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到了,山里飘起了雪花。
给山巅树冠,覆盖了一层薄薄的素白。
风吹雪花飞舞,飘飘悠悠的落到山脚下,落到陶乐乐摊开的小手上。
她站在大厅边缘,那是由竹片搭的大盖子,盖在主卧与其它屋子之上。
“冷吗?”山崎伸手。
“不冷!”陶乐乐调皮的洒水。
山崎伸手挡住脸,沾上了化开的雪水。
作势要抓,陶乐乐尖叫着跑了,活泼快乐。
“汪……”旺仔摇着尾巴去追。
张氏抬头看了一眼,笑眯眯的继续做鞋子。
山崎去给炉子加上柴火,上面烧着水,用来喝水泡脚。
温暖的家,温馨的情,感觉很好。
杂乱的脚步声,打破了融洽的气氛。
山崎出去,发现竟然是陶松,还有陶柏。
“我们有什么好谈的?”
陶柏说道:“是我的意思。”
“你想化解恩怨?”
“我知道恩怨化解不了,只是做我该做的事情。”
“好,你比你爹强,没白去青峰山。”
“说实话,我不喜欢那边,那是另一个世界,但不得不承认,那是令人向往的世界。”
“所以呢?”
“我给你送点东西,恩怨你留着,将来你要怨恨难消,你再来找我。”
“知道了。”
“我提醒你,我们已经不是一个世界,我是懒得理你。”
“明白,你的意思是,我将来高攀不起。”
“差不多。”
“东西我收了。”
“那我们就不进门了,告辞!”
“慢走。”
山崎把东西提走了,八种礼盒。
“儿啊,是谁?”
“陶松和他儿子陶柏。”
“他们是来道歉的?”
“差不多,不过不用理会。”
“那好吧,我儿你自己掂量。”
“娘,你不用担心,快回去吧,外面风大。”
……
另一边。
陶松忍不住抱怨,“儿子,你管那小子干什么,你跟他不是一个世界的人。”
陶柏说道:“爹,正因为如此,我才不想欠他的情。”
“欠什么情,不要胡说。”
“爹,你就不要心痛那些小钱了,练武需要心念通达,不是矢口否认就能越过去的。”
“好好好,你说了算。”
“爹,很多事情你不明白,你要明白,也不会想着送我去青峰山了。”
“胡说!青峰山还有错了?”
“宁为牛头,不为凤尾,我在青峰山还有的爬。”
陶松叹道:“儿啊,你说的这些我懂,只是我们无权无势,去任何地方都一样。”
“其实,在村里挺好。”陶柏说道,“不过事已如此,我也只能努力走了。”
“唉,儿啊,苦了你。”
“一个家族,总有人吃苦,才会出人头地,光耀门楣。”
陶松点头,“说的对,只是吃苦也要看怎么吃,我这辈子吃的都是无用的苦。”
陶柏说道:“爹,这是你给我抢来的机缘,我会努力守着。”
……
天气越来越冷,张氏的心也越来越焦虑,因为丈夫陶立要回来的时间到了。
只是具体哪一天,还需要看天气。
山崎带着一车豆腐去城里卖,没卖多少钱,不过足够买肉包子了。
一大堆肉包子,让陶乐乐看得拍手。
蒸上锅,没吃上呢,有脚步声,是一个人。
山崎出去一看,正是陶垣的父亲陶立,他在门口发呆,显然是认不出家了。
“爹!娘,是爹回来了。”
“啊?垣儿?这……”
“立哥!”张氏跑了出来。
“娘子你慢点。”陶立吓了一跳。
“爹爹,爹爹……”陶乐乐出来凑热闹。
“乐乐?我的天!”陶立冒汗了,大冬天的。
怎么也想不到,女儿长这么,呃,壮实。
幸好儿子没怎么变,要不然怀疑走错家门了。
这院子,这猪,这马骡,这些鸡,他家哪有这么富?
迎男主人回家,烤着火,吃着大肉包,喝着热乎乎的酒,这就是惬意。
陶立听说这是儿子抓蟋蟀卖钱所得,目瞪口呆。
二百八十两,他六年不吃不喝也就这工钱。
与妻子聊到下午,儿子去做饭。
晚饭是白米饭,配四菜一汤。
一碗炸萝卜圆子,一盘果浆式糖醋藕,一碟炒豆芽,一大碗堆得高高的红烧兔肉,一罐豆腐蛇羹汤。
做的相当美味,肉也相当多,只是看着就相当尽兴,更不用说吃了。
“家里平常也吃这些吗?”
张氏笑道:“肉没有这个多,蔬菜尽量变着花样来,汤一般是鱼汤。”
陶立点头,“家里确实富裕了。”
“这算什么,你女儿天天一碗甜的糯米莲子羹,放酒楼的话一天吃一两银子。”
“怪不得长这么壮实,都是钱堆出来的。”
“过几天把猪弄了,如今养得有五六百斤,足够我们家吃上一年的。”
“嗯,红烧肉吃到饱。”
张氏犹豫道:“话说,你要不就别走了,家里缺人手,如果你在家,可以开五亩地,打的粮食够你吃了。”
“我是有契约的,就算要走,也要有人顶替。”
“人有的是,你只是需要一个借口,可以说儿子要结婚。”
陶立乐了,“有人来说亲了?”
“是的,但只是问问。”
“那也挺好,嗯,我那边也许有人……”
“别,媒婆这边好歹知根知底,你那边除非是附近的,否则还是不要答应人家。”
“我知道,他是城里人,有个祖宅,老婆在家养鸡养鸭。”
“城里人不会嫁我们的,反而会让垣儿过去,虽然说不是上门女婿,但也差不多。”
陶立投降了,“好吧,当我没说。”
山崎说道:“那个,如果没有人选,又非要结婚的话,就找流民吧,他们明年还会过来。”
“怎么会?”
“他们走的早了,说明雨没下透,明年肯定还会发水,如果不够大,那么后年仍然会。”
“我的天。”张氏捂住嘴。
……
气氛被破坏了,没有再说话。
吃完饭,陶立想和儿子说说话,却发现儿子忙个不停。
一直到睡觉,也没有找到机会。
第二天早上,继续吃肉包子,配上豆花。
忙碌到天亮,与儿子进城卖鸡,不过聊了一路也只是聊家常。
而卖鸡送精饲料,保证鸡肥到过年。
这一手,刺激得大家抢购。
二三两一只,几十只二三斤的鸡,很快就卖完了。
得钱就回去了,换儿子看家,他与张氏购物。
知道这是给他与张氏独处,不由感慨儿子确实长大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