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六点半的城中村,菜市场入口已经炸开了锅。
电动车喇叭声、摊贩的叫卖声、大妈砍价的争执声混在一起,裹着潮湿的油烟气扑在脸上,连空气都显得黏腻。陈凡站在自己刚过户的商铺门口,双手插在洗得发白的牛仔裤兜里,眼神冷淡地扫过眼前的热闹。
商铺不大,二十来平,之前是个卖卤味的小摊,现在空着,只留下墙上没擦干净的油渍。但位置是真的好——正对着菜市场主入口,每天早上人流最密集的地方,只要开门,路过的人想不看见都难。
昨天联系的中介小周,踩着点骑着电动车过来,车筐里还放着没吃完的肉包,看见陈凡就堆起笑:“陈哥,等久了吧?租客马上到,是做早餐的,想租个临街的铺子,我跟他说您这位置,他立马就来了。”
陈凡没应声,只是微微点头,目光依旧落在来往的人流上。这几天他每天都来这儿待半小时,不是闲的,是在算人流量——早市两小时,至少有三千人从这铺子门口过,就算只有十分之一的人停下买东西,也够租客赚的。
没等五分钟,一个穿格子衬衫的中年男人骑着三轮车过来,车斗里装着煤气罐和几个不锈钢蒸笼。男人叫老吴,操着一口外地口音,下车就围着商铺转了两圈,眉头皱着:“小周,这铺子也太小了吧?我卖包子馒头,连个操作台都摆不开吧?”
小周赶紧打圆场:“吴哥,这位置好啊!您看这人流,比里面大铺子还多呢!小是小了点,但够用,您做早餐主要是外带,不占地方。”
老吴没理小周,转头看向陈凡,语气带着试探:“小伙子,你这铺子,月租能不能少点?我看网上同地段的,比你这便宜两百呢。”
陈凡终于收回目光,看向老吴,声音没什么起伏:“不能。”
就两个字,干脆得让老吴愣了一下。他以为这年轻人看着冷淡,应该好说话,没想到这么硬气,忍不住提高了音量:“为啥不能?你这铺子又小,墙还脏,我租下来还得花钱收拾,少两百怎么了?”
“位置值这个价。”陈凡指了指菜市场入口,“每天早市人流量三千加,你隔壁卤味摊,之前每天至少卖两千,你做早餐,利润比卤味高。”他顿了顿,补充了一句,“收拾费我出。”
老吴被噎了一下,他确实打听了隔壁卤味摊的生意,知道这位置赚钱,但还是想压价:“那也不能这么贵啊,我刚创业,没那么多钱……”
“押一付三,租期一年。”陈凡打断他,拿出之前准备好的租赁合同,递过去,“合同我拟好了,条款没问题,今天签,明天你就能进场收拾。要是觉得贵,你可以再找别的。”
他语气里没有丝毫挽留,甚至带着点“你不租有的是人租”的冷淡。老吴拿着合同翻了翻,条款写得很清楚,租金每月五千,押一付三,押金到期退还,收拾费最多报销两千,确实没坑。他犹豫了一会儿,想到这几天跑了十几个铺子,要么位置偏,要么租金更贵,最终还是叹了口气:“行吧,签!”
陈凡接过老吴签好的合同,快速扫了一遍签名和日期,确认没问题后,自己签上名字。老吴从包里数出两万块现金,递过来:“这是押金和三个月租金,你点一下。”
陈凡没点,直接接过塞进随身的黑包里——他对数字敏感,刚才老吴数钱的时候,他已经记清了张数。小周在旁边看着,眼里满是羡慕:“陈哥,您这铺子租得真快,这位置,以后肯定还能涨租!”
“嗯。”陈凡应了一声,转身就走,没再多说一个字。
走出菜市场的热闹圈,空气瞬间安静了不少。陈凡沿着城中村的小巷往出租屋走,黑包里的现金沉甸甸的,压在腰间,却没让他有丝毫兴奋——只是觉得,终于不用再去工地搬砖了。
前几天在工地,赵虎还扣了他五百块工资,说他“干活慢,耽误进度”。那天他攥着剩下的一千多块,走在回出租屋的路上,雨水打在脸上,冷得刺骨。现在手里有了两万块,还有每个月五千的租金,至少接下来半年,不用再为吃饭和房租发愁。
路过银行的时候,陈凡进去把钱存了。柜台柜员笑着问他:“先生,要不要办个理财?最近我们有个产品收益不错。”
“不用。”陈凡拿回银行卡,转身离开。他现在没心思搞理财,当务之急是找个稳定的赚钱方式——打零工肯定不行,累还不赚钱,之前系统给的“轻资产创业”指引,他还得再琢磨琢磨。
回到出租屋,还是那间十平米的小房子,墙皮脱落,窗户漏风,但陈凡进去后,第一次没有觉得压抑。他坐在床边,打开手机,搜索“中介公司怎么开”——之前在人才市场,系统给的指引是“轻资产创业”,中介门槛低,不用囤货,靠信息差赚钱,刚好适合他。
手机屏幕亮着,上面是中介公司注册流程,陈凡看得很认真,偶尔在纸上记几个关键信息。窗外的雨又开始下了,淅淅沥沥的,打在玻璃上,发出轻微的声响。
他拿起手机,看了眼系统界面——明天的签到地点还没刷新,但没关系,他现在已经有了第一步的底气。
不用再依赖别人,不用再看谁的脸色,靠自己,靠系统,慢慢来。
陈凡关掉手机,躺在床上,闭上眼睛。没有激动,没有期待,只有一种平静的笃定——明天,会比今天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