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霄洞天核心区域,那座平日里最为幽静、被视为阁主清修禁地的“紫霞殿”,却悄然开启。殿门古朴厚重,其上雕刻着日月星辰、草木生灵的图案,隐隐与整个洞天的灵脉气息相连。殿内并不奢华,青玉铺地,穹顶高悬,仅有寥寥数个蒲团,以及正中央一座缭绕着淡淡云气的青铜香炉。炉中,三柱婴儿臂粗的“凝神定魄香”正静静燃烧,青烟笔直而上,散发出令人心神宁静、杂念俱消的奇异香气。
赵小白已端坐于大殿正中的主位蒲团之上。他今日未着平日那件简单的青色道袍,而是换上了一身更为庄重的玄色深衣,衣襟袖口以银线绣着繁复而古老的药鼎与云纹,象征着药神宗一脉的传承。他神色肃穆,目光平和而深远,周身气息与这大殿、与这整个紫霄洞天隐隐融为一体,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一派宗师气度。
林皓被一名神情恭谨的洞天执事引至殿外。他同样换上了一身崭新的、质地普通的青色布衣,这是赵小白吩咐人为他准备的。虽然依旧瘦弱,但经过一夜的休整调息,他脸上的死灰之气褪去不少,眼神中的悲恸与戾气被强行压下,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近乎虔诚的紧张与期待。他站在那巍峨的殿门前,感受着从门缝中逸散出的庄严气息和袅袅清香,心脏不由自主地剧烈跳动起来。
“进去吧,阁主已在殿内等候。”执事低声提醒,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羡慕。
林皓深吸了一口气,用力点了点头,然后伸出微微颤抖的手,推开了那扇沉重的殿门。
“吱呀——”
门轴转动的声音在空旷的大殿中显得格外清晰。殿内的景象映入眼帘,那端坐于云烟之中的玄色身影,那肃穆庄严的气氛,让林皓瞬间屏住了呼吸。他不敢有丝毫怠慢,低着头,一步步小心翼翼地走入殿中,在距离赵小白约三丈远的地方停下,然后,毫不犹豫地,双膝跪地,俯身下拜,额头紧紧贴在微凉青玉地面上。
“晚辈林皓,拜见前辈。”他的声音因紧张而带着细微的颤音,却在空旷的大殿中清晰地回荡。
赵小白目光落在下方那恭敬伏地的少年身上,静默了片刻。这片刻的沉默,对于林皓而言,却仿佛度过了无比漫长的时光,每一息都像是在煎熬。
终于,赵小白开口,声音平和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回荡在殿宇之间:“林皓,你历经幻境炼心,守得灵台清明;不辞劳苦,亲力亲为,整顿药田,毅力可嘉;明辨药性,天赋初显;面对诱惑,能守本心,品性纯良。三关皆过,可见你与丹道有缘,与我药神宗一脉,或有宿慧。”
听到“药神宗”三字,林皓身体微微一震,他虽然不知此宗来历,但能从赵小白口中郑重说出,必然是非同小可的古老传承。
赵小白继续道:“然,丹道之途,如临深渊,如履薄冰。非仅技艺之传承,更是心性之磨砺,大道之追寻。你身负血仇,此乃因果,我不拦你。但需谨记,不可被仇恨蒙蔽双眼,迷失本心。丹者,悬壶济世,调和阴阳,乃生生不息之道。你若入我门下,需立下心誓:持身以正,用药以仁,恪守门规,尊师重道,不得倚仗丹术为非作歹,不得背叛师门,玷污药神宗清誉。你可能做到?”
林皓抬起头,眼中泪水终于抑制不住,滚滚而落,但他眼神却无比坚定,迎着赵小白的目光,一字一句,铿锵有力地发誓:“弟子林皓,在此立誓!此生定持身以正,用药以仁,恪守门规,尊师重道!绝不倚仗丹术为非作歹,绝不背叛师门,若违此誓,天地共弃,神魂俱灭,永世不得超生!”誓言在大殿中回荡,带着少年人全部的决心与赤诚。
赵小白微微颔首,脸上露出一丝淡淡的欣慰。他抬起手,虚虚一托:“既如此,今日,我便收你为开山大弟子,入我药神宗门墙,承我丹霄道统。”
“弟子林皓,拜见师尊!”林皓声音哽咽,再次俯身,行了三跪九叩的大礼。这一次,他的动作无比庄重,每一个叩首都饱含着无尽的感激与敬畏。额角在冷硬的青玉地面上留下淡淡的红痕,他却浑然未觉。
礼毕,赵小白神色稍缓,温言道:“起来吧。”
林皓依言起身,垂手恭立,依旧不敢直视赵小白。
赵小白看着他,缓缓道:“你既入我门下,当知师承。为师赵小白,道号丹阳。你师祖,讳药尘,乃上古药神宗正统传人,如今亦在灵界某处潜修。我这一脉丹道,源自药神宗《药神典》,重感悟,溯本源,求创新,与当今灵界主流丹道颇有不同。你需潜心修习,不可懈怠。”
“是!弟子谨记师尊教诲!”林皓恭声应道。上古药神宗!师祖药尘!这些信息让他心潮澎湃,更加意识到自己所得的机缘是何等深厚。
赵小白沉吟片刻,又道:“你身负血仇,我知你心急。然修行之道,根基为重。你如今修为仅在筑基初期,且心神受创,戾气未平,强行修炼高深丹术或追求境界突破,无异于拔苗助长,后患无穷。故为师先传你两样根本之法。”
说着,他伸出右手食指,指尖一点灵光汇聚,璀璨如星。他隔空轻轻一点,那点灵光便倏忽没入林皓的眉心。
林皓只觉识海微微一震,大量信息如同涓涓细流,涌入脑海,清晰无比。
“其一,乃《基础引气诀》。”赵小白解释道,“此诀看似寻常,实则为师根据《药神典》奥义及自身体悟,反复推演改良而成。虽仍是引气筑基之法,却更重灵气的提纯与对自身经脉的温养拓展,尤其能平和心神,化解戾气,于你目前状况最为适宜。你需每日勤修不辍,夯实根基,待你筑基圆满,心神平和,戾气尽消之时,为师再传你更高深功法与丹道入门之法。”
林皓凝神体悟脑海中的法诀,果然发现其中行气路线、心神观想都与寻常引气诀大不相同,更加细腻精微,尤其强调灵气在体内循环时那种生生不息、滋养万物的意境,确实让他因仇恨而时常躁动的心神感受到了一丝难得的清凉与宁静。
“其二,乃《百草图解精髓》。”赵小白继续道,“此非简单图谱,而是为师凝聚了毕生所学,以及对《药神典》中草木篇的深刻理解,编纂而成。其中不仅记载了上万种常见与稀有灵药的形态、习性、药性,更着重阐述了它们在不同环境下的微妙变化,彼此间的生克关系,乃至一丝若有若无的‘草木灵韵’。丹道之基,在于识药、懂药。你身具药灵之体潜质,与此道天生亲近。望你用心体悟,不仅要记住,更要学会去‘感受’它们。此为丹道之根本,万不可轻视。”
林皓心中震撼更甚。《百草图解精髓》中蕴含的知识浩如烟海,远超他林家那点微末传承,甚至比他听闻过的任何药典都要精深玄妙。尤其是其中强调的“感受”草木灵韵,更是直指本源,与他自身那种模糊的天赋隐隐呼应。
得授如此珍贵的根本之法,林皓激动得浑身颤抖,再次跪伏下去,声音带着哭腔,却无比真诚:“弟子……弟子叩谢师尊传道之恩!师尊再造之恩,弟子林皓永世不忘!必当勤修不辍,潜心悟道,绝不辜负师尊厚望!此生此世,永不负师恩!”
看着下方激动不已的少年,赵小白目光温和。他知道,这只是开始。未来的路还很长,林皓心中的仇恨需要时间去化解,丹道的艰辛需要毅力去克服。但此刻,看着这株在风雨飘摇中顽强生存下来的幼苗,终于被移入了适合自己的土壤,他心中也涌起一股传承有序的欣慰与责任。
“起来吧。”赵小白袖袍轻拂,“自今日起,你便是我赵小白座下首徒,丹霄阁掌门大弟子。洞天东侧‘青竹苑’已为你备下,作为你日后修行居所。稍后自会有执事带你前去,并告知你洞天内的诸般规矩。”
“是,师尊!”林皓起身,擦去脸上的泪痕,眼神中除了感激,更多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与归属感。
赵小白最后看了他一眼,身形渐渐变得模糊,最终化作点点灵光,消散于大殿之中,只余那凝神定魄香的青烟,依旧笔直袅袅。
空旷的紫霞殿内,只剩下林皓一人。他环顾这庄严的大殿,感受着脑海中那两部沉甸甸的传承,又想起自己那血海深仇,心中百感交集。但最终,所有的情绪都化为一股坚定的力量。
他朝着赵小白方才端坐的方向,再次深深一揖。
从这一刻起,他不再是那个孤苦无依、只剩复仇执念的流浪少年。他是林皓,是丹阳子赵小白的开山大弟子,是上古药神宗的再传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