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定各院系老师后,林鸿彬没敢歇着。
他把人事处陈处长和财务处黄处长约了出来--酒过三巡,话才好说开,比在办公室里正儿八经开会自在多了。
“想干成这事,没人没经费可不行。”
林鸿彬给两位处长满上酒,开门见山,“人事这边,能不能帮忙协调点人手?财务那边,印刷资料的启动资金,还得您多担待。”
陈处长先放下酒杯,笑着摆手:“人手好说!现在一堆待安置的职工,我们正愁没地方安排呢,你这可是雪中送炭。就算是印资料的临时活,也能先稳住大家情绪,我这边马上给你调人!”
可黄处长却皱着眉,手指在杯沿打转:“林处,不是我不支持,你一下子要印这么多卷子,要是卖不掉,这些钱可就砸手里了。学校财务本来就紧张,到时候我可没法跟上面交代啊!”
林鸿彬放下筷子,语气斩钉截铁:
“黄处,您放心!真要是卖不出去,我亲自找人按成本价全收了,这话我放这,陈处可以作证!但要是卖得好,我希望给老师和工作人员的奖励,能尽快走完流程!”
“有你这话,我就放心了!” 黄处这下松了口气,举起酒杯,“那咱们就这么定了!”
“没问题,那咱们就这么定了!”
不过,做事哪能一帆风顺。
后勤处这里,有一个等着你犯错的副手,还有几位不怎么配合的手下。
可林鸿彬根本没放在心上。
他是部门领导,现在想跟他搞好关系、盼着做事的人多了去了,不配合?直接绕开就行。
印刷资料其实用不上太多部门,无非是采购、办公室和印刷厂。
林鸿彬干脆从这三个部门抽调人手,成立了 “高考资料印刷行动” 临时小组,让采购科王科长当组长。
采购科科长的位置是个油差,但也是个常挨锅的岗位,不抱紧领导的腿,那就有背不完的锅。
小组第一次开会,林鸿彬就敲了警钟:“这种生意,只能挣头一波,一旦其他学校看到好处,也会跟风上马的,所以我们要保质量,也要抢时间。大家抓紧时间干活。”
可肯快的,王科长就愁眉苦脸地找上了门:“林处,平光纸现在调不到货,我联系了鹭江革委计划委员会的人,他们也调不到货。”
“你等一下。”
林鸿彬当着采购科科长的面把电话打到闽北的南纸。
“朱书记,我林鸿彬啊!” 电话接通,林鸿彬语气热络,“对,我调到鹭大了,干老本行,还是负责后勤这块。
今天找您,是想请南纸帮个忙。
我们要批量印高考资料,急需一批平光纸,您看能不能临时调拨点?”
停顿了一小会,是对方回话的时间。
“好,那太谢谢朱书记了。好,一定给你办妥,保证南纸过年时不缺年货!”
......
“谢谢,谢谢,朱书记再见!”
林鸿彬挂完电话,转头道:“王科长,你去和南纸销售处联系,需要的规格数量都报过去,那边会协调运过来,计划外物资,运费之类的算我们的!”
“谢谢林处,还是得您出手!”
林鸿彬看着王科长要送上马屁,赶紧转移话题:“油墨有没有问题?”
“油墨已经准备足够的数量了?”
“那抓紧!”
这边一抓紧,林鸿彬家里可就“遭殃”了。
祝晓燕、陈建新、蔡秋华他们这些快毕业的大三学生就被老师们抓壮丁了,
祝晓燕每天晚上都要忙到半夜才回家,一进门就忍不住埋怨:“都是你出的馊主意,让我们学生干这事。”
“话不能这么说,都学了两年半,该用用了!”
在各位老师的辛勤指点下,在一群学生的加班加点下,在放寒假前,各科编辑好10套卷子、各科“基础知识”手册、“高中作文写作方法”、“高中数学重点难点”手册等。
林鸿彬赶紧把稿子送到印刷厂,印刷厂也不含糊,直接开了两班,连轴转着印。
5 天后,第一批资料印了出来。
林鸿彬没敢耽搁,直接联系了鹭岛新华书店公司,要在最大的门店搞一场试卖。
1 月 30 日一大早,新华书店门口就立起了一块木牌,上面用红漆写着:“高考各科模拟卷、高中各科辅导手册--为参加高考的同志保驾护航”。
很朴实的几个字。
但这个时候来书店的什么人最多?去年12月参加高考没接到入学通知书的人最多,都跑来新华书店看书了。
为了快点引人注意,林鸿彬还安排了两个演员过来:“诶呀,什么时候到了这么多的高考资料,我昨天都没看到!”
“什么高考资料,我看看,《高中作文写作方法》,这是什么?原来作文要这么写!早知道这些,我去年说不定就考上大学了!同志,这套资料我要了!”
两个“演员”的声音不大,但书店的本来就不吵,他们两个这么一说,一下子就把人都吸引过来。
大家围过去一看,才发现这些资料里,既有模拟卷,又有知识点总结,还有解题技巧
这不就是他们盼了好久的复习神器吗?对他们来说,这哪是资料,简直是改变命运的机会!
还等什么,买,整套的买,再贵也要买。
“我要一套数学的!”
“给我来套作文和英语的!”
“我全都要,多少钱都行!”
很快,放在架子上的资料见底了,书店工作人员赶紧从仓库补货。
到了下午,闻讯赶来的人把试售的500套销售一空。
为了快速打开市场,这500套是免费给书店的。
新华书店的曹书记赶紧给林鸿彬打了电话,语气里满是兴奋:“林处,再来 5000 套!明天我们要铺满全市的新华书店!”
“好,马上安排!”
林鸿彬笑着应下,又补了一句,“曹书记,帮忙向省公司汇报汇报,其他地区、甚至其他省的考生们也需要书店的光辉照耀。”
“哈哈哈,没问题!”
“我这里也准备了一批试卖装,麻烦曹书记转寄给其他省的公司。”
“林处长做事就是厚道!放心,一定给你办妥。”
几千套的试卖装就是给他们单位的帮忙费用,只要价钱给的足,什么事不能帮忙?
第二天,省新华书店公司就下了第一批5万套的订单。
消息传到鹭大,参与资料编写、印刷的人都振奋坏了。
连曾书记都特意去印刷厂转了一圈,拍着林鸿彬的肩膀说:“好小子,干得漂亮!”
当然,也没全指望书店,边疆还有数百万知青,他们回城的愿望最是激烈,总有一些人想通过考试改变命运的。
林鸿彬让小组的人也挑一些知青农场、林场寄上两三份,给这些“潜在客户”抛点“饵料”,才能让市场竞争更激烈,资料卖得更火。
当然,也不忘给免费给南纸送上一批,他们是有子弟学校的。
很快的就是春节了。
林鸿彬这个后勤处长肯定是没办法回去的,所以一家四口就在鹭岛过了。
今年的春节,学校还是过的紧巴巴的,但大家都看到印刷厂的红火。
这个春节,鹭大的印刷厂没停过,运资料的卡车来来往往。
这就是好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