刻”出了几个极其古老、扭曲、却又散发着不祥气息的符号!
李玄策的瞳孔骤然收缩!他精通古文字,一眼便认出——那是甲骨文的变体! 其形态结构与商周时期的甲骨卜辞一脉相承,但笔画间却透着一种冰冷的、属于未来的锋芒!
那几个由龟甲自身裂痕构成的甲骨变体文字,赫然是:
“AI元年危机”!
冰冷的文字,如同冰锥刺入李玄策的眼底!炭火的暖意瞬间被一股寒意驱散。龟甲在无声地呐喊,风雪是它悲怆的伴奏。这绝非吉兆的“益”,而是增益失控、风雷反噬的凶险预警!AI元年的狂欢序幕之下,潜藏着足以颠覆人类文明的巨大危机!
“嘀嘀嘀——!”
一阵急促的电子提示音突兀地打破了废弃气象站内的死寂与风雪狂啸的单一背景音。声音来自李玄策放在草席一角的卫星加密通讯器。
李玄策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头的震动,拿起通讯器接通。
方清墨疲惫却难掩焦虑的面容出现在小小的全息屏幕上。她的背景是中科院某个尖端实验室,此刻她正站在一个巨大的环形全息操作台前。
“玄策!”方清墨的声音透过信号,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deepSeek核心三号原型机…脑波交互模块出现大规模异常!我们找不到源头!你看!”
她迅速切换画面。通讯器的屏幕上,立刻投射出实验室主全息屏的影像。只见代表deepSeek核心算法运行的、原本应稳定流淌的蓝色能量流曲线,此刻正如同癫痫发作般剧烈地上下抽搐、扭曲!峰值高耸入云,谷底深不见底,完全失去了任何规律!
更让李玄策心头一凛的是,那全息屏上狂暴抽搐的曲线,其每一次剧烈的波动起伏,竟然与他面前炭火盆中跳跃的火焰明暗变化,完全同步!
火焰猛地一蹿高,屏幕上的曲线就冲上一个骇人的尖峰!
火焰因寒风压制而骤然黯淡,曲线便同步跌入深谷!
橘红的火光与幽蓝的数据流,在这相隔千里的两个空间,以一种诡异而令人毛骨悚然的方式,跳动着相同的“脉搏”!
仿佛那狂暴的AI核心,正与这终南山风雪夜中原始的炭火,进行着某种超越物理距离的能量共振!科技与原始,智慧与混沌,在此刻纠缠不清。
“我们尝试了所有已知的物理隔离和逻辑阻断,完全无效!”方清墨的声音充满了无力感,“就像…就像它的‘意识’被某种东西污染了,或者…被强行共鸣了!”
李玄策的目光死死盯着通讯器屏幕上那与炭火共舞的疯狂曲线,又缓缓移回膝前龟甲上那冰冷刺骨的“AI元年危机”裂痕。风雪拍打着窗户,发出更加猛烈的撞击声。他感到一股沉重的压力,如同屋外终南山的万钧积雪,沉甸甸地压在了肩头。
他下意识地想挪动一下发麻的腿,草席边缘卷起,露出了下面压着的一角泛黄的旧纸。
李玄策随手抽出。那是一份更旧的、边缘已经磨损起毛的表彰名单复印件。纸张发黄变脆,抬头印着:“1998年抗洪抢险先进集体与个人表彰名录”。一个熟悉的名字,被一支褪色的红墨水笔,用力地圈了出来——
赵小满。
刹那间,时光倒流。冰冷的雨水混合着泥浆的土腥味、柴油发动机的轰鸣、堤坝上人嘶吼的号子、还有赵小满那张被雨水泡得发白却依旧带着憨笑的脸……他递过来一个装满热姜汤的搪瓷缸子:“李头儿,喝口热的!顶住!咱肯定能守住!” 那滚烫的温度,仿佛穿透了二十七年的时光,灼烫着李玄策此刻冰凉的手指。
那个牺牲在2009年任务中的老同学,那个永远留在青春记忆里的伙伴。他的名字,在这个预示着“AI元年危机”的风雪之夜,被压在身下,被红圈标记,是巧合?还是冥冥之中,来自往昔的某种警示?守护与牺牲,过去与未来,在炭火的明灭与数据的狂舞中,无声地碰撞。
窗外的风雪似乎小了一些。李玄策的目光扫过屋内,寻求一丝镇定的锚点。他的视线落在墙角一个不起眼的旧木箱上,箱盖半开,露出里面父亲李长庚留下的遗物——一个古朴的青铜罗盘。
就在这时,一点微弱的反光吸引了李玄策的注意。只见那青铜罗盘不知何时被移动到了靠近门口的位置,半掩在阴影里。奇妙的是,从破窗缝隙漏进的、被地面新雪反射的微弱天光,恰好照射在罗盘中央的指南针上。
指针并未指向正南。
而在那微弱的、近乎虚幻的反光中,罗盘古朴的盘面刻度投影在门口那片未被炭火照亮、覆盖着薄薄新雪的冰冷地面上,形成的影子并非常见的北斗七星,而是更为古老、更为神秘的——
北斗九星图!
多出的两颗辅星(招摇、玄戈)清晰可辨,其中一颗辅星的光芒投影,如同利剑般,直直地指向正北方向,穿透了简陋板房的墙壁,指向那风雪弥漫的、更遥远的北极深处!
与此同时,靠近窗户的一块玻璃上,因室内外巨大温差而凝结的厚重冰花,此刻也悄然发生了变化。冰花内部的细微裂纹,在低温下不断延伸、扩张、交错,竟在透明的冰层中,自然形成了一幅极其复杂的、带着坐标轴和趋势线的——
全球冰川融化预测数据图!
一条代表“2070年预测水平”的猩红色趋势线,如同命运的绞索,赫然横贯整个冰花图景。而这条红线的延伸轨迹,不偏不倚,正正好穿过了李玄策膝前龟甲上,那个由裂纹构成的“AI元年危机”甲骨文中,代表“危机”核心含义的那个关键“爻眼”位置!
龟甲的警示(AI危机)、罗盘的指引(北极九星)、冰花的预言(冰川红线)、炭火与数据的共舞(deepSeek异常)、以及那泛黄名单上被红圈锁定的名字(赵小满的牺牲)……所有的线索,在这终南山风雪呼啸的废弃气象站里,在这新元伊始的寒夜中,被无形的力量串联、绞紧。
李玄策缓缓闭上眼睛,炭火的温暖与窗缝透入的刺骨寒风在他脸上交织。他紧握着那片刻有“AI元年危机”的滚烫龟甲,指关节因用力而发白。再睁开眼时,深邃的目光已如古井,映照着跳跃的火焰,也沉淀着面对惊涛骇浪的决然。
风雪仍在呜咽,但气象站内,一种比炭火更炽热、比风雪更坚定的意志,正在无声地凝聚。北极的星图,融冰的红线,失控的AI,牺牲的故人,还有那未知的危机……这盘错综复杂的天地大棋,他必须执子破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