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盟进入“终焉级”战备状态,整个已知宇宙仿佛一台骤然提升到极限功率的引擎,每一个部件都在超负荷运转,发出不堪重负的轰鸣。资源被疯狂抽取,星球被改造为工厂,一代代积累的科技被毫无保留地投入那个名为“火种”的、希望渺茫的计划。这种倾尽一切的豪赌,在凝聚起空前团结与决心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滋生出一种悲壮而绝望的氛围。
“奇点炸弹”所需的材料,每一样都如同神话造物,搜寻之路注定布满荆棘与牺牲。没有人敢保证,在倒计时结束前一定能成功。而一旦失败,意味着不仅仅是计划的破产,更是整个星盟乃至当前宇宙纪元所有文明的彻底终结,连一丝痕迹都不会留下。
在这种极致的压力下,一个作为“终极保险”的预案,被提上了星盟最高议事的日程——“方舟计划”。
星耀宫,战争议事厅。与之前全面动员时的激昂不同,此刻的气氛沉重得仿佛能滴出水来。与会者的人数很少,仅有李云瑶、周震、伊恩、陈明(远程)、凌虚真人、卡洛斯将军、巨石长老等最高决策层,以及几位负责生命科学、信息工程和哲学历史的顶尖学者。
“‘方舟计划’的提案,想必各位已经审阅。”李云瑶的声音带着一丝疲惫,但眼神依旧清明冷静,“‘火种’计划是我们抗争的剑与盾,但我们必须考虑到最坏的结果。如果……如果我们最终失败,‘方舟’将是我们的文明,我们存在的意义,我们所有的记忆、知识、情感和可能性……能够延续下去的唯一希望。”
她的话语让在场所有人都感到一阵心悸。讨论失败,本身就是一种残酷,但又是必要的理智。
“计划的核心,是建造数艘,或者更多,能够抵御‘虚无之噬’吞噬效应的、具备超强隐匿能力和独立生存能力的‘文明方舟’。”负责计划的科学家,一位名叫欧文·艾德里安的、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的老者,调出了全息蓝图。
蓝图上的方舟设计,融合了星盟目前最顶尖,甚至部分来自时空之民遗迹的技术。它们并非传统的舰船形状,更像是某种巨大的、不规则的多面晶体,表面覆盖着能够吸收和偏转几乎所有已知探测波,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混淆规则感应的“虚空迷彩”。动力系统采用了理论上能近乎永恒运行的“真空零点能”汲取装置。内部,则是利用空间折叠技术创造的、足以容纳一个完整生态圈和庞大数据库的独立小世界。
“方舟的首要任务,不是战斗,而是‘隐匿’和‘存活’。”艾德里安博士解释道,“它们将被发射到宇宙中最偏僻、规则最混乱的角落,甚至尝试潜入其他维度或时间流断层,进入绝对静默状态,躲避‘大清洗’。直到确认外界安全,或者预设的唤醒条件达成,才会重新激活。”
“那么,方舟中,将保存什么?”凌虚真人问道,这关乎文明的本质。
“这是计划最核心,也最困难的部分。”另一位负责文明传承的学者,历史哲学家莎拉·基恩接口道,“我们无法,也没有必要将每一个个体都装入方舟。那是不现实的。我们需要保存的,是‘文明的精华’。”
她调出了一份庞大的清单:
基因库: 尽可能收集星盟所有成员文明,包括已知所有动植物、微生物的完整基因样本和胚胎干细胞,确保生物多样性的火种得以留存。
知识核心: 包含所有文明从蒙昧到星际时代的所有科学理论、技术蓝图、历史记录、文学艺术作品、哲学思想……所有知识的数字化备份,以及能够解读这些知识的智能AI和基础学习工具。
文化印记: 不仅仅是冷冰冰的数据,还包括各文明独特的语言、习俗、音乐、绘画、建筑风格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全息记录,甚至包括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自然景观和城市风貌的虚拟重构。
意识备份(可选,存在巨大伦理争议): 尝试对部分自愿的、代表各文明不同领域的杰出个体进行完整的意识扫描和数字化备份。这并非复活,而是在新的纪元,这些备份或许能成为引导新文明发展的“先贤”或“导师”。
这份清单引发了一阵沉默。尤其是“意识备份”项目,挑战着许多文明关于生命、灵魂和死亡的传统认知。
“这是否……是对生命本身的一种亵渎?”一位来自灵能织法者文明的代表,语气空灵而带着疑虑,“意识脱离肉身,还是原本的生命吗?”
“在文明整体存续面前,个体的形态或许需要重新定义。”陈明的声音透过通讯传来,“这并非亵渎,而是一种……迫不得已的延续。我们可以设定严格的伦理界限,确保备份仅用于文明重启的引导,而非其他目的。”
“那么,由谁来决定哪些个体有资格被备份?这本身就可能引发不公和动荡。”伊恩指出了另一个关键问题。
“我们需要成立一个跨文明的、最具公信力的‘文明遴选委员会’。”李云瑶定下基调,“标准不应是权力或财富,而是其对文明传承的贡献、其思想的独特性与价值。并且,必须是完全自愿原则。”
经过激烈的讨论,基本的框架和伦理底线被艰难地确立下来。
接下来,是执行。
“方舟计划”以仅次于“火种”计划的优先级启动。星盟范围内,几处最为隐秘、防御等级最高的星域被选为方舟造船厂。泰拉石族的工程巨像和赫利俄斯的自动化工厂日夜不停地运作,冶炼着来自星核深处的特殊合金,镌刻着青玄大世界提供的、蕴含空间奥秘的稳定阵纹。
无数的勘探船被派往偏远的生命星球,小心翼翼地采集着基因样本;各个文明的博物馆、图书馆、数据中心被最高级别的安全部队保护,里面的珍贵资料被逐一数字化、多重加密;自愿报名参与“意识备份”的筛选工作也在低调而审慎地进行,每一个名字背后,都代表着一个灵魂在终极时刻的抉择。
与此同时,在星耀宫地下深处,一间绝对保密的静室内。李云瑶独自一人,站在一个散发着柔和光芒的水晶棺椁前。棺椁之内,陆沉依旧平静地沉睡着,面容安详,仿佛外界的天翻地覆都与他无关。
李云瑶伸出手,隔着水晶棺椁,轻轻抚摸着陆沉轮廓分明的脸颊,眼中充满了无尽的爱恋、不舍与决绝。
“沉……”她低声呢喃,声音在寂静的密室中回荡,“大家都已经行动起来了,为了那一线希望,为了打破那可悲的循环……‘火种’在燃烧,‘方舟’在建造……”
她深吸一口气,眼中闪过一丝痛苦:“但是,我知道,‘奇点炸弹’需要你。需要完整觉醒的你,需要人皇的力量……那几乎是一条……不归路。”
泪水无声地滑落,但她很快将其擦去,眼神重新变得坚定。
“无论前路如何,我会陪着你,直到最后。但在那之前……”她取出一个造型古朴、连接着无数细微光丝的额冠,“……请允许我,为你,也为我们的文明,留下最后的‘火种’。”
她将额冠小心翼翼地戴在自己头上,另一端连接上了密室中央的一个特殊装置。她要进行的,并非简单的意识备份,而是试图以自身灵魂为桥梁,深入陆沉沉睡的意识深处,引导并记录下那份独一无二的、属于人皇的完整传承印记——包括他的力量、他的知识、他统御万族的感悟,以及……他们之间所有的记忆。
这个过程极其危险,稍有不慎,不仅可能失败,更可能对她的灵魂造成不可逆的损伤,甚至惊扰陆沉的沉睡,导致不可预知的后果。
但她义无反顾。
柔和的光芒从额冠上亮起,李云瑶闭上眼睛,将自己的意识缓缓沉入那片浩瀚而平静的、属于陆沉的精神之海……
“方舟计划”在宏观层面紧锣密鼓地进行,而在微观层面,关乎最核心“火种”的保存,也在以另一种形式,悄然发生。
希望与绝望,抗争与悲份,在这最后的倒计时里,交织成一曲悲壮而复杂的文明挽歌与前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