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深处的密林已沉在一片浓得化不开的幽暗里。参天古木的枝干虬结如苍龙,在头顶交织成密不透风的穹顶,那些饱经岁月的树干上覆盖着厚厚的青褐色苔藓,指尖一碰便簌簌掉渣;更有碗口粗的藤蔓像巨蟒般缠绕其间,垂落的气根在风里轻轻摇晃,如同蛰伏的毒物。仅余下几缕细碎的阳光,拼尽全力穿透层层叠叠的叶缝,在铺满腐叶的地面投下斑驳的光点——那些腐叶积了不知多少年,踩上去软得像海绵,还带着潮湿的腥气,偶尔能听见枯叶下虫豸受惊逃窜的细微声响。
空气中弥漫着潮湿的草木气息,混合着远处隐约传来的、若有若无的邪异炁息——那气息像极了腐烂的败叶混着血腥,若有似无地钻入鼻腔,让这片本就古老的山林,更添了几分说不清道不明的神秘与凶险。
罗恩与张静清并肩立于一棵需三人合抱的老松之下,暂时停下了追踪东洋鬼子余党的脚步。方才那股浓郁的邪异炁息忽然像被掐断的丝线般彻底中断,显然是对方察觉到了身后的追踪,刻意收敛了炁息,甚至可能布下了迷惑踪迹的陷阱。两人皆是经验老道之辈,没有贸然深入,而是借着这短暂的间隙,各自凝神感应周遭动静,同时梳理着眼前愈发复杂的局势。
张静清先是抬手,用指腹轻轻拂去道袍下摆沾染的草屑与腐叶——那身藏青色道袍虽旧,却始终整洁,连补丁的针脚都细密工整。做完这一切,他才缓缓将目光转向身旁的罗恩。阳光下,他须发皆白却如霜雪般莹润,发丝被山风轻轻吹动,几缕贴在脸颊上;面色红润得如同初生婴孩,不见丝毫老态;那双历经百年岁月沉淀的眼眸,澄澈得像山涧未被惊扰的溪水,没有半分杂质,既带着长辈对晚辈的温和期许,又透着天师特有的通透与睿智。
他先是轻轻捋了捋颌下的白须,指尖摩挲着胡须的动作舒缓而从容,每一次触碰都带着岁月沉淀的稳重,仿佛在梳理思绪一般。片刻后,他才缓缓开口,声音如同山涧清泉淌过青石,温润而悠远,却又带着十足的诚恳,一字一句都清晰地传入罗恩耳中:
“罗恩先生,方才你提及那封神秘邀请函时,虽言语间满是审慎,可眉峰微动的瞬间,眼底难掩对‘先古遗踪’与‘异术之源’的探寻之意——贫道虽不才,却也能看出,先生对此邀约早已心存决断,只是未与人言罢了。”张静清的目光轻轻落在罗恩肩头的粗布行囊上,那里鼓鼓囊囊,显然藏着那封牵动人心的素白信笺,“贫道修行百年,对这等尘封千年的上古秘闻,本就心怀探究之念;再者,秦岭深处如今已是险象环生,既有东洋鬼子的余党在暗处潜伏,随时可能再度出手;又有那身份不明的神秘邀约者,以及行踪诡秘的‘耀星社’势力在暗中涌动,堪称龙潭虎穴,步步杀机。”
说到这里,他微微前倾身体,拉近了些许与罗恩的距离,目光愈发澄澈,语气也多了几分郑重,甚至带着一丝恳切:“正所谓‘多一人便多一分照应’,先生虽实力卓绝,一身修为深不可测,可孤身应对这多方势力,终究难免分身乏术,若被杂事牵绊,反而可能错失探寻‘异术之源’的良机。不知先生可愿与贫道结伴同行,一同探查这秦岭深处的秘密?”
他顿了顿,生怕罗恩误会自己有攀附之意,又补充道:“贫道虽不敢妄言能为先生保驾护航,却也修行了些许道家玄功,对上古秘闻与地脉走势略知一二。若能同行,或能帮先生分担些应对杂扰的功夫,让先生能更专注于探寻‘异术之源’的核心;即便遇到凶险,贫道也能与先生并肩御敌,总好过先生孤身涉险。”
他的话语没有半分强求,只是带着一种坦荡的邀约,周身那股温润的炁息缓缓流淌,如同春雨润田般,与周遭的山林气韵完美相融——那炁息纯净无杂,没有丝毫私心算计,更显其心性正直,所言皆是肺腑之言。
罗恩闻言,缓缓侧头看向张静清。阳光透过松枝的缝隙,在张静清的白发与道袍上镀上一层淡淡的金光,衬得他本就仙风道骨的气质愈发明显,仿佛一尊从画中走出的道家仙人。罗恩心中早已明了:这位龙虎山天师修为高深,其道家玄功已臻化境,单是之前感知邪异炁息的敏锐,便足以见其功底;更重要的是,从共同追查东洋鬼子的行动中便能看出,他行事坦荡,以除魔卫道为己任,绝无背后算计之心,甚至在发现危险时,第一时间想到的是提醒而非退缩。
这样的人,无疑是眼下这波谲云诡的局势中,最值得信赖的同行者。
罗恩嘴角缓缓勾起一抹浅淡的笑意——这笑意不同于面对东洋鬼子时的冷冽锐利,也不同于面对陆瑾等宗门晚辈时的温和期许,而是带着一种“得遇良伴”的欣然与放松,像久行山路的人遇到了同路的知己。他抬手轻轻摩挲了一下肩头的粗布行囊,指尖触碰到那冰凉坚韧的信笺封皮,触感熟悉而清晰,仿佛能透过行囊感受到信上“异术之源”四字的余韵。
他语气轻松却带着十足的诚意,声音不高,却字字恳切:“天师此言,正是罗恩心中所想,只是天师乃龙虎山掌门,身份尊贵,修行高深,罗恩本是后辈,实在不敢贸然开口相请,怕唐突了天师。”说罢,他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真切的认同,“能有天师相伴,于我而言,不仅是多了一分照应——天师通晓上古秘闻与道家玄理,对‘先古遗踪’的理解必然比我深刻,或许还能帮我更快参透其中玄机。有天师在侧,此行即便真入龙潭虎穴,想来也必能逢凶化吉,少走许多弯路。”
话音落,罗恩周身那股凝练到极致的炁息微微一放——不再是之前那般收敛如丝,而是带着一丝舒展的暖意,与张静清周身温润的炁息悄然呼应。只见两道不同的炁息在空中轻轻交织:一道如寒潭凝冰,凝练锐利;一道如春雨润田,温和醇厚。看似截然不同,却又和谐共生,在这幽暗的密林中交织出一种无需多言的默契,仿佛两道光,相互映照,却不刺眼。
张静清见罗恩应允,脸上瞬间露出欣慰的笑容,眼角的皱纹也随之舒展,如同山间历经寒霜后绽放的老菊,带着岁月沉淀的温和与喜悦。他再次捋了捋颌下的白须,语气中满是畅快:“先生客气了!能与先生这等年轻才俊结伴,一同探查上古秘闻,也是贫道的幸事!既已约定,那我们便先寻一处地势较高、视野开阔的安全之地稍作休整——一来可避开暗处可能存在的陷阱,二来也能借休整之机,仔细感应东洋鬼子余党的踪迹,待处理完这伙邪修,再一同前往忘忧坪,赴那月圆之约,如何?”
“正合我意。”罗恩点头应道,目光转向密林深处——那里的幽暗仿佛能吞噬一切,东洋鬼子的事尚未了结,耀星社的阴影又隐隐浮现,更不用说那身份不明的神秘邀约者,这场秦岭之行,注定不会平静。但此刻有张静清这位良伴同行,他心中那份早已习惯的从容,又多了几分踏实的底气。
两人相视一笑,无需再多言语,已然达成十足的默契。张静清率先迈步,手中悄然捏着一道清神诀,周身泛起淡淡的金色光晕——那光晕既可以护持自身,隔绝周遭可能存在的邪异气息,也能时刻感应周遭的动静;罗恩紧随其后,周身“Room”空间以一种近乎无形的方式悄然展开,覆盖了两人周身数丈范围,既能探查前方是否有埋伏,也能在突发状况时第一时间出手。
两道身影一前一后,再次融入幽暗的密林之中。只是这一次,他们不再是孤身前行,而是成为了彼此最可靠的后盾,脚步比之前更显坚定,共同朝着那藏着未知凶险与无上机缘的秦岭深处走去。林中的风依旧呼啸,树叶依旧沙沙作响,可空气中那股紧绷的凶险感,似乎也因这两人的结伴,淡去了些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