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与陆璟自以为其勾结军队的行动隐秘至极,却不知萧清璃早已在京畿防务的毛细血管中,埋下了无数双警惕的眼睛。那些被她或通过利益捆绑、或施以恩惠、或凭借共同目标而笼络至麾下的中低级军官,此刻如同最灵敏的传感器,将一丝丝不寻常的波动,迅速汇集到镇北侯府的中枢。
首先传来消息的,是西山锐健营的一名队正,王莽。他因骁勇善战却受上官打压,曾被萧清璃暗中扶助,得以在营中立足。这日夜间轮值,他发现参将孙德胜的亲兵队竟在深夜秘密检查、分发额外的箭矢和兵刃,这远超平日操演所需,且行动鬼祟,避人耳目。王莽心生警惕,立即通过秘密渠道将消息送出。
几乎同时,禁军中一名被萧清璃安插的城门领副手也传来密报:副统领赵贲近日以“加强演练”为名,频繁调整神武门附近的哨卡布置和换防时间,其调整看似合理,细究之下却隐隐为某种“快速通道”留下了空隙。且赵贲几名心腹校尉,近日与一些面生的“商队护卫”有过接触。
南苑、东直门等处,也陆续有类似情报传来。或是发现库存军械有异常调动记录,或是注意到某些军官突然变得阔绰,频繁出入赌场妓馆,行为反常。
这些信息单独看来,或许可以解释为正常的军务调整或个人行为。但当青黛将这些来自不同部队、不同岗位的情报汇集在一起,交叉比对,一条清晰的脉络便浮现出来——多个关键节点的驻军,都在进行着非常规的、带有明确攻击指向的隐秘准备,且时间点都诡异地指向了祭天大典前后!
“果然按捺不住了。”萧清璃看着整合后的报告,唇角勾起一抹冷冽的弧度。她铺开京畿布防图,根据情报标注出异常点位,太子一系的军事阴谋图已清晰了大半。
“赵贲欲开神武门,孙德胜自西而来,南苑与东直门策应,再以江湖亡命之徒为尖刀……倒是打得好算盘。”她指尖在地图上轻轻划过,瞬间便推演出了对方大致的进攻路线和战略意图。
谢云止不知何时来到她身后,目光扫过地图,懒洋洋地评价道:“阵仗倒是不小,可惜,尽是些乌合之众,漏洞百出。”他一眼便看出,这些被临时拼凑起来的势力,缺乏统一高效的指挥,各怀鬼胎,注定成不了气候。
“乌合之众,亦能伤人。”萧清璃神色凝重,“何况是在祭天大典那般混乱的场合。必须确保万无一失。”
她沉吟片刻,对青黛吩咐道:“让我们的人,继续密切监视,但务必小心,绝不可暴露。重点查明他们约定的起事信号,以及那些亡命之徒的具体藏匿地点和头目身份。”
“是,殿下。”
“另外,”萧清璃看向谢云止,“届时混乱之中,父皇的安危至关重要。虽已安排宸王策应,但还需世子……”
谢云止了然一笑,接口道:“夫人放心,有为夫在,便是阎王亲至,也带不走父皇。”他语气轻松,却带着一种令人毋庸置疑的绝对自信。那是一种超越凡俗武力的、源自更高层次存在的淡然。
萧清璃深深看了他一眼,点了点头。有他这句话,她心中最后一丝顾虑也消散了。
随着祭天大典的日益临近,京城表面上一派祥和,准备着庄严的盛典。然而,在平静的水面之下,暗流已汹涌到了极致。一方自以为得计,磨刀霍霍;一方洞若观火,张网以待。
萧清璃通过她精心编织的情报网络,已然将太子一系的军事异动掌握得七七八八。她现在要做的,就是耐心等待,等待对方在最重要的时刻,自己跳进她精心准备的绞索之中。
这场决定未来国运的终极对决,胜负的天平,早在无声无息间,已然倾斜。
(第一百六十三章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