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Vlog的后半段,镜头色调从“哲学落地”的温润,悄然转为“真实修炼”的粗粝。没有了精致的运镜,取而代之的是手持镜头的轻微晃动,像纪录片般记录着一场没有剧本的“修行实录”——这是剧组特意搭建的“体能特训场”,比之前的动作训练更严苛,更贴近“修士炼体”的真实感,连程洪都说:“要让演员先‘苦’过,才能演出修士‘炼’的感觉。”
李然的训练地在“火行特训区”,这里搭着一个小型循环水系统,不锈钢管道从3米高的支架上延伸下来,末端装着可调节水压的喷头,能模拟“瀑布冲击”的效果。他背着30斤重的铁砂袋,沙袋外层是粗麻布,缝着三层加固的棉线,磨得他后背的训练服起了毛边,甚至能看到布料下隐约的红痕。站在瀑布下,强劲的水柱从2米高的位置冲下来,砸在他的后背上,能看到水柱瞬间溅起白色的水花,像碎玉般散开,他的身体却只是微微前倾,双腿分开与肩同宽,膝盖微屈,保持着“扎根步”的姿势,脚趾紧紧抠住地胶,连小腿的肌肉都绷得发亮。铁砂袋的重量加上水柱的冲击力,让他的额头青筋暴起,汗水顺着脸颊往下淌,与瀑布的水混在一起,滴落在脚下的浅水池里,泛起一圈圈涟漪,池底的鹅卵石都被溅起的水珠打湿。
“核心再紧一点!”程洪站在旁边,手里拿着扩音喇叭,声音透过喇叭传出,带着几分急促,“火行修士的核心,是‘焚天’的底气,是‘不灭’的根基,不能被水冲垮!你想象自己的体内有一团不灭的火,水柱冲过来,不是在压制你,是在帮你‘炼’火——把体内的杂火炼成真火,把微弱的火炼成燎原的火!”
李然咬着牙,点点头时,能看到他的下颌线紧绷,连腮帮子都在微微颤动。水柱冲击的后背位置,已经红了一片,像被烙铁烫过般,可他的下盘依旧稳,双手握拳放在腰侧,每一次呼吸都更深、更沉,吸气时能听到鼻腔里传来“咻”的声,呼气时能看到他的胸膛快速收缩——他在按程洪教的“火行呼吸法”调整,用呼吸对抗水柱的压力,锤炼自己的“火行核心”。训练服早已湿透,贴在身上像第二层皮肤,他却没喊停,只是盯着前方的“离火”牌板,眼神里满是倔强。
周韵的“水行特训区”则是另一番景象——这里是人工搭建的“沙暴室”,高5米、宽8米的透明玻璃房内,细沙从顶部的漏斗状管道落下,配合鼓风机的风力,模拟出沙漠中“能见度不足3米”的沙暴环境。细沙是从宁夏腾格里沙漠运回来的,带着干燥的土腥味,落在皮肤上会有轻微的刺痛感。周韵穿着月白色的练功服,衣摆塞进黑色腰带里,露出纤细却有力量的腰腹;手里拿着一把木质短剑,剑柄缠着防滑绳,是按古代“青铜剑”的比例缩小制作的。她正在沙暴中练“分水剑法”:沙粒打在脸上,她却没闭眼,而是微微眯着眼,靠听沙粒撞击周围实木“礁石”的声音判断方位——左边传来“沙沙”的轻响,是1米高的圆柱形礁石;右边传来“嗒嗒”的声,是0.8米高的方形木桩。她的身法更柔了,脚步轻点地面时,几乎听不到声音,像水流划过平地;袖袍摆动时,能把靠近身体的沙粒“拨开”,形成一个小小的“无沙区”,像水流避开杂质般自然。
“清柔,感受沙粒的方向!”张姐在沙暴室外,通过监控屏幕看着她的动作,声音透过麦克风传到室内,“水的优势不是‘对抗’,是‘适应’,是‘渗透’。沙暴来了,你不用硬挡,要像水一样‘渗’过去,找到沙暴的缝隙,找到敌人的破绽。你的剑,要像水流穿石,慢慢进,突然刺——刺的时候要快,要准,要带着‘水滴石穿’的劲!”
周韵调整呼吸,剑招变慢了些,却更准了——剑尖避开沙粒的阻碍,精准地刺向“礁石”的缝隙,木质剑尖与木块碰撞,发出“笃”的轻响,沙粒被剑风带起,形成一小团沙雾;转身时,她的腰腹轻轻转动,像水流转弯般自然,短剑顺势划向身后的“木桩”,剑刃带起的沙粒在空中划出一道弧线。沙粒落在她的头发上、肩膀上,月白色的练功服沾了层细沙,却丝毫没影响她的动作,反而让她的“水行”气质更浓——像在沙漠中流淌的绿洲溪流,看似柔弱,却藏着能穿越戈壁的生命力。
最震撼的是全体主演的“攀岩特训”。训练用的岩壁是仿真岩石材质,高10米,宽6米,表面布满了不规则的凸起与裂缝,凸起最大的有20cm,最小的只有5cm,完全复刻了黄山“鲫鱼背”的岩石结构;岩壁上没有任何辅助的绳索或安全扣,演员只能靠手脚的力量攀爬,下方只铺着2米厚的防护垫——程洪说:“要让他们体会‘攀崖求道’的艰辛,只有真的怕了、累了,才能演出修士‘逆天而行’的劲。”
李然第一个上岩壁。他的手指抠进岩石裂缝时,能看到指甲缝里瞬间塞满了灰褐色的泥土,连指甲盖都被挤得发白;手臂肌肉因过度用力而剧烈颤抖,青筋像蚯蚓般凸起,连小臂的皮肤都绷得发亮,能清晰看到肌肉的纹理。爬到5米高时,他的体力有些跟不上,右腿微微晃了一下,身体险些失去平衡,场下的工作人员都屏住了呼吸,可他立刻用左脚尖找到一块小凸起,脚尖紧紧顶住,咬着牙继续往上爬,额头的汗水滴在岩壁上,晕出一小片湿痕。
周韵爬的时候,动作更巧——她不像李然那样用蛮力,而是先观察岩壁的“薄弱点”,手指轻轻抠住细小的裂缝(只够容纳两根手指),脚掌贴在平缓的岩面,像水吸附在石头上般稳定;爬的时候,她的身体贴近岩壁,像藤蔓缠树,每一步都走得稳,走得“顺”。爬到中途,一块松动的仿真岩石突然掉下来,她不慌,顺势往下滑了半米,右手掌迅速按在另一块岩石的凸起上,借着力道重新稳住身体,眼神里没有丝毫慌乱,只有专注,仿佛周围的一切都不存在,只有她和岩壁。
其他演员也陆续攀爬:陈默爬的时候,用的是“金属性”的刚劲,手指抠得狠,爬得快,却在7米处因体力不支停了下来,喘了口气又继续;林溪爬的时候,像“木属性”的藤蔓,身体灵活,能绕开凸起的岩石,却在转弯时不小心蹭到手臂,留下一道红痕;赵磊爬的时候,最稳,像“土属性”的大地,每一步都踩得实,却爬得最慢,爬到顶端时,腿抖得像筛糠——镜头捕捉到这些细节:指甲缝里的泥土、手臂上的汗痕、磨破的手指(陈默的食指渗出血珠,和泥土混在一起)、颤抖的双腿,没有丝毫掩饰,只有最真实的“修炼之苦”,没有滤镜,没有美化,却比任何“炫技镜头”都更打动人。
一段未经过多修饰的花絮,成了整个Vlog的“泪点”:李然在练“凌空三连踢接转身卸力”时,连续练了十几次,体力早已透支。他穿着湿透的训练服,头发贴在额头上,连呼吸都带着急促的“呼哧”声。再次起跳时,他的第一踢(左腿踢向左侧靶)、第二踢(右腿踢向右侧靶)都很稳,脚靶被踢得“嘭嘭”响,可第三踢(左腿再次踢向正前方靶)时,腰腹力量没跟上,身体在空中微微倾斜,像要失去平衡。下一秒,“砰”的一声闷响,他重重摔在防护垫上,后腰先着地,垫子被压得凹陷下去,连手持镜头都跟着晃了晃,画面短暂地模糊了一瞬,能清晰听到录音设备捕捉到的、他倒吸冷气的声音,还有训练服与垫子摩擦的“沙沙”声。
“李然!”程洪几乎是冲了过去,手里的平板电脑都忘了拿,“啪”地掉在地上,屏幕亮着李然之前的动作回放;场务赶紧递上温水和干毛巾,脚步急促地跑过来;周韵也从休息区站起来,手紧紧攥着衣角,眼神里满是担忧,快步走到垫子旁:“怎么样?腰没事吧?要不要叫医生?”
几秒钟后,李然的手从垫子上撑起来,指节因用力而泛白。他咬着牙,额角沁出的细密冷汗顺着脸颊往下淌,滴在垫子上,晕出一小片湿痕,汗水流过下巴时,他下意识地抿了抿唇,嘴角沾着一丝血迹——大概是摔倒时咬到了嘴唇。工作人员想扶他,他却摆了摆手,声音带着一丝沙哑:“不用,我自己能起来。”说着,他慢慢坐起来,右手揉了揉后腰,脸上的表情有些疼,眉头微微皱起,却还是对着镜头挤出一个带着痛楚却依旧灼热的笑容:“没事,再来!火属性修士,命可以丢,气势不能输!林焰要是连这点苦都受不住,怎么焚尽天下的不公,怎么保护想保护的人?”
他说着,想站起来,膝盖刚一用力,又顿了一下——后腰的酸痛让他倒吸一口冷气,可他还是坚持着,用手撑着垫子边缘,慢慢站起来,活动了一下腰腹:“刚才转身卸力时,重心偏了,这次我把核心再收紧点,肯定能成。”
这段花絮,剧组没有删减,没有加激昂的背景音乐,甚至保留了工作人员的慌乱(程洪捡平板时的急促动作)与李然的喘息(沙哑的“呼哧”声)。官方发布时,配文只有一句话,却字字戳心:“每一帧震撼视觉的呈现,皆由汗水与意志铸就。修士的道基,从来不是凭空得来的,是一寸汗水、一寸疼痛、一寸坚持,慢慢打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