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六点,城中村出租屋的窗帘没拉严,一缕灰扑扑的光钻进来,落在陈凡脸上。
他眼没睁,先摸过枕边的手机——屏幕亮着,停留在本地房产中介的论坛页面,昨晚他翻到三点,把城区房源分布、中介费行情摸了个大概。
坐起身时,床垫发出轻微的“吱呀”声,这张从旧货市场淘来的床,陪了他两年。陈凡没多看,套上洗得发白的t恤和牛仔裤,叠被子只用了十秒,边角拉得齐整,像部队里练过的样子。
“先去写字楼踩点。”他对着镜子里的自己低声说,声音有点哑,是昨晚没睡够的缘故。镜子里的青年眉骨锋利,眼神冷得像结了层薄冰,只有提到“写字楼”时,眼底才闪过一丝极淡的光——那不是期待,是确定要做一件事的专注。
出门时,房东王翠兰正坐在楼下小卖部门口嗑瓜子,看见他就扬声喊:“陈凡,你那房租虽说交清了,可搬的时候记得把墙擦干净,别留印子!”
陈凡脚步没停,只从喉咙里“嗯”了一声,背影很快消失在巷口。王翠兰撇撇嘴,对着旁边人嘀咕:“这小子,天生的冷脸,难怪没朋友。”
他没听见,也不在乎。昨晚决定做中介后,他就查好了,离城中村最近的写字楼叫“盛达中心”,不算高端,但租金适中,适合刚起步的小工作室。
公交站台等车时,陈凡靠在广告牌上,指尖无意识地划着手机屏幕。突然,脑海里响起一道机械音,比平时多了几分清晰:
【叮!全球神豪签到系统触发!】
【今日签到地点:普通写字楼(盛达中心)】
【签到奖励:1. 十万现金(即时到账);2. 盛达中心15楼1508工位租赁权(半年,免押金);3. 初级商业思维技能(永久生效)】
陈凡的指尖顿了顿,抬眼看向不远处——盛达中心的玻璃幕墙在晨光里泛着淡蓝的光,离站台也就三百米。他没像普通人那样惊讶,甚至没多问一句“奖励怎么兑现”,只是心里确认:“刚好,省得找工位了。”
公交来了,他抬脚上去,投了两块钱硬币,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手机震了一下,是银行的短信:“您尾号8762账户入账.00元,余额.72元。”
他扫了眼短信,把手机揣回兜里,视线落在窗外掠过的街景上。以前看这些写字楼,只觉得是“有钱人待的地方”,现在多了个工位,也没什么特别的感觉——对他来说,这只是解决“做事地方”的工具,和之前打零工用的铁锹没本质区别。
二十分钟后,陈凡站在盛达中心门口。玻璃门自动感应开了,冷气裹着淡淡的香氛味扑面而来,和城中村满是油烟的空气截然不同。他没停顿,径直走向前台,前台小姑娘抬头笑问:“先生您好,请问找哪家公司?”
“租工位,15楼1508,半年。”陈凡语速快,没多余的话。
小姑娘愣了一下,拿起对讲机确认:“15楼1508工位,有人预定吗?”那边沉默了几秒,回复:“有的,备注‘陈凡先生’,半年期,免押金,现在可签合同。”
小姑娘惊讶地看了陈凡一眼——盛达中心的工位虽说不算贵,但半年租金也得一万二,免押金的情况极少,而且这青年看着年纪不大,穿得也普通,怎么会有这种预定?
她没多问,把合同和笔推过去:“陈先生,您看下合同,没问题的话签字就行。”
陈凡拿起合同,翻得很快,初级商业思维技能在这时悄无声息地生效——原本密密麻麻的条款,在他眼里自动划出重点:租赁期限、工位使用权、物业费包含范围。他扫完只花了两分钟,在乙方位置签上自己的名字,字迹工整但锋利,像他的人。
“钥匙。”签完字,陈凡抬头说。
小姑娘赶紧把一串银色钥匙递给他,还递了张名片:“这是物业电话,有问题可以打这个号。”
陈凡接过钥匙,没接名片,直接转身走向电梯。电梯里有两个人在聊生意,声音不小:“现在中介不好做,房源都被大公司垄断了,小工作室根本没活路。”
另一个人附和:“可不是嘛,没资源没人脉,开了也得倒闭。”
陈凡站在角落,没说话,只是指尖在口袋里轻轻敲了敲——资源?他有系统;人脉?暂时用不上。
电梯到15楼,门开了。1508工位在走廊尽头,是个靠窗的位置,有一张办公桌、一把椅子、一个文件柜,还有一个简易的隔断,能挡住旁边工位的视线。陈凡插钥匙开门,推开门的瞬间,又一道系统提示音响起:
【叮!初级商业思维技能已激活,效果:可快速梳理商业信息重点,优化决策效率。】
他走到办公桌前坐下,打开自己那台用了四年的笔记本电脑——开机花了一分半钟,屏幕右下角还跳着“内存不足”的提示。陈凡没管,打开浏览器,输入“本地房源信息网”。
以前看房源,他得一条一条划着看,还容易漏掉关键信息。现在技能生效,屏幕上的房源列表自动跳出重点:“两室一厅,近地铁,房东急售,中介费可谈”“三室一卫,精装空房,适合办公,租金月付”——那些无关的装修描述、房东的碎碎念,全被自动过滤掉了。
“有用。”陈凡低声说,这是他今天第二次开口。他没浪费时间,新建了一个Excel表格,把筛选出来的优质房源一条一条填进去,地址、面积、价格、联系方式,列得清清楚楚。
填到第三十条时,手机响了,是政务大厅的预约提醒——昨晚他就线上预约了“个体工商户注册”,时间是上午十点。
陈凡看了眼时间,九点半。他保存好表格,合上电脑,锁好工位门,走向电梯。
政务大厅人不少,每个窗口都排着队。陈凡走到“工商注册”窗口,递上提前准备好的身份证复印件、租赁合同(刚签的工位合同)。工作人员接过材料,扫了眼问:“经营范围?”
“房地产中介服务,仅限租赁、买卖咨询。”陈凡答得干脆。
“公司名想好了吗?”
“凡星中介工作室。”
工作人员抬头看了他一眼:“‘凡星’?”
“嗯。”陈凡没解释——“凡”是他的姓,“星”是昨晚看论坛时,偶然看到有人说“再小的工作室,也能像星星一样发光”,他觉得还行,就用了。
手续办得很快,工作人员录入信息,打印表格,让陈凡签字。全程不到十分钟,陈凡拿到了一张回执单:“明天来拿营业执照。”
“好。”他接过回执单,折好放进兜里,转身就走。旁边排队的大妈凑过来问:“小伙子,你这办得也太快了,是不是有关系啊?”
陈凡没回头,脚步没停,很快走出了政务大厅。对他来说,“快”是因为准备充分,和“关系”没关系——他从来没靠关系的习惯,也没那个资源,以前没有,现在有了系统,更不需要。
从政务大厅出来,陈凡去了旁边的打印店。老板问他要做什么,他说:“工作室门牌,‘凡星中介工作室’,黑底白字,最简单的样式。”
老板推荐:“现在都做发光字,好看,显档次,也就多五十块。”
“不用,黑底白字,今天能拿。”陈凡语气没波澜。
老板撇撇嘴:“行吧,下午五点来取。”
“嗯。”
离开打印店,陈凡去了银行。他需要办一张对公账户的银行卡,方便后续收中介费。柜台工作人员问他:“先生,您这工作室刚注册,需要开通企业网银吗?转账限额可以调高点。”
“开通,限额五十万。”陈凡答。
工作人员愣了一下——一般刚起步的小工作室,限额十万就够了,这青年开口就要五十万,倒挺有底气。她没多问,按流程帮他办理,还递了个U盾:“转账用这个,安全。”
陈凡接过U盾,放进包里。从银行出来,已经是中午十二点多,他找了家面馆,点了一碗牛肉面,加了个蛋——以前他只吃素面,现在有了十万现金,也没奢侈点别的,只是觉得“要做事,得吃饱”。
吃面时,他拿出手机,翻到早上存的房源表格,初级商业思维技能再次生效,自动帮他匹配了三个“高意向需求”:一个是刚毕业的大学生,想租近地铁的一室户,预算两千;一个是小公司,想租一百平左右的办公区,预算八千;还有一个是房东,急售市中心的老房子,想尽快成交。
“先从租房单入手,周期短,见效快。”陈凡吃完最后一口面,心里有了计划。他拿出手机,拨通了第一个租客的电话。
“喂,您好,我是凡星中介的,看到您在网上发布的租房需求……”他的声音依旧冷淡,但比平时多了几分条理,这是初级商业思维技能的附加效果——沟通时自动抓住对方需求重点。
电话那头的大学生很热情:“啊,中介啊!我找了好几天了,都没合适的,你们有合适的房源吗?”
“有,盛达中心附近,两室一厅,次卧,近地铁,月租一千八,家电齐全。”陈凡报出信息,全是筛选后的重点。
“一千八?比我预算还低!能现在看房吗?”
“下午两点,盛达中心楼下见。”
“好!没问题!”
挂了电话,陈凡又拨通了房东的电话,确认了下午两点看房的时间。他没多聊,每句话都围绕“看房时间、房源细节”,挂电话时,房东还在说:“你这小伙子,说话真干脆,不像别的中介,磨磨唧唧的。”
陈凡没接话,挂了电话,看了眼时间,一点半。他起身走向盛达中心,下午两点要带租客看房,得提前去工位拿钥匙——那套房源的钥匙,是昨晚他在论坛上联系房东,提前借过来的。
走到盛达中心楼下,离两点还有十分钟。陈凡靠在路边的树上,看着来往的人——有穿西装打领带的上班族,有拎着公文包的老板,还有和他一样的中介,举着房源牌四处问“要不要租房”。
没人注意到他,这个穿着旧t恤、靠在树上的青年,刚拿到半年免租的工位,有了十万启动资金,还激活了商业技能,即将签下第一单生意。
两点整,一个背着双肩包的男生跑过来,喘着气问:“您是凡星中介的陈先生吗?”
“嗯,走。”陈凡直起身,领着男生往小区走。
路上,男生絮絮叨叨地说:“我刚毕业,找工作找了俩月,终于定了,就在盛达中心上班,所以想租近点的……”
陈凡没插话,偶尔“嗯”一声,走到小区楼下,拿出钥匙开门。
推开门的瞬间,男生眼睛亮了:“哇,这房间比照片还干净!采光也这么好!”他走进去转了一圈,回头对陈凡说:“我定了!什么时候能签合同?”
“现在就能签,我带了合同。”陈凡从包里拿出提前打印好的租房合同——这也是昨晚准备的,用的是网上下载的标准模板,初级商业思维技能帮他标注了需要注意的条款。
男生看都没看合同,直接签字:“我信你,陈先生,你这人看着就靠谱。”
陈凡没接话,把合同递给房东,房东也签了字。三方签字完毕,男生当场转了押金和第一个月房租,一共五千四百块,转到了陈凡的对公账户里。
收到转账提示时,陈凡的手机震了一下。他看了眼短信,没什么表情,只是对男生说:“钥匙给你,有问题打我电话。”
“好嘞!谢谢陈先生!”男生拿着钥匙,兴奋地收拾东西去了。
房东拍了拍陈凡的肩膀:“小伙子,厉害啊,这单成得也太快了!以后我有朋友要租房卖房,都介绍给你!”
“嗯。”陈凡点点头,把合同收好,转身离开。
走出小区,阳光正好,落在他身上。陈凡抬头看了眼盛达中心的15楼,1508工位的窗户亮着——那是他的工作室,刚起步,就做成了第一单。
他没觉得多开心,只是觉得“按计划走,挺好”。口袋里的手机又震了一下,不是转账提示,是打印店老板的短信:“门牌做好了,过来拿吧。”
陈凡回复“好”,脚步朝着打印店的方向走。他的背影在阳光下拉得很长,依旧冷淡,但每一步都走得很稳——从城中村的出租屋,到写字楼的工位,从打零工的孤儿,到中介工作室的老板,他的逆转人生,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