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熹微,如同被匠人揉碎的金箔,温柔地洒在云栖村的青砖黛瓦与阡陌田垄上。青溪河面上,如牛乳般的薄雾尚未散尽,像一层轻盈的蝉翼纱幔,随着晨风缓缓流动,将岸边的垂柳枝条浸得湿漉漉的,嫩绿的叶片上滚动着晶莹的露珠,折射出细碎而璀璨的光,仿佛撒了一地的碎钻。远处的山坳里,几声鸡鸣清脆嘹亮,划破了清晨的静谧,紧接着,村里的犬吠此起彼伏,带着几分刚睡醒的慵懒调子,与山间的鸟鸣、溪流的潺潺声、风吹树叶的沙沙声交织在一起,勾勒出一幅鲜活而治愈的乡野晨曲,每一个音符都透着与世无争的恬淡。
《归园田居》节目组的工作人员,却早已打破了这份宁静的慵懒。凌晨五点,当云栖村还沉浸在薄雾与梦乡中时,他们便悄悄集结在村子入口的老槐树下。此刻,他们正轻手轻脚地进行着最后的设备调试,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紧张与期待:几位摄像师半蹲在齐腰深的草丛里,裤脚被露水打湿,却毫不在意,小心翼翼地调整着4K高清摄像机的角度,镜头精准对准陆砚辞院落的方向,连取景器里的一片落叶都要仔细调整避开;负责收音的工作人员,将微型收音麦固定在院墙外的竹竿上,麦头裹着米白色的防风棉,像一只蛰伏在枝头的小虫子,不仔细看根本无法察觉;航拍团队则操控着无人机,在百米低空缓缓盘旋,螺旋桨转动的声音被晨风掩盖,镜头掠过青溪河的薄雾,对准那座青砖黛瓦的院落,地面监视器上实时传回的画面,每一个像素都透着清晨的清新,连院墙上爬着的牵牛花藤都清晰可见。
“动作轻点!脚底下的石子别踢到!”导演王磊压低声音,对着对讲机反复叮嘱,他的眼睛紧紧盯着监视器,屏幕上清晰地映出陆砚辞院落那扇斑驳的木门,门楣上挂着的旧灯笼还微微晃动,“航拍机保持高度,别靠太近!要是惊到陆先生,咱们今天就麻烦了!”工作人员们纷纷点头,连呼吸都放轻了,仿佛生怕自己的一丝动静,都会惊扰这方世外桃源里的宁静,更怕打乱了那位“主角”从容的节奏。
镜头悄然拉近,透过院落的木栅栏缝隙,只见陆砚辞正挽着浅灰色的粗布袖子,露出结实而线条流畅的小臂,皮肤是常年劳作的健康麦色。他手里捧着一个竹制的米斗,斗身带着天然的竹纹,边缘被摩挲得光滑发亮,里面装着金黄的谷米,粒粒饱满。他微微弯腰,将谷米轻轻撒向围拢过来的鸡群,谷米落在青石板地上,发出细碎的“沙沙”声,像是大自然的低语。几只芦花鸡、黑脚鸡立刻围了上来,低头啄食,偶尔发出“咯咯”的轻叫,还有一只胆大的黄羽母鸡,凑到他脚边蹭了蹭,像是在撒娇。陆砚辞见状,嘴角勾起一抹温柔的笑,弯腰用指尖轻轻抚过它的羽毛,动作娴熟自然,仿佛做过千百遍,那份与家禽的默契,透着岁月沉淀的烟火气。
撒完谷米,他转身走进屋里,木质门轴发出轻微的“吱呀”声,片刻后,他抱着一沓刚写好的手稿走了出来,走到院中的竹架旁——那竹架是他去年用山上的毛竹亲手搭建的,横纵交错的竹条带着天然的纹理,被阳光晒得泛着温润的浅棕色,上面还挂着几串风干的辣椒和玉米,透着生活的气息。他将手稿一页页轻轻摊开,铺在竹架上晾晒,纸页是略带粗糙的道林纸,吸墨性极好,边缘还带着淡淡的墨香,那是他常用的徽墨特有的清香。纸页上,密密麻麻的黑色钢笔字遒劲有力,笔画间透着洒脱,偶尔有几处红色铅笔的批注,隐约能看到“《星尘归途》第15章 黑洞引力场——需强化压迫感”“林舟的抉择——突出人性挣扎,弱化英雄主义”等字样,每一个批注都透着对创作的极致较真。他微微侧着头,阳光斜斜地洒在他的侧脸,睫毛投下淡淡的阴影,神情专注得仿佛整个世界只剩下手中的手稿,至于两个小时后那场牵动整个文娱圈神经的直播,仿佛只是一件无关紧要的小事,与他毫无干系。
他这份超然物外的平静,与网络世界的沸腾喧嚣,形成了极致而鲜明的反差,宛如两个平行却截然不同的时空——一个是山水间的岁月静好,一个是数据里的狂欢盛宴。
微讯平台上,话题#突袭陆先生书房直播#的阅读量如同坐上了火箭,涨幅惊人:凌晨六点时还停留在5亿,六点半突破6亿,七点整飙升至7亿,短短一个小时内暴涨2亿,到了清晨八点零五分,更是悍然突破8亿大关,话题热度值直接飙升至最高级别的“爆”,红色的“爆”字图标在热搜榜顶端闪烁,格外刺眼,仿佛在宣告这场狂欢的热度。热搜前十的词条中,与此相关的词条独占三席,且名次不断攀升:#陆砚辞书房直播倒计时#牢牢占据第1位,#山民001归来#从第6位跃升至第4位,#樵夫作品循环听#也从第9位冲到了第7位。每一条词条下面,都是数百万条的讨论留言,刷新速度快得让人眼花缭乱,平均每秒就有上百条新评论弹出。
“还有两小时!已经定好三个闹钟!手机、平板、电脑全打开,就怕错过一秒!”
“从昨晚就没睡好!满脑子都是陆神的书房!里面肯定全是手稿宝藏,说不定还有未公开的作品!”
“求陆神再唱一遍《青云问道》!上次直播那版太温柔了,循环了一百遍还没听够!”
“有没有一起蹲直播的!建了个群,大家一起讨论!群号在评论区!”
番茄中文网的首页,更是直接将原本的“新书推荐”“畅销榜单”等推荐位全部替换,赫然挂出了一个醒目的红色闪烁弹窗——弹窗以云栖村的青山绿水为背景,上面用烫金字体写着“全网同心,共候‘山民001’归来!《凡人寻仙录》今日10:00准时更新!直播间传送门→”,弹窗每隔三秒闪烁一次,红色的光晕格外吸睛,点击量瞬间突破百万,服务器甚至因为访问量过大,短暂出现了0.5秒的卡顿,技术团队紧急加派了两台服务器才稳住。网站的评论区里,书粉们早已炸开了锅,留言刷得飞快:
“番茄这次终于给力了!弹窗直接安排上,必须给运营加鸡腿!”
“《凡人寻仙录》更新+陆神直播!今天是什么神仙日子?简直比过年还开心!”
“已经把番茄App后台锁定了!手机电量充满,就等直播开始!谁也别想打扰我!”
“求陆神更新多写点!上次停在‘小凡闯魔渊’,我整整惦记了五年!”
闻声音乐平台则第一时间嗅到了热度,凌晨六点便紧急上线了“樵夫作品循环电台”。电台封面用的是陆砚辞上次直播时吉他弹唱的截图:他坐在窗前,阳光洒在吉他上,神情温柔,画面暖得让人心里发颤。电台曲库从经典的《青溪》《云栖谣》,到鲜少公开的《山月》《竹风》《石上泉》,一首首旋律悠扬的曲子在平台上循环播放,每首歌的评论区都被怀旧的听众“攻陷”。《青溪》的评论区里,一条“十年前听着这首歌备战高考,如今工作了,再听还是会泪目”的留言,点赞量瞬间突破十万;《山月》的播放量在两小时内暴涨三百万,成为平台单日播放量最高的单曲。无数听众涌入电台,在线人数峰值突破三百万,评论区里满是感慨与期待:
“听到《青溪》的前奏,眼泪瞬间就下来了!十年前就是听着这首歌写作业,如今我都成了老师,这首歌还是这么治愈!”
“‘樵夫’的曲子里总有一种山水的灵气,听着就像置身云栖村,太舒服了!希望今天能听到新歌!”
“已经把音量调到最大!循环一整天!上班摸鱼也要听!”
“求平台赶紧拿下‘樵夫’的独家版权!我愿意充一辈子会员!”
而《归园田居》官方直播间的预约人数,更是早已突破五百万大关,并且仍在以每分钟新增五万的速度疯狂跳动上升——八点整是520万,八点十分是525万,八点十五分直接冲到530万,后台数据刷新的“叮咚”声此起彼伏,负责数据统计的工作人员,手指在键盘上飞快敲击,生怕遗漏任何一个数字。直播间的评论区里,礼物特效已经提前刷屏:火箭带着尾焰直冲屏幕,豪华游艇在虚拟海面航行,甚至有粉丝直接打赏了价值万元的“宇宙飞船”特效,整个直播间被礼物的光芒笼罩,宛如一场盛大的庆典。更有粉丝自发组织了“打卡大队”,每隔十分钟就刷一次“倒计时打卡+x分钟”,评论区里整齐划一的打卡留言,让这场狂欢更添了几分仪式感。
蘑菇屋内,受邀参与直播互动的嘉宾们,也早已严阵以待,每个人脸上都带着几分紧张与期待,甚至比自己参加颁奖典礼还要郑重。张捷抱着他那把陪伴了十五年的原木色吉他,坐在院子里的石凳上,吉他琴身泛着岁月沉淀的包浆,琴弦是刚换的进口磷铜弦,音色温润。他反复调试着音准,手指在琴弦上轻轻拨动,时而皱眉,时而点头,嘴里念念有词:“不对,这里音有点飘,得再调紧半音……等下要是能和陆先生合唱《云栖谣》,可不能掉链子,当年还是他教我弹的这首歌呢。”他的吉他盒放在一旁,盒盖敞开着,里面除了吉他配件,还放着一张泛黄的照片——那是十年前他和陆砚辞在音乐节后台的合影,两人穿着印着“山水民谣”的白色纪念t恤,笑得格外灿烂。
苏晴则坐在窗边的藤椅上,手里捧着《青云问道》续集剧本,剧本的封面是她亲手设计的:用淡蓝色的卡纸做底,上面用彩铅画着一株青云草,草叶用银线勾勒边缘,在晨光下泛着细闪,封面上还写着一行小字“致我最爱的《青云问道》”,边缘有几处她修改时留下的铅笔印记,显得格外用心。她小心翼翼地将剧本对折,轻轻放入米色的帆布口袋里,仿佛揣着一件易碎的护身符,手指反复摩挲着口袋边缘,指腹都有些发红,眼神里满是期待与紧张:“希望今天能有机会问问陆先生,碧瑶这个角色的结局,是不是我想的那样……当年看原着时,为她哭了好几天呢。”她甚至提前写好了提问的纸条,反复修改了三遍,生怕自己紧张到语无伦次。
沈越则对着手机屏幕,在蘑菇屋的院子里来回踱步,脚下的石板路被他踩得“咚咚”响。他口中背诵着《爱情公寓》里那些鲜为人知的隐藏笑点,比如“张伟吃小龙虾过敏时,耳朵会变红的细节”“曾小贤电台结尾‘欢迎收听你的月亮我的心,好男人就是我,我就是曾小贤’的隐藏停顿技巧”,额角微微见汗,还时不时用手背擦一下,生怕自己记混了。他甚至还对着院子里的铜镜练习表情,一会儿挤眉弄眼模仿张伟的夸张神态,一会儿一本正经学曾小贤的贱兮兮语气,样子有些滑稽,却透着十足的认真:“不行不行,这个笑点得再练几遍!等下直播互动,要是能逗陆先生笑,那我可太有面子了,回去能吹一年!”
这场由一场直播引发的狂欢,早已超出了综艺节目的范畴,演变成一场席卷整个文娱行业的盛事,从影视、音乐、出版到综艺,几乎所有领域的从业者,都将目光投向了云栖村。各大影视公司的高管办公室内,电脑屏幕上几乎都定格在了《归园田居》的官方直播间页面,连晨会都特意提前了半小时,只为留出时间“盯直播”。某业界巨头影业的总裁,更是提前在公司内部的“高管群”发布微讯,语气强硬而急切:
“全体同仁注意!今日重点工作——全程盯防陆砚辞书房直播!《江湖志》影视版权,不惜一切代价,必须拿下!法务部立刻备好授权合同模板,项目部整理好近三年最成功的武侠剧案例,公关部准备好合作官宣方案!只要陆先生松口,不管几点,立刻派专机飞赴云栖村!谁要是掉链子,这个月绩效直接归零!”
群里瞬间炸开了锅,下属们纷纷秒回“收到!保证完成任务!”,法务部的员工甚至直接将合同模板打印出来,放在公文包里随时待命,办公室里弥漫着一种“临战”的紧张氛围,每个人都盯着屏幕,生怕错过陆砚辞可能透露的任何合作信号。
而在程砚秋的工作室里,所有工作人员也都屏息凝神,盯着大屏幕上的直播预约页面。工作室的会议桌上,摆满了咖啡和面包,显然大家都是凌晨就到岗备战。办公桌上,还放着程砚秋临行前留下的便签,便签纸是他常用的米黄色信笺,上面用清隽的字迹写着:“有关陆先生的任何消息,无论是直播内容、合作意向,还是他提到的新作品、创作计划,第一时间微信+短信通知我,哪怕我在飞机上,也要发消息!另外,‘樵夫’电台的歌单,每首歌的播放数据都统计好,发给我!”字迹末尾,还画了一个小小的音符,透着几分对“樵夫”的欣赏。工作人员们不敢有丝毫懈怠,分工明确:一人专门盯着直播页面,记录预约人数变化;一人负责刷新微讯热搜,截图相关词条;还有一人专门记录“樵夫”电台的播放数据,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毕竟,这位华语乐坛的“情歌王子”,对“樵夫”的欣赏早已不是秘密,去年他还在采访中直言“‘樵夫’的歌词,是华语乐坛最有诗意的文字”。
山间的晨风渐渐大了些,吹得院子里的竹架轻轻晃动,手稿的边角微微卷起,陆砚辞见状,起身将手稿重新整理了一遍,动作依旧从容。青溪河上的薄雾彻底散去,露出清澈见底的河水,河底的鹅卵石清晰可见,倒映着岸边的草木与天空的流云,宛如一幅流动的水墨画。云栖村依旧宁静,鸡群还在啄食,鸟儿还在歌唱,可这份宁静下,却涌动着来自全国各地的热切目光,仿佛一场盛大的风暴,即将在这方小小的山村上空降临。
山雨欲来风满楼,此刻,无论是屏幕前翘首以盼的亿万观众,还是行业内摩拳擦掌的大佬高管,无论是紧张备场的嘉宾,还是严阵以待的工作人员,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约而同地聚焦于那座院落里、即将在两小时后开启的书房门——那扇木门上刻着简单的竹纹,门轴带着岁月的斑驳,可门后,不仅藏着陆砚辞用十年光阴构筑的创作世界,更藏着整个文娱圈翘首以盼的惊喜与未来,每一个人都在等待,等待那扇门开启的瞬间,等待一场属于创作的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