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如墨,云栖村早已沉入静谧的梦乡,只有零星几户人家还亮着灯,像是黑夜里的星星。山间的风掠过树梢,发出轻微的“簌簌”声,与远处偶尔传来的犬吠交织在一起,构成了山村深夜特有的宁静旋律。
而陆砚辞的书房里,一盏暖黄色的台灯却依旧亮着,灯光透过窗户,在院子里投下一片柔和的光晕。书房不大,陈设简单——一张老旧的实木书桌,上面堆着几摞手稿和书籍;墙角立着一个书架,摆满了各类文学作品和影视剧本;书桌前的窗户敞开着,晚风带着草木的清香吹进来,拂动着桌上的纸张,微微作响。
林舟正弯腰站在书桌旁,将怀里厚厚一沓合作意向书分门别类地摆放整齐。这些意向书来自不同的影视公司、视频平台,每一份都装订精美,封面印着醒目的公司LoGo,里面详细罗列着合作方案、团队配置、资金预算等内容,摞在一起足足有半人高。他小心翼翼地将意向书分成“影视改编”“平台合作”“版权开发”三类,每一类都用不同颜色的标签标注,动作细致而认真。
陆砚辞坐在书桌后,身体微微前倾,目光专注地落在桌上的意向书上。他穿着一件简单的白色衬衫,袖口挽到小臂,露出线条清晰的手腕,手里拿着一支钢笔,时不时在意向书上做着标记。他翻书的速度快得惊人,手指划过纸张,发出“沙沙”的声响,却每一页都看得极为仔细,没有丝毫敷衍。
“A影视。”陆砚辞拿起最上面的一份意向书,快速翻阅着,眉头微微蹙起,很快便将意向书合上,放在了一旁的“淘汰”堆里,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他们之前拍的那几部仙侠剧我看过,《仙尊在上》《御剑情缘》,特效做得花里胡哨,满屏的五毛钱特效,仙气没出来,俗气倒是十足。剧情更是一塌糊涂,全靠流量明星的颜值硬撑,男女主全程工业糖精,内核空洞得像个空壳子,连最基本的故事逻辑都站不住脚。这种团队,根本不可能理解《江湖志·射雕篇》里的侠义精神,pass。”
林舟立刻拿起笔,在笔记本上快速记录:“A影视,淘汰,理由:特效浮夸、剧情空洞、无内核。”
陆砚辞又拿起下一份意向书,是b影视的。他翻到团队介绍那一页,目光在“导演团队”几个字上停顿了片刻,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认可的神情。“b影视的这个导演团队不错。”他指着意向书上的名字,对林舟说道,“导演张力,之前拍过《江湖儿女》,那部剧我看过,对侠义精神的诠释很到位——不是那种悬浮的‘飞天遁地’,而是落到实处的‘一诺千金’‘扶危济困’,对时代背景的把握也很准,画面有质感,人物刻画细腻。这种风格,和《射雕》里‘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内核很贴合。”
他说着,从笔筒里拿出一支红色的马克笔,在b影视的意向书上画了一个圈,“标记一下,这个可以深入聊聊,让他们把更详细的剧本框架和选角思路发过来。”
林舟连忙在笔记本上记下:“b影视,重点跟进,理由:导演张力团队风格贴合《射雕》,过往作品《江湖儿女》对侠义精神、时代感把握精准。”
紧接着,陆砚辞拿起了c平台的意向书。当看到“《凡人寻仙录》短剧开发方案”时,他的眉头瞬间皱紧,眼神里闪过一丝不悦。“c平台想用短剧模式开发《凡人寻仙录》?”他将意向书放在桌上,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语气带着明显的不赞同,“不行。《凡人寻仙录》的世界观有多宏大,从七玄门到黄枫谷,从越国到乱星海,地域跨度广,人物关系复杂,光韩立的成长弧光就需要大量的剧情去铺垫。这么一部作品,压缩成每集几分钟的短剧,必然会砍掉大量的细节和支线,损伤作品的筋骨,到最后只能是一部‘挂羊头卖狗肉’的快餐式内容,既对不起原着,也对不起期待的读者。”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更加坚定:“要拍就拍长篇,无论是网剧还是电视剧,都必须保证剧情的完整性和人物弧光,哪怕制作周期长一点,成本高一点,也不能妥协。这个方案先放一边,让他们重新考虑开发模式。”
林舟迅速记录下陆砚辞的决定,心里对他更是敬佩——在这个追求快节奏、高流量的行业里,陆砚辞始终把作品质量放在第一位,哪怕面对巨大的商业利益,也绝不轻易妥协。
陆砚辞继续翻阅着剩下的意向书,每一份都评判得言简意赅,却句句直指要害:“d音乐平台,之前出过不少‘神曲’,但风格太商业化,不适合‘樵夫’的作品,pass;E出版社,实体书装帧太花哨,过度包装,偏离了书籍本身的意义,pass;F影视,编剧团队之前改编的作品魔改严重,不尊重原着,pass……”
不到一个小时,厚厚一沓意向书便被陆砚辞分成了“淘汰”“跟进”“待定”三类,每一类都有理有据,没有丝毫含糊。
林舟按照陆砚辞的指示,第一时间给被选中的b影视cEo打去了电话。此时的b影视cEo张力,正和几个核心团队成员一起,蹲在村口的路灯下吃泡面。路灯的光线昏黄,将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泡面的热气在夜色中氤氲开来,模糊了他们疲惫却带着期待的脸庞。为了能第一时间接到消息,他们没有回民宿休息,而是一直守在村口,连晚饭都只是简单地泡了桶泡面。
“张总,电话!是林舟助理!”负责接电话的工作人员激动地喊道,声音都在发颤。
张力猛地从地上站起来,手里的泡面桶差点掉在地上,滚烫的泡面汤溅到了手上,他却浑然不觉,一把抢过电话,声音带着抑制不住的紧张:“喂?林助理?”
当听到林舟说“陆先生觉得你们团队很合适,希望能进一步沟通”时,张力激动得猛地跳了起来,嘴里的泡面还没咽下去,瞬间呛得他连连咳嗽,脸都憋红了。他一边咳,一边对着电话语无伦次地保证:“谢谢!谢谢陆先生!太感谢了!您放心,我们一定严格按照陆先生的要求来!《射雕》这部剧,我们绝对实景拍摄,去草原、去江南,绝不用绿幕糊弄观众!演员全部公开试镜,只选演技派,不管是不是流量明星!剧本从初稿到定稿,每一个环节都请陆先生审核,他拥有最终审核权!我们一定拍出一部对得起原着、对得起观众的好作品!”
电话那头的林舟听着他激动的声音,忍不住笑了起来,连忙安抚道:“张总您别激动,具体细节我们明天再细聊。”
挂了电话,张力还沉浸在巨大的喜悦中,他一把抱住身边的团队成员,激动得语无伦次:“我们成了!我们能和陆先生合作了!”团队成员们也都欢呼起来,手里的泡面桶被随手扔在一边,在昏黄的路灯下,他们的笑容格外灿烂。
而那些未被选中的公司,在收到林舟发来的婉拒通知后,却依旧不死心。有的公司通过村长转达心意,希望能有机会再修改方案;有的公司直接派代表守在陆砚辞的小院外,哪怕只能远远看一眼,也想争取一丝机会;还有的公司通过行业内的朋友牵线,传递信息:“我们可以改!方案、团队、资金,只要能和陆先生合作,怎么改都行!哪怕只是参与部分制作,我们也愿意!”
陆砚辞这套“不看流量、不看公司规模大小,只看制作诚意和团队能力”的硬标准,像一块巨石投入了沉寂已久的文娱圈湖面,激起了层层涟漪。长久以来,行业内“流量至上”“资本为王”的风气盛行,不少公司为了追求短期利益,不惜牺牲作品质量,用流量明星、浮夸特效、魔改剧情来吸引眼球。而陆砚辞的出现,如同一股清流,打破了这种畸形的行业生态。
他的选择,让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反思:到底什么才是一部好作品的核心?是流量明星带来的热度,还是扎实的剧情、精良的制作、对原着的尊重?陆砚辞用自己的行动,给出了答案。而这份反思,也为后续文娱圈的“自我革新”悄然埋下了伏笔——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将重心放在提升制作质量、打磨剧本上,试图用诚意和实力赢得市场的认可。
夜色渐深,书房里的灯光依旧亮着。陆砚辞靠在椅背上,看着窗外的夜色,嘴角露出一丝淡淡的笑容。他知道,自己的选择不仅是为了守护自己的作品,更是为了给这个行业带来一点改变。而他相信,只要有更多人坚持质量优先,文娱圈终将迎来一个更加健康、更加繁荣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