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未散,政事堂的灯火仍亮着。沈知微指尖还残留着火漆边缘那道细裂的触感。她将文书交还小太监,声音压得极低:“存档,不得外传。”
次日清晨,太极殿钟鼓齐鸣。
北狄使团入殿,为首者身披深色貂裘,脚步沉稳,行礼时姿态恭敬。他从怀中取出一封黄绢密函,双手奉上。
“我国可汗诚心求和,愿重修旧好,岁贡如前例,永不再犯边疆。”
裴砚端坐龙椅,目光平静地扫过使臣,未接话。群臣列立两旁,有人低声交换眼神。前番战事刚歇,若能和平解决,自是百姓之福。
沈知微立于御阶之下,袖中手指微微一动。她缓步上前两步,向裴砚轻声道:“陛下,容臣妾细观此函。”
裴砚点头。
她接过密函,动作从容。展开时,目光第一时间落在末尾御批处——那个“准”字,最后一钩轻轻上翘,像一笔不经意的提锋。
她闭眼默念,心镜系统瞬间启动。
【检测到目标心声:“只要他们不细看笔迹,这仿写的御批就能蒙混过关……”】
三秒后,机械音消失。
沈知微睁开眼,神色未变。她将密函平铺于案,又命内侍取来纸笔。
“劳烦使臣稍候。”她说,“我朝规矩,凡涉国事文书,需核对印信、笔迹、用纸三项。请容我一一查验。”
使臣脸上掠过一丝僵硬,随即低头:“理当如此。”
沈知微提笔,临摹密函中“准”“岁”“贡”三字,一笔一划对照。片刻后,她指向“准”字末钩:“北狄先王御笔习惯,收笔平直,从不上挑。此字为新练而成,笔力浮滑,非出自惯手。”
使臣喉头滚动了一下:“许是誊抄之人笔误。”
“不止是笔误。”她又翻过纸背,对着光亮细看,“此纸纹理细腻,产自江南湖州,而北狄境内文书皆用粗麻纸。你如何解释,一封来自北境王庭的国书,会用大周腹地所产之纸?”
殿内安静下来。
兵部尚书向前一步:“且江南纸运往北地,必经我关卡盘查。若无通关文牒,绝不可能流出境外。此函若真出自可汗之手,怎会未经登记便直达京城?”
使臣额头渗出细汗:“或许……是商路私运……”
“还有。”沈知微再指密函正文,“‘岁贡’二字,写成了‘岁赐’。”
众人一怔。
她一字一句道:“‘贡’是下献上,‘赐’是上予下。一字颠倒,尊卑易位。你们呈来的不是求和书,是僭越表。”
使臣脸色骤变:“这……这是抄录之误,绝无冒犯之意!”
“抄录之误?”沈知微冷笑,“那为何墨色偏红?北狄军报专用松烟墨,黑而不艳。此函所用乃朱砂调墨,分明是刻意伪造,意图混淆视听。”
她转身面向裴砚:“陛下,此函通篇破绽,从纸张、墨色到笔迹、用词,无一符合规制。臣妾敢断言——这不是北狄可汗亲授之函,而是有人中途调包,假借求和之名,行欺君之实!”
殿中哗然。
几位老臣面露惊疑,看向北狄使臣的眼神已带警惕。户部侍郎低声附和:“若真是伪函,那背后之人图谋不小。”
裴砚缓缓起身,目光如铁。
“你说你们诚心求和。”他盯着使臣,“可你们带来的,是一封篡改国书、颠倒纲常的假信。你们想让我们相信你们的诚意,却连最基本的文书都做不真。”
使臣双膝一软,扑通跪地:“陛下明鉴!小人只是奉命行事,不知内情!”
“奉命?”裴砚冷笑,“那你告诉我,谁给你的命令?是谁让你带着这份假函进京?”
使臣低头不语。
裴砚抬手,禁军立刻上前将其围住。
“此函作假,议和无效。”他声音冷峻,“朕现在宣布:暂停一切和谈程序。三日内,北狄必须派遣正使携真函重来,否则,视同毁约,后果自负。”
他挥手:“此人暂押刑部,待查明幕后主使后再行处置。”
禁军押走使臣。殿内群臣肃立,无人敢言。
兵部尚书上前一步,拱手高声道:“陛下英明!我朝威仪不容侵犯,岂容外邦戏弄!”
文武百官纷纷应和。
“皇后洞察秋毫,识破奸计!”
“此等欺瞒之举,当严惩不贷!”
“边疆将士若有知,亦当安心!”
沈知微站在原地,听着满殿赞誉,神情平静。她知道,这一局还没完。
北狄不会轻易罢休。这次派来的使臣不过是个替罪羊,真正的棋手还在幕后。
她转向裴砚,低声道:“他们敢送假函,说明内部已有默契。边境守将中,未必全然可信。”
裴砚点头:“你怀疑有人里应外合?”
“不是怀疑。”她说,“是肯定。否则,一封江南纸写的密函,怎会神不知鬼不觉送到北狄手中?”
裴砚沉默片刻,下令:“即刻封锁所有通往北境的驿道,彻查近半月内出境文书。另,召西北主帅进京述职,当面禀报防务。”
“是。”内侍领命退下。
殿外天光渐亮,晨风穿过廊柱。一名小太监快步走入,双手捧着一个木匣。
“启禀陛下,昨夜巡城司在东市查获一批可疑货物,经查,竟是北狄服饰与令符,藏于药箱夹层之中。”
沈知微接过木匣打开。里面是一件绣有狼纹的皮袍,腰带上缀着铜牌,刻着北狄左翼军的编号。
她拿出铜牌翻看背面,发现有一道浅浅刻痕——是个数字,“七”。
她抬头看向裴砚:“他们的人,已经进来了。”
裴砚眼神一沉:“查,从哪个城门进的,走了哪条路线,接头何人。”
“不必查了。”她将铜牌放回匣中,“他们会再来。这次是试探,下次就是行动。”
她顿了顿,声音很轻:“我们得换个打法。”
裴砚看着她:“你想怎么做?”
她没回答,只是将木匣合上,指尖在盖子边缘轻轻敲了一下。
两下。
节奏短促。
像是某种暗号。
殿外传来马蹄声,由远及近,停在宫门外。
又一名内侍奔入,脸色发白:“报——北狄急使至,称奉可汗之命,请求重开和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