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房里那番跨越十年的重逢与确认,早已像一粒投入湖心的石子,透过未关严的木质门缝,伴着窗外淅淅沥沥的雨声,在隔壁院落里漾开层层涟漪,惊动了正各自忙碌的三位嘉宾。彼时,沈越正对着笔记本电脑整理白天拍摄的田园素材,屏幕上还停留在他扛着锄头锄地的憨态画面;苏晴坐在廊下的竹椅上,就着昏黄的廊灯翻看一本泛黄的《青云问道》番外集,指尖轻轻摩挲着书页上的批注;张捷则在自己房间的窗边调试吉他,指尖拨过琴弦,流淌出《青溪谣》的前奏片段——三道截然不同的身影,几乎在听到书房内传来压抑的欢呼声与哽咽声的瞬间,同时停下了手中的动作,眼神里不约而同地涌上好奇与焦灼。
雨还未彻底停歇,细密的雨丝如同被揉碎的珍珠,斜斜打在院中的青石板上,溅起细碎的水花,空气中弥漫着雨后泥土的清新气息。三人顾不上披雨衣,甚至来不及去拿门口的伞,就顶着微凉的雨丝,踩着湿漉漉的青石板,快步冲向陆砚辞的书房。沈越跑得最快,额前的碎发被雨水打湿,紧紧贴在光洁的额头上,脸上写满了按捺不住的焦急与好奇,运动鞋踩过积水处,溅起的水花沾湿了裤脚也浑然不觉;苏晴一手紧紧护着怀里的《青云问道》番外集,生怕雨水打湿书页,一手拢着被风吹乱的长发,脚步急促却依旧保持着几分优雅;张捷则将吉他拨片牢牢攥在手心,指尖因用力而泛白,指腹甚至被拨片硌出一道浅浅的印痕,眼神里满是探究与期待——他们都隐约猜到书房里发生了足以震动人心的大事,却没人能预料到,接下来等待他们的,会是一场足以颠覆整个文娱圈认知、堪称“史诗级”的“马甲连环爆破”。
“砰”的一声轻响,沈越第一个挤开虚掩的房门,带着一身清新的雨气冲进书房。他的目光先是飞快扫过泪流满面的黄垒与笑容温和的陆砚辞,随即像被磁石吸附般,立刻定格在书桌上那两份并排摆放的纸张上——一张是边缘磨损的泛黄节目单,一张是散发着墨香的崭新手稿,而那两个笔迹如出一辙、力道遒劲的“陆砚辞”签名,像两道惊雷,瞬间炸得他大脑一片空白。紧接着,他的视线下移,牢牢锁定在手稿标题后的落款上:“《江湖志·终章》 作者:陆砚辞”!
“啊——!”一声震耳欲聋、满是难以置信的尖叫从沈越喉咙里迸发出来,他伸出手指着那页手稿,眼睛瞪得溜圆,瞳孔因极致的震惊而微微收缩,嘴巴张得能塞进一个鸡蛋。他踉跄着后退半步,又像是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猛地向前凑了凑,鼻尖几乎要碰到书桌,声音都带着明显的破音和颤抖:“《江湖志》终章!竟然真的是《江湖志》终章!作者……作者是陆砚辞!您……您就是那个传说中在巅峰时期突然神隐、让无数剧粉意难平的‘山民001’?!那个十年前写了《爱情公寓》,把我从一个连台词都记不住的十八线小演员,直接带到全国观众面前、一手带我走红的神仙编剧?!”
沈越的声音带着极致的激动,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瞬间激起千层浪——这声饱含震惊与狂喜的尖叫,如同点燃导火索的火星,彻底引爆了书房里原本就紧绷的气氛!他一边说,一边用力捶着自己的胸口,眼眶瞬间泛红:当年他刚入行,跑了三年龙套,甚至差点放弃演员梦,是《爱情公寓》的剧本递到他面前,是“山民001”在试镜时拍着他的肩膀说“你就是曾小贤本贤”,这份知遇之恩,他记了整整十年!
张捷原本还在门口平复因奔跑而急促的呼吸,听到“山民001”这四个字,如同被一道闪电击中,猛地抬起头看向陆砚辞,脑海中瞬间涌入前几日的画面:那天午后,他在院中弹唱自己翻唱的《青溪谣》,陆砚辞恰好提着水壶经过,不仅精准指出了他扫弦时手腕发力不当、切音时机偏差等三处指法错误,还笑着接过他的吉他,即兴弹奏了一版原版《青溪谣》——那旋律里的空灵与沧桑,那指尖流淌出的细腻情感,那藏在音符里的故事感,比他翻录过无数次的demo要动人百倍!
记忆如潮水般汹涌而来,张捷激动得浑身发抖,双腿一软,差点当场跪下去,幸好及时扶住了门框,声音都变了调,带着浓重的哭腔:“那……那当年在音乐平台上匿名发布《青溪谣》《归樵》等民谣demo、被业内称为‘民谣隐士’、让无数乐迷找了整整八年的‘樵夫’老师,也是您对不对?!您那天弹的原版《青溪谣》,比我翻唱的好听一百倍!一千倍!我当时就觉得您的手法不一般,那股融入旋律的情感绝不是普通吉他爱好者能有的,原来……原来您就是我追寻了这么多年的偶像本尊啊!”
他一边说,一边用力攥着自己的衣角,指节因为过度用力而泛白,眼泪毫无预兆地滚落下来——《青溪谣》是他音乐路上的启蒙曲,大学时他就是靠着翻唱“樵夫”的歌在校园里小有名气,后来更是因为执着于寻找“樵夫”才走上专业音乐道路,如今偶像就在眼前,甚至还亲自指点过他,这份激动,让他几乎语无伦次。
苏晴也在这一刻如梦初醒,她立刻从随身携带的帆布背包里翻找起来,手指因为激动而有些笨拙,指尖甚至不小心蹭到了背包拉链,划出一道浅浅的红痕也浑然不觉。好不容易,她掏出了那本封面已经有些磨损、书脊用胶带粘过的《青云问道》实体书——这是她高中时买的第一版,陪伴了她整整八年。她快速翻开书页,指尖在泛黄的纸页上划过,发出“沙沙”的轻响,很快就翻到了扉页——那里有一段她当年反复揣摩后写下的笔记,记录着她对角色碧瑶心理的困惑。
她举起书,将扉页对着陆砚辞,手指指着笔记上的内容,声音因激动而发紧,甚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陆先生!您还记得吗?上次我们在院子里聊《青云问道》,您跟我说,碧瑶为小凡挡下诛仙剑后,留在她潜意识里的不是对小凡的‘愧疚’,而是‘恐惧’——恐惧自己的离开会让小凡重蹈覆辙,恐惧自己的牺牲换不来他的平安。还有您提到的那些伏笔,比如林惊羽佩剑上的暗纹对应着青云门的隐秘传承,田灵儿的厨艺里藏着她对小凡未说出口的关怀,这些连官方剧本和修订版小说里都没有写明的细节,您说得比我这个追了八年的书粉还清楚!这一切,都是因为这些故事本来就是您写的,对不对?!只有原作者,才能对自己笔下的角色和剧情,了解得这么透彻,这么深情!”
苏晴的声音不大,却字字清晰,每一句话都像一颗沉甸甸的石子,不断加重着这场“马甲爆破”的冲击力。她看着陆砚辞,眼神里满是炽热的期盼与崇拜——《青云问道》陪她度过了最艰难的高三时光,碧瑶的坚韧、小凡的成长,都曾是她的精神支柱,她曾无数次幻想过和原作者对话,却从未想过,这个愿望会以这样猝不及防的方式实现!
短短几分钟,沈越口中封神的编剧“山民001”、张捷追寻多年的民谣隐士“樵夫”、苏晴奉为信仰的小说作者……三个在影视、音乐、文学三大领域各自封神、却都神秘隐退的传奇身份,如同连环炮般,一个接一个地指向了眼前这个穿着月白棉麻长衫、气质温文尔雅的男人。面对这接踵而至、几乎没有喘息间隙的追问,陆砚辞看着眼前这一张张写满激动、期盼,甚至带着点狂热崇拜的面孔,脸上的温和笑容渐渐淡去,眼底掠过一丝无奈,随即又染上几分释然,最终,化作一丝带着岁月痕迹的苦笑。
他轻轻叹了口气,那声叹息里,有对十年隐退生活被打破的感慨,有对自己“马甲”被层层扒开的无奈,更有对这些年轻人还记得自己、甚至因自己而成长的欣慰。他缓缓抬起头,目光依次扫过沈越、张捷、苏晴,最后落在一旁早已平复情绪、眼神温和的黄垒身上,随即轻轻点了点头。他的声音依旧平静,却带着一种穿越十年岁月的厚重感,每一个字都掷地有声,足以在整个文娱圈掀起滔天巨浪:
“没想到,躲了十年,还是被你们这群年轻人找到了。”
“是。‘山民001’和‘樵夫’,都是我。至于《青云问道》……也确实是我当年一时兴起写下的作品。”
话音刚落,书房门口突然传来一阵更加急促的脚步声,伴随着粗重的喘息声,仿佛有人在拼命奔跑。只见节目组导演王磊举着手机,屏幕亮得刺眼,一路小跑冲了进来,额头上布满了细密的汗珠,顺着脸颊滑落,甚至浸湿了他的衬衫领口。他连擦汗的时间都没有,就立刻将手机屏幕直接对准陆砚辞,手指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着,屏幕上显示的,正是十年前那个认证为“编剧\/作家陆砚辞”的官方账号,在社交平台上发布的最后一条退隐微讯截图:
“山高水远,不问文娱。诸位,珍重。”
这条微讯下方,至今还挂着数百万条粉丝的留言,有人日复一日地留言期盼他回归,有人写下自己因他的作品而成长的故事,有人只是简单地说一句“陆老师,安好”,十年未曾断绝,那条评论区,早已成了无数粉丝的“青春树洞”。王磊的声音带着巨大的激动,又夹杂着一丝小心翼翼的恳求,他看着陆砚辞,眼神里满是期盼,甚至带着点忐忑不安,生怕得到否定的答案:
“陆先生!您看……您当年说‘山高水远,不问文娱’,我们都理解您当年选择隐退的苦衷,也尊重您这十年的平静生活。可现在……十年过去了,文娱圈变了很多,少了当年的浮躁,多了很多像沈越、张捷这样真心热爱创作的年轻人,更重要的是,我们,还有外面千千万万守在直播间里的观众、您的书粉、剧粉、乐迷……我们都还在等您,等您的作品,等您的声音。您能不能……能不能再给文娱圈一次机会?一次,有您在的机会?”
王磊的声音越说越哽咽,他知道这个请求有些唐突,毕竟陆砚辞当年是那样决绝地告别文娱圈,可看着手机屏幕上不断刷屏的“求陆老师回归”“我们等您十年了”的弹幕,看着眼前这几个年轻人眼中炽热的崇拜与期盼,他还是忍不住将这句话说了出来——这不仅是他作为导演的恳求,更是无数粉丝埋藏了十年的心声。
书房里瞬间陷入一片寂静,连窗外的雨声都仿佛变得轻柔起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陆砚辞身上,空气中弥漫着紧张与期待,每一个人都在屏息等待着他的回答,等待着那个或许能改写文娱圈未来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