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缺乏直接证据的困境,秦风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大脑飞速运转。
他深知,按照常规的侦查路径,在韩建明如此严密的防护和雇佣兵高度专业的操作下,短期内很难取得突破性进展。
僵持下去,不仅案子破不了,那个隐藏在暗处的职业绑匪也可能彻底消失,而韩建明则能安然无恙地达到他的目的。
他必须改变策略,不能被动地等待证据出现。
一个大胆的计划在他脑海中逐渐成形——既然无法从外部攻破,那就从内部施压,主动出击,打草惊蛇!
他的目标很明确:利用目前掌握的间接证据和逻辑链条,直接对韩建明进行敲打。
这次问话的目的,并非指望他能承认罪行,而是要向他传递一个明确的信息——警方已经盯上他了,并且掌握了一定的情况。
这种来自官方的、正面的压力,很可能迫使韩建明自乱阵脚。
他可能会急于与那名雇佣兵切断联系,可能会在处理相关证据时露出马脚,也可能会在后续的行动中变得更加谨慎从而犯下错误,甚至……那名雇佣兵在感受到危险后,也可能做出意想不到的反应。
这是一步险棋,可能会让韩建明更加警惕,但也可能是打破目前僵局的唯一机会。
秦风下定决心,他要亲自会一会这位韩氏集团的副董事长。
他整理好现有的案件材料,特别是关于星火厂地块历史疑点和绑架案中指向内部人员作案的分析部分,然后向张铁林队长汇报了自己的计划和理由。
在获得了张队的首肯后,秦风以市局刑侦支队一大队的名义,正式向韩建明发出了传唤通知。
传唤的理由经过精心斟酌,既不能直接指控绑架以免打草惊蛇过度,又要能引起韩建明足够的重视和不安。
通知上写的是:“兹因调查需要,现依法传唤韩建明先生至我局,就韩氏集团历史资产(涉及星火厂地块相关文件)可能关联的另一起经济案件问题,接受询问,协助调查。”
第二天上午,韩建明在他的律师陪同下,准时来到了市局刑侦支队的询问室。
他穿着一身昂贵的定制西装,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脸上带着惯有的、属于成功商人的从容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倨傲。
但他的眼神在与秦风对视的瞬间,敏锐地闪过一丝极快的审视和警惕。
询问开始,秦风按照程序告知了权利义务,然后开门见山,语气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官方立场:“韩先生,这次请你来,主要是想向你了解一些关于韩氏集团早期,特别是关于‘星火厂地块’开发项目的历史情况。”
韩建明微微颔首,脸上露出恰到好处的困惑和配合:“星火厂地块?那都是很多年前的老黄历了,秦队长怎么突然对这个感兴趣?集团相关的档案,应该都是齐全的。”
他的律师也立刻补充道:“我的当事人会尽力配合警方调查,但也请警方明确告知,具体是涉及哪一起经济案件?我们需要了解调查的背景和范围。”
秦风没有直接回答律师的问题,而是目光直视韩建明,缓缓说道:“我们注意到,星火厂地块的最终开发权归属,在当年的程序上存在一些值得探讨的地方。有些历史文件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可能关系到当前一些经济活动的合法性问题。”
他刻意停顿了一下,观察着韩建明的反应,然后才继续道:“尤其是那份《星火厂地块前期开发意向书》的原始合同,它的去向和内容,对于我们厘清一些历史遗留问题,显得尤为关键。”
当“星火厂地块前期开发意向书”这几个字从秦风口中清晰地说出时,韩建明端着纸杯喝水的手指几不可察地顿了一下,虽然他脸上的表情控制得极好,依旧维持着镇定,但他眼神深处那一闪而过的细微波动,没能逃过秦风锐利的眼睛。
秦风心中冷笑,知道敲打已经起了作用。
他不再深入追问合同细节,转而抛出了另一个更具关联性的问题:“另外,我们最近在处理一起案件时,接触到一些情况,显示韩氏集团内部似乎存在一些……比较激烈的竞争或分歧。尤其是在涉及集团资产重组和未来发展方向上,不同派系似乎有不同的考量。不知道韩先生作为集团副董事长,对这方面的情况是否了解?”
这个问题更加露骨,几乎点明了警方关注的重点已经触及到了韩氏内部的权力斗争。
韩建明的脸色微微沉了下来,他放下纸杯,语气变得有些生硬:“秦队长,我们韩氏集团是合法经营的企业,内部管理规范,所有决策都是基于集团整体利益,经由董事会集体讨论决定。我不太明白你所说的‘派系’和‘分歧’具体指什么。如果警方有确凿证据表明集团内部有人涉嫌违法,请直接出示证据,我们一定配合调查。但如果只是基于一些猜测和传闻,我希望警方能谨慎行事,避免影响我们企业的正常运营和声誉。”
他的律师也立刻接口,语气强硬了一些:“秦队长,今天的询问如果涉及对韩先生个人的任何隐性指控,或者没有明确案件基础的调查,我们有权利保持沉默,并保留追究相关责任的权利。”
面对韩建明的否认和律师的施压,秦风并不意外,也并未退缩。
他身体微微前倾,目光如炬,语气依旧平稳,却带着一种无形的压力:“韩先生,请放心,警方办案讲究证据。我们今天请你来,是协助调查,了解情况。我们自然会依法依规进行。”
他特意加重了“证据”和“依法依规”几个字的读音,然后意味深长地看着韩建明,缓缓说道:“我们也只是想确保,所有的事情都能水落石出,避免任何不必要的误会,或者……让某些不该被掩盖的事情,永远沉在水底。这对韩氏集团的长期稳定,想必也是重要的。”
问话到此,秦风知道火候已到,过犹不及。
他没有再追问更多细节,按照程序结束了这次询问。
韩建明和他的律师面色凝重地离开了市局。
虽然这次正面接触没有获得任何直接的口供或证据,但秦风相信,他想要传递的信息,已经准确地送达了。
接下来,就是要密切关注韩建明和他周围可能出现的任何异常动静了。
正如秦风所预料的那样,在他与韩建明进行那次颇具敲山震虎意味的正面接触之后,警方的监控网络和江欣蓉的技术筛查,都捕捉到了一个显着的变化。
那个之前如同幽灵般活跃、指挥若定的职业绑匪,连同他使用过的所有通讯号码、可能存在的网络痕迹,在一夜之间彻底沉寂,消失得无影无踪。
之前还能偶尔捕捉到的一些与境外雇佣兵渠道相关的微弱风声,也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瞬间掐断,再无任何有价值的线索浮现。
这种干净利落的“蒸发”,恰恰印证了秦风之前的判断——这名绑匪是高度职业化的受雇人员,其行动严格遵循指令,一旦任务完成,或者雇主感受到威胁决定中止行动,他们便会立刻切断所有联系,迅速撤离,不留任何尾巴。
韩建明在感受到警方明确的压力后,显然做出了“断尾求生”的决定,命令绑匪立刻隐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