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市电视台的道具仓库里,白炽灯的光线明亮得有些刺眼,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混合着塑料、金属和旧布料的味道。十几名工作人员穿梭在堆积如山的设备之间,有的蹲在地上清点摄像机镜头,有的站在梯子上整理收音麦克风,还有的正将折叠桌椅、厨具等拍摄道具一一打包,胶带缠绕纸箱的“嘶啦”声、设备碰撞的“哐当”声、工作人员的交流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一幅忙碌而有序的出发前图景。
仓库角落的白板上,用红色马克笔写着醒目的“云栖村拍摄物资清单”,旁边贴着云栖村的简易地图,村尾那个标注着“陆先生住处”的小红点,被人用铅笔轻轻圈了一圈,却没引起任何人的注意。而几位嘉宾的私人准备间里,一些看似不起眼的物品,正悄然埋下串联未来的伏笔,像一颗颗藏在行囊里的“钥匙”,等待着开启秘密的时刻。
张捷:琴包里的《青溪谣》
张捷的准备间里,墙上贴满了音乐海报,其中一张泛黄的《青溪谣》宣传页被钉在正中央,边角微微卷起。他穿着一件简单的白色t恤,正蹲在地上,小心翼翼地将那把陪伴他多年的原木色吉他装进琴包。
他的动作轻柔得像在呵护一件稀世珍宝,手指拂过吉他琴身,指尖在“知音”二字的刻痕上轻轻摩挲,眼神里满是珍视。装完吉他后,他从抽屉里拿出一份复印的《青溪谣》乐谱,乐谱边缘已经被翻得有些起毛,上面用不同颜色的笔标注着密密麻麻的音符批注——哪里该轻弹,哪里该换气,哪里的旋律带着田野的气息,都写得一清二楚。
他将乐谱仔细折好,塞进琴包内侧的小口袋里,拉上拉链时,还特意按了按口袋,确认乐谱不会掉出来。“这次去云栖村,离青溪县这么近,肯定能找到‘樵夫’老师的线索。”他低声念叨着,语气里带着一丝坚定,又有几分忐忑,“就算见不到本人,能找到他生活过的痕迹,或者遇到认识他的人,也值了。”
说完,他背起琴包,试了试肩带的松紧,又低头看了看琴包,像是在给自己打气:“加油,张捷,这次一定能有收获!”
苏晴:行李箱里的剧本与小说
苏晴的准备间布置得像个小小的书房,书桌上堆着好几本小说,其中《青云问道》和《凡人寻仙录》被放在最显眼的位置。她穿着一条浅蓝色的连衣裙,正坐在梳妆台前,将一份打印的《青云问道》续集剧本放进行李箱。
剧本封面用荧光笔写着“苏晴饰碧瑶”,扉页上贴着一张便签,上面写着她的困惑:“碧瑶从‘天真少女’到‘沉稳师姐’的转变,如何通过细节体现?”她将剧本放在行李箱的夹层里,又拿起那本《凡人寻仙录》实体书——书的封面有些磨损,书页间夹着十几张彩色书签,每张书签上都写着她的读后感。
“‘山民001’大大写的人物心理太细腻了,尤其是小凡的成长线,每次看都有新感悟。”她喃喃自语,将书放在剧本旁边,确保自己随手就能拿到,“云栖村那么安静,说不定能遇到懂文学、懂剧情的高人,到时候就能好好请教一下续集里碧瑶的心理转变了。”
她拉上行李箱拉链,轻轻拍了拍箱子,像是在跟里面的剧本和小说约定:“咱们一起去云栖村,找高人解惑!”
沈越:背包里的“山民001”合集
沈越的准备间里,没有太多花哨的装饰,只有一个简单的衣柜和一张书桌。他穿着一件灰色的运动外套,正坐在书桌前,将一本厚厚的《“山民001”作品合集》放进背包。
这本合集是他特意托人制作的,收录了“山民001”已发表的所有小说片段和读者评论,封面是他亲手设计的——用钢笔勾勒出的山水图案,旁边写着“向大神学习”。他在书里夹了好几张便签,上面写着他对剧情和人物的疑问:“《青云问道》里群像戏的节奏如何把控?”“小凡的性格转变是否有原型?”
“虽然知道‘山民001’神秘,但说不定云栖村里就藏着他的书迷呢。”他乐观地笑了笑,将背包拉链拉好,“路上要是能遇到能聊‘山民001’作品的人,就算是提前完成‘任务’了。要是运气好,真能遇到懂行的人,说不定还能解开我对角色塑造的困惑。”
他拿起背包,背在肩上,对着镜子里的自己比了个“加油”的手势:“沈越,转型从云栖村开始!”
黄垒:旧硬盘里的十年回忆
黄垒的准备间里,弥漫着淡淡的茶香。他穿着一件宽松的卡其色外套,正坐在沙发上,翻找着一个尘封已久的纸箱。箱子里装着他多年来的旧物品——老照片、旧剧本、还有几个落满灰尘的硬盘。
他的手指在硬盘间穿梭,最终停在一个银色的移动硬盘上,硬盘外壳上贴着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星光里的日子》拍摄片段”。他用纸巾擦去硬盘上的灰尘,将它连接到笔记本电脑上。
屏幕上很快出现了十年前的拍摄画面:年轻的黄垒和一群工作人员在山村忙碌,镜头一转,一个穿着白色衬衫的少年正坐在田埂上,对着镜头微笑,正是陆砚辞。“综艺不是拍热闹,是拍真实,真实最有力量。”视频里传来陆砚辞温和的声音,带着少年人的清澈。
黄垒看着画面,眼神里满是怀念,对着随行的VJ镜头感慨道:“十年前拍《星光里的日子》,陆砚辞这孩子就说‘真实最有力量’,这句话我记到现在。这些年综艺市场越来越浮躁,全是剧本和作秀,早就忘了‘真实’二字怎么写。”
他将硬盘小心翼翼地放进随身包的内侧口袋,拍了拍口袋:“这次去云栖村,就是想找回当年那种纯粹的感觉,拍点真实的生活,真实的情感。希望陆砚辞说的‘真实’,能再次给我力量。”
王磊:会议上的“真实”叮嘱
仓库旁边的临时会议室里,王磊正站在白板前,给核心团队成员开会。他穿着一件深色的夹克,手里拿着一支马克笔,神情严肃而认真。白板上写着“云栖村拍摄核心原则”,下面画着几个醒目的大字:“拒绝剧本!拒绝摆拍!”
“还有最后三个小时,所有设备和道具必须清点完毕!”王磊的声音洪亮而坚定,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到了云栖村,我不管你们之前有多少综艺拍摄经验,都给我把那些所谓的‘剧本’‘任务卡’‘游戏环节’全收起来!”
他重重地拍了拍白板:“我们要拍的,不是精心设计的‘节目效果’,是嘉宾们最真实的生活状态——早上几点起床,中午吃什么,下午是跟着村民种地,还是在村里散步聊天,晚上和村民一起吃饭唠嗑,这些才是我们要的内容!”
他顿了顿,语气里多了几分期待:“尤其是村长提到的那位陆先生,定居十年,学识渊博,看着就是个有故事的人。你们想办法引导嘉宾们多跟他接触,不管是请教问题,还是一起干活,互动越多越好!我有种预感,这位陆先生,会是咱们节目的‘宝藏’!”
团队成员们纷纷点头,拿起笔记录下王磊的叮嘱。王磊看着大家,眼神里充满了信心:“记住,真实才是最好的剧本!我们在云栖村,就拍‘真实’二字!”
会议结束后,工作人员们加快了打包进度,嘉宾们也提着各自的行李陆续来到仓库集合。阳光透过仓库的窗户,洒在众人身上,每个人的行囊里,都藏着各自的期待和伏笔;而他们不知道的是,这些看似普通的物品,即将成为连接他们与陆砚辞的“桥梁”,在云栖村的土地上,揭开一个隐藏了十年的传奇秘密。
出发的号角即将吹响,一场关于“真实”与“重逢”的旅程,正式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