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五点半,城中村的天刚蒙蒙亮,楼下已经传来了早点摊滋滋的油锅声,夹杂着菜贩蹬着三轮车的吆喝。陈凡睁开眼,没有赖床,伸手摸过枕边的旧手机——屏幕碎了道裂痕,还是去年打零工攒钱买的二手机。
他坐起身,出租屋逼仄的空间里,空气带着一股潮湿的霉味。墙角堆着刚取回的十万现金,用黑色塑料袋装着,他没急着存银行,倒不是怕麻烦,只是觉得放在家里更方便应对突发状况。毕竟从小到大,他早就习惯了“凡事靠自己”,手里攥着现钱,心里才踏实。
简单套上洗得发白的t恤和牛仔裤,陈凡走到狭小的厨房。打开橱柜,里面只剩下半袋生虫的大米,还有几根快要过期的挂面。之前靠打零工糊口,顿顿要么是泡面,要么是楼下三块钱的馒头就咸菜,能省则省。现在房租的事解决了,工头克扣的工资也拿了回来,可吃饭的问题还没彻底落地。
他没皱眉头,也没抱怨——这种“断炊”的日子,他在孤儿院时就经历过,早就练出了“遇事不慌”的性子。只是平静地拿出手机,指尖划过屏幕,调出那个只有他能看见的淡蓝色系统面板。
【全球神豪签到系统】
【今日签到地点:城中村惠民粮油店】
【签到奖励:四季粮油大礼包(含50斤东北大米x2、10斤优质面粉x3、5L非转基因食用油x4、精品干货礼盒x2、全套厨房调料)】
【是否立即签到?】
陈凡的指尖顿了顿,眼底没有太大波澜,只比平时多了一丝极淡的波动。比起第一次签到的十万现金和商铺,这份奖励看似“普通”,却刚好戳中了他眼下的刚需——解决吃饭问题,比什么都实在。
“是。”他在心里默念。
没有华丽的特效,也没有声音提示,只有系统面板上的“已签到”三个字闪烁了一下,随后弹出一行新提示:【奖励已发放至指定地点,凭宿主身份信息即可领取】。
陈凡关掉面板,拿起钱包——里面只有几张零钱和身份证,他揣好,随手抓了件外套就出门。
楼道里弥漫着劣质烟草和隔夜饭菜的混合味,住在隔壁的张叔正蹲在门口刷牙,看见陈凡,含糊地打了声招呼:“小陈,这么早出去?还没找到活呢?”
换作以前,陈凡可能只会点点头,这次也不例外。他脚步没停,只淡淡“嗯”了一声,就下楼了。不是故意冷淡,而是他早就习惯了不跟人深交——在城中村住了半年,他连邻居的全名都没记全,毕竟“交朋友”对他来说,从来都是“奢侈品”,不如把时间花在更实际的事上。
惠民粮油店就在城中村入口的位置,是个开了十几年的老店。老板姓李,五十多岁,脸上总是挂着精明的笑,平时对来买便宜粮油的租客,态度算不上热络,尤其是看到穿得寒酸的,话里话外还会带点轻视。
陈凡走到店门口时,李老板正拿着计算器算账,抬头瞥见他,眼皮抬了抬:“小伙子,买啥?米还是面?要最便宜的那种?”
他这话不是没道理——陈凡之前偶尔来买挂面,每次都只买一块五一包的,李老板早就把他归到“穷租客”的范畴里了。
陈凡没在意他的语气,走到柜台前,声音平静无波:“领系统奖励的粮油大礼包。”
“啥?”李老板手里的计算器“啪嗒”一声掉在柜台上,他以为自己听错了,皱着眉打量陈凡,“你说啥系统?小伙子,别跟我开玩笑,我这忙着呢。”
陈凡没多解释,只是把身份证递了过去:“查一下,全球神豪签到系统,指定地点是你这。”
李老板将信将疑地接过身份证,又看了看陈凡——这小伙子还是那身旧衣服,脸上没半点开玩笑的样子,不像是来碰瓷的。他犹豫了一下,拿起柜台上的座机,拨了个号码——昨天下午,他接到一个陌生电话,说今天会有个叫陈凡的人来领粮油大礼包,让他提前准备好,还说会有“特殊验证”。
电话接通后,李老板压低声音说了几句,挂了电话,又对着身份证看了半天,突然像是想起了什么,态度瞬间变了。刚才还带着轻视的眼神,立马换成了堆笑:“哎呀,是陈先生啊!您怎么不早说!礼包早就给您准备好了,就在里面,我这就给您搬出来!”
说着,他就招呼里屋的伙计:“快!把给陈先生准备的粮油礼包搬出来!小心点,别磕着碰着!”
陈凡收回身份证,没接他的话茬,只是走到店门口,等着搬东西。他没兴趣探究李老板态度转变的原因,也不想跟对方客套——对他来说,拿到奖励,解决问题,就够了。
没一会儿,两个伙计扛着大包小包走了出来:两袋沉甸甸的大米,每袋都印着“东北五常”的字样;三袋面粉用真空包装封着,看起来就很精致;还有四桶食用油,桶身上印着“非转基因”的标志;最后是两个礼盒,里面装着香菇、木耳、海带之类的干货,还有一套全新的调料瓶,从盐、糖到酱油、醋,一应俱全。
李老板搓着手,满脸热情:“陈先生,您看这礼包还满意不?要是不够,我再给您加两袋小米!您这一次性买这么多,我给您打八折!”
“不用。”陈凡开口,依旧是简短的两个字,“这些够了。”
他说着,弯腰就去扛那袋大米——五十斤的重量,对常年打零工的他来说,不算吃力。李老板见状,赶紧拦住:“陈先生!您别动手啊!我让伙计给您送过去!您住哪?我这就安排人!”
“不用。”陈凡再次拒绝,语气没有起伏,“我自己能扛。”
他不喜欢麻烦别人,哪怕对方是出于“讨好”,也不行。在他的认知里,“欠人情”比“花钱”更麻烦——人情要还,还得看别人脸色,不如自己多费点劲,落个清净。
李老板还想再说什么,可看着陈凡那双没什么情绪的眼睛,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他看得出来,这小伙子性子冷,说一不二,再劝也是白费功夫。
陈凡扛着大米,又拎起两桶油,脚步稳当地往出租屋走。路过早点摊时,摊主大妈笑着问:“小陈,买这么多粮油啊?是不是找到好工作了?”
陈凡没回头,只摆了摆手,算是回应。
一路走回去,不少邻居都好奇地打量他——毕竟以前他总是空着手出门,要么就是拎着一袋泡面回来,从没像现在这样,扛着这么多“贵重”的粮油。有人想搭话,他都只是点点头,脚步没停。
回到出租屋,他把粮油一一归置好。橱柜被塞满了,原本空荡荡的角落,现在堆着大米和面粉,厨房的台子上摆着食用油和调料礼盒。看着这些东西,陈凡的心里没有“开心”的情绪,只有一种“又一个生存问题解决了”的踏实感。
他给自己煮了一碗挂面,这次没放泡面调料,而是打开新的酱油,倒了一点,又撒了点葱花——这是他近半年来,吃得最“像样”的一顿饭。
刚吃完,门外传来了敲门声。
陈凡放下碗,走到门口,透过猫眼一看,是住在对门的王阿姨。王阿姨是个热心肠,平时喜欢给租客介绍对象,之前也跟陈凡搭过几次话,都被他冷淡地应付过去了。
他打开门,语气平淡:“有事?”
王阿姨探头往屋里看了一眼,瞥见橱柜里的粮油,眼睛一亮:“小陈啊,你这是发大财了?买这么多粮油!是不是找到好工作了?阿姨跟你说,我侄女今年二十四,长得可漂亮了,在超市当收银员,要不我给你们俩介绍介绍?”
陈凡没等她说完,就摇了摇头:“不用,谢谢。”
“哎,你怎么这么犟呢!”王阿姨急了,“你都二十出头了,也该找个对象了,互相有个照应多好!我侄女真的不错,你就……”
“我还有事。”陈凡打断她的话,语气依旧冷淡,但多了一丝“不想再聊”的意味,“下次再说吧。”
说完,他没等王阿姨回应,就轻轻带上了门。
门外的王阿姨叹了口气,嘴里嘀咕着“这孩子,怎么这么冷淡”,但也没再多说,转身走了。
屋里,陈凡走到窗边,看着楼下熙熙攘攘的人群。他知道王阿姨是好意,但他没心思搞对象——对他来说,现在最重要的是尽快摆脱“底层”的生活,而不是把时间浪费在“社交”和“感情”上。
他拿出手机,打开地图,搜索了之前签到得到的“城中村商铺”的位置。商铺在菜市场旁边,人流量大,之前他去看过一次,面积大概二十平米,适合开个小超市或者小吃店,租金应该不低。
他拨通了之前联系过的中介电话,电话响了两声就通了。
“喂,是陈先生吗?您之前说的那个商铺,我这边有几个租客有意向,月租能给到五千,您看……”
“什么时候能签合同?”陈凡打断中介的话,直接问关键问题。
中介愣了一下,没想到他这么直接:“要是您方便的话,今天下午就能签。租客那边已经准备好了定金。”
“下午三点,商铺门口见。”陈凡说完,没等中介回应,就挂了电话。
他做事向来这样,不喜欢拖泥带水,能当天解决的事,绝不留到第二天。
挂了电话,他又调出系统面板,上面显示“明日签到地点:城中村安康药店”,奖励暂时没显示。陈凡没多想,反正系统每次给的奖励,都能刚好解决他当下的需求,明天去了就知道了。
他走到墙角,看着那袋十万现金,心里盘算着:商铺租金每月五千,一年就是六万,剩下的四万,刚好可以作为“备用金”,万一后续需要用钱,也不至于手忙脚乱。
至于下一步,他还没想太远——但他知道,有系统在,他不用再像以前那样,每天为了“下一顿饭”“下个月房租”发愁了。他要做的,就是跟着系统的节奏,一步一步往上走,摆脱这个让他压抑了半年的城中村。
窗外的太阳渐渐升高,阳光透过破旧的窗户,照在屋里的粮油上,泛着淡淡的光泽。陈凡靠在墙上,闭上眼睛,难得地放松了一会儿——不是因为“有钱了”,而是因为“终于不用再担心饿肚子了”。
对他来说,这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