冈比亚班珠尔的冈比亚河三角洲,雨季的洪水刚漫过红树林滩涂,浑浊的河水裹着腐木和水葫芦,在河道里冲出蜿蜒的泥痕。凡星设备半陷在泥泞的浅水中,外壳缠着深绿色的红树林气生根,屏幕亮着“洪水短路+藤蔓缠绕”双红灯,像被潮水困住的绿色孤岛。陈凡穿着防泥潜水靴刚从西非海牛“姆巴”(编号m-03)的观测点下来,裤脚滴着泥水,对讲机里周凯的声音混着浪声发颤:“陈总!设备全停了!4台被洪水泡得主板烧了,2台投口堵满藤蔓和泥块,冈比亚绿能还在曼丁哥族村落喊,说设备漏液污染三角洲,吓走‘姆巴’族群,长老巴卡里都要让咱们搬设备,说冒犯了‘河神’(曼丁哥族水神信仰)!”
赶到巴塞圣苏镇社区时,混乱正围着设备蔓延——五台设备歪在红树林边缘,投口塞满褐色泥块和水葫芦残枝,技术人员正用砍刀割气生根,却不敢碰电源(怕短路触电);几十米外,绿能cEo卡马拉踩着独木舟,手里举着“污染水样瓶”和“空海牛栖息地照片”,用曼丁哥语、英语、沃洛夫语喊:“大家看!这水黑得像墨!‘姆巴’带着幼崽跑了!凡星偷挖红树林卖木材,根本不管《西非海牛保护公约》!就是来骗环保援助的!”
人群里的曼丁哥族长老巴卡里握着“河马牙图腾杖”,杖身刻满西非海牛与红树林纹样,眉头皱成沟壑——冈比亚河是“生命之河”,海牛是“河神的使者”,冒犯神灵需举行“水祭”净化仪式;海洋研究员阿米娜更急,她跟踪“姆巴”族群两年,这头母海牛带着刚满周岁的幼崽,是三角洲仅存20头海牛里的“希望”,卡马拉说“设备逼走它们”,她红着眼眶举着声呐记录:“西非海牛全球仅存300头,幼崽离了母亲的保护,活不过三天洪水!”华裔生态渔产商陈明攥着订单本,刚用设备积分换了50套渔获保鲜设备,怕“污染”砸了“有机海产”招牌,把设备箱紧抵着部落的土坯屋。
卡马拉见人群骚动,愈发嚣张——他偷偷让手下往海牛常出没的浅湾倒了桶墨黑色柴油稀释液(假装设备漏液),又砍了红树林的气生根(伪造“污染致死”),甚至用渔网围了海牛的旧栖息地(谎称“设备漏电不敢靠近”),转头就对着村民喊:“凡星的毒液连鱼都毒死了,再留着,咱们的渔网就空了!”
陈凡蹲下身蘸了点“污染水”,柴油味刺得鼻腔发疼,心里瞬间有了底:卡马拉的检测报告连冈比亚标准局(GSA)的章都没有,海牛哪是被吓走?洪水漫过浅湾,它们是去上游深水区避洪了!凡星早为冈比亚河的雨季做了准备——设备外壳喷了纳米防缠绕涂层,红树林气生根沾不上;底座是液压升降防泥台,洪水涨高会自动升高40厘米;还装了低频声呐监测仪,海牛靠近就切到2分贝静音,比水流过红树林的声音还轻。上周竞标时,冈比亚绿能就是因为没搞定“洪水防泥+防缠绕”技术才落选,现在不过是借雨季焦虑和曼丁哥族信仰搞事。
他立刻激活“全球管理(永恒宇宙鸿蒙创世终极级)”权限,技术方案在终端上清晰浮现:
技术破局:冈比亚河洪水海牛保护模块
1. 底座设计:液压升降防泥台能自动感应水位,洪水时升高40厘米避开浸泡,底部装滤泥网,泥块和水草进不了设备;预留2.5米宽“海牛通道”,铺着光滑的鹅卵石,和“姆巴”族群避洪的路径对齐,海牛幼崽能轻松通过,不刮伤皮肤。
2. 外壳防护:纳米防缠绕防腐蚀涂层是关键——红树林气生根一沾就滑落,柴油、泥水溅上去会自动分解,就算被洪水泡半个月,外壳也不会生锈;涂层还耐40c高温,正午晒得最毒时,外壳温度也超不过32c,不会烫伤海牛。
3. 核心供电:主电源加了防水密封舱,Ip68级防水,洪水泡透也不会短路;备用太阳能板装了防鸟粪罩,还能自动调节角度追太阳,就算阴天,供电也稳得很,断电概率低于0.001%,比三角洲的干旱还罕见。
4. 生物友好:顶部的低频声呐监测仪能测2000米内的海牛,“姆巴”靠近时,设备会瞬间切到1.5分贝静音,连海牛的低频交流都不干扰;侧面留了“海牛补给池”,收集雨水过滤后储存,装了缓流饮水口,幼崽低头就能喝到,不用再冒险去深水区。
5. 文化适配:机身刻了曼丁哥族的“河神”图腾——是村民口中“人身鱼尾”的形象,还刻了西非海牛的剪影,巴卡里长老说这是“和河神对话的标记”;到了水祭仪式时,屏幕会亮传统水波纹,噪音压得比长老的诵经声还低,不打扰仪式。
“周凯,从班珠尔港调模块,让气垫船走内河航道,2小时内必须到!”陈凡扯下沾着水草的防晒帽,声音透过防水扩音器传开,“张远去调雨季水位记录和设备运行日志,刘敏把绿能去年污染冈比亚河的罚款单、GSA认证翻译成三种语言,再把巴卡里长老、阿米娜和陈老板请过来!”
团队顶着细雨行动,每个人的靴子都陷进半尺深的泥里。周凯蹲在设备旁接模块,指尖沾着泥点也顾不上擦:“模块接上了!85%设备启动升降台+静音模式,投口自动清掉泥块,识别率回升到90%!”张远捧着防水记录册跑过来,喘着气说:“陈总,你看!浅湾上周还达标,卡马拉倒柴油后才变黑!设备日志显示,洪水时防水舱没漏水,根本没漏液!”
刘敏扶着巴卡里长老挤进来时,卡马拉还在喊“凡星污染河流”。长老走到设备前,指尖轻轻拂过“河神”图腾,用曼丁哥语沉声说:“这图腾是祖先传下来的,凡星懂我们的信仰——昨天水祭时,设备安安静静,补给池还让路过的水鸟喝到了水,这是河神的恩赐。”他转头指向那瓶“污染水”,“柴油的味道骗不了人,连螃蟹都绕着走,哪是河神的水?”
阿米娜紧跟着举起声呐监测屏,上面是“姆巴”的移动轨迹:“它们没跑远,在 upstream 深水区避洪!卡马拉的人上周还来观测点,说给我20万达拉西让我改记录,我没要!”陈明也晃了晃手里的订单:“我的海产现在能进欧洲超市,订单涨了70%,就是因为设备帮我分类垃圾,有机认证没断过!污染是假的,你就是怕抢生意!”
人群的议论声瞬间变了调。几个年轻的曼丁哥族小伙划着独木舟,舀起补给池的水往卡马拉面前的桶里倒——水清澈见底,当场放进几条小鱼:“鱼都活得好好的!你在骗我们!”
这时,冈比亚标准局(GSA)和《西非海牛保护公约》的工程师赶到,扛着水质检测仪和洪水冲击力测试仪。折腾了半小时,带头的工程师对着镜头说:“设备防洪水、防缠绕、防腐蚀性能全达标,水源没任何污染,补给池还帮了水生生物!冈比亚绿能的指控全是伪造!”
卡马拉的脸瞬间涨成深紫色,想抢检测仪却被公约代表拦住。记者们围着他追问,他支支吾吾说不出话,最后被冈比亚环保部的人带走——当天下午,GSA就发了公告:罚他180万冈比亚达拉西(约2.5万美元),吊销企业在西非河流域的所有经营资质。
设备彻底恢复时,夕阳已经斜挂在红树林冠层上。陈凡让陈明把渔产包装垃圾(分类后的塑料网、泡沫箱)投进去,投口自动清掉残留的水草,屏幕切到曼丁哥语界面,识别率跳到99%。阿米娜突然指着上游喊:“看!‘姆巴’回来了!”浅湾里,“姆巴”带着幼崽缓缓游来,幼崽绕着设备转了圈,低头喝起了补给池的水。
班珠尔环保局长握着陈凡的手,激动得话都有些颤抖:“冈比亚终于有能扛住雨季洪水,还能护着海牛的设备了!中国技术连我们的河神信仰都考虑到了,太了不起!”
当天傍晚,冈比亚环保部、塞内加尔环境部、几内亚比绍自然资源部,共同与凡星签订《西非河流域海牛保护合作协议》,确定在班珠尔、达喀尔、比绍三地推广设备,年底前覆盖60个社区,重点保护冈比亚河三角洲、萨卢姆河湿地、热巴河河口的生态。
陈凡刚把签约的照片发回国内,母亲的视频电话就弹了进来。屏幕里,妹妹陈欣穿着印着“河神”图腾的环保服,在巴塞圣苏镇的生态学校教孩子用红树林枝做模型:“哥!咱们捐的200套海牛声呐监测仪到了,孩子们都会唱曼丁哥语的环保歌了!”父亲举着捐赠清单笑:“我联系了河流保护机构,捐了5吨红树林幼苗和100套洪水应急工具,巴卡里长老说要为咱们举行‘水祭’仪式,感谢凡星守护他们的河神!”
挂了电话,系统提示音在脑海里清晰响起:
【叮!解决班珠尔洪水海牛危机,获西非3国合作!】
【恭喜获得奖励:
1. 技能“全球管理(永恒宇宙鸿蒙创世终极级)”解锁“西非河流域特级权限”——可主导全球西非河流环保标准制定,设备纳入《西非海牛保护物资目录》;
2. 西非3国专项合作资金1900万冈比亚达拉西(含冈比亚预付款650万,联合国西非河流专项补贴);
3. 解锁“联合国西非河流域生态保护计划”联合主导权,将与冈、塞、几比三国共同制定《河流洪水区濒危物种保护设备技术规范》;
4. 获“西非河流生态守护企业”称号,加纳阿克拉、多哥洛美已发来试点邀约!】
“加纳要在阿克拉试点!”张远举着手机跑过来,裤脚还滴着泥水,“他们想让咱们在沃尔特湖周边社区试点,解决洪水+尼罗鳄栖息地保护的需求!”周凯也笑着递过设计稿:“针对尼罗鳄,我们加了‘鳄群红外监测仪’(探测到鳄鱼靠近自动切静音),还在设备旁修了晒背台,供幼鳄取暖,下周就能出样品!”
陈凡站在冈比亚河的浅滩上,看着夕阳把水面染成金色。“姆巴”带着幼崽在设备旁嬉戏,阿米娜的团队在调试声呐,孩子们围着设备唱着曼丁哥语的环保歌,远处的红树林里,渔民正划着独木舟撒网,水鸟贴着水面飞过。他掏出手机,给《西非海牛保护公约》秘书处发邮件:“凡星会带着技术,和西非各国一起,守护好这条‘生命之河’,让曼丁哥族的河神信仰、西非海牛与人类好好共生。”
当天晚上,冈比亚《旗帜报》头版登了新闻,标题格外醒目:《凡星破班珠尔洪水危机!3国签单护西非海牛》。报道里附了海牛幼崽喝补给池水的视频,还有巴卡里长老、阿米娜和陈明的笑脸——凡星的名字,成了西非河流上的“中国符号”。
而冈比亚绿能的总部,玻璃门上已经贴满了破产清算的公告。卡马拉不仅抵押了班珠尔的办公楼,还被冈比亚河生态保护组织告上了法庭,成了河流里人人皆知的“反面教材”。
第二天一早,陈凡带着团队往塞内加尔达喀尔出发。机窗外,朝阳从冈比亚河的水面上升起,金色的光洒在红树林和浅滩上,像一条通往河流深处的航道。下一站,加纳沃尔特湖,那里有尼罗鳄等着,还有新的生态故事要写。
从南极冰盖到西非河流,从南太平洋珊瑚礁到南部非洲湿地,凡星的征程早已超越“技术输出”——它是中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的全球印记,是极端环境与濒危物种保护的钥匙,更是不同文明、不同物种与人类活动之间的“桥梁”。这趟守护地球的路,还在继续,每一步都朝着更蓝的水、更绿的草、更鲜活的生命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