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砚以算经布下的迷局,如同投入静潭的石子,在京城某些特定的圈子里漾开了不易察觉的涟漪。然而,这些涟漪最终汇聚成的暗流,却精准地涌向了权力的最高中心——紫宸殿。
这日深夜,皇帝萧琰并未安寝,仍在御书房批阅奏章。烛火摇曳,映照着他威严而略显疲惫的面容。心腹内监总管高无庸悄无声息地步入,手中捧着一只不起眼的乌木匣。
“陛下,”高无庸的声音压得极低,“下面的人,今日收到了几份……有些蹊跷的东西。”
萧琰并未抬头,只淡淡“嗯”了一声。
高无庸打开木匣,里面是几份看似杂乱的纸张:一份陈旧的商铺进货单,一本写满怪异批注的《水经注》残卷,还有一张画满格子的涂鸦似的图纸。“这些物件,分别以不同的方式,出现在都察院李御史、国子监刘博士,以及致仕的杨老翰林家中。送来的渠道……无从查起,像是凭空出现。”
萧琰终于抬起眼,目光扫过那几份“废纸”,眉头微蹙。他深知高无庸办事稳重,若非真有异常,绝不会在深夜拿这些琐事来烦他。
“有何蹊跷?”
“老奴起初也以为是恶作剧或废纸。”高无庸道,“但李御史素来较真,对着那进货单琢磨了半日;刘博士精通数算,对那批注极感兴趣;杨老翰林更是叫来几个门生,对着那图纸研究了一下午……老奴觉得事有反常,便命人将原物誊抄了一份,请陛下过目。”
萧琰接过誊抄件,起初也是随意浏览,但很快,他的目光凝住了。他并非数算大家,但身为帝王,对数字和逻辑有着天生的敏锐。那进货单上的数字序列,那批注中的符号关联,那图纸上的格子规律……看似杂乱无章,细看之下,却隐隐透着一种极其精密的、人为设计的痕迹。
这绝非偶然!这是一种加密的信息!
“可有人破解了?”萧琰的声音带上了一丝凝重。
“暂时还未有定论。”高无庸回道,“但刘博士私下说,此加密手法闻所未闻,精妙绝伦,绝非寻常人所为。他似乎已有些头绪,正在尝试破译。”
萧琰放下纸张,指尖在龙案上轻轻敲击。深夜、匿名、精妙的加密、精准投递给特定人群……这一切都指向一个结论:有人想用这种极其隐秘的方式,向他,或者向朝廷,传递某种不容于光天化日之下的重要信息。而信息的内容,恐怕非同小可。
会是谁?目的何在?是忠臣冒死进谏?还是政敌故布疑阵?
“查。”皇帝吐出一个字,语气不容置疑,“暗中查访,近日朝中、京中可有异常?工部、户部……尤其是与工程、钱粮相关的衙门,可有风声?切记,不要惊动任何人。”
“老奴明白。”高无庸躬身领命,悄然退下。
御书房内重归寂静,萧琰却再无睡意。他走到窗前,望着沉沉的夜空,目光深邃如海。他有一种预感,这加密信息背后隐藏的,或许是一条能搅动朝局的大鱼。而那个能将信息以如此匪夷所思的方式传递出来的人,其心思之缜密、手段之高超,也绝非等闲之辈。
是清璃那孩子的手笔吗?他脑海中闪过萧清璃冷静睿智的面容。若真是她,这成长的速度,未免也太惊人了。还是……另有高人?
帝心深处,波澜暗起。一场针对皇后党羽的调查,就在这看似寻常的深夜,因几份“天书”般的密报,悄然拉开了序幕。而这场调查的结果,必将深刻地影响未来的朝局走向。
(第五十四章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