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室的门被轻轻敲响,打断了这短暂的沉寂。人力资源总监李伟明和战略投资部负责人赵先河一前一后走了进来,身后跟着几名抱着笔记本电脑和厚厚文件的核心骨干。
“张副董,冯副董,我们接到通知就立刻过来了。”李伟明语气恭敬,目光快速扫过会议室,敏锐地察觉到空气中尚未完全散去的微妙张力。
“很好,时间刚好。”张晓梅伸手示意他们坐下,姿态干练利落,仿佛刚才那场无声的较量从未发生。“冰洁,把刚才初步沟通的要点同步给各位。”
“伟明,先河,我们长话短说。集团决定成立全球协同事业部,陆董亲自部署,要求我们一小时内敲定架构、核心人员抽调原则和初步预算框架。这是当前最高优先级的任务。”
赵先河翻开手中的平板:“张副董,冯副董,关于架构,我们投资部初步有两个模型可供讨论:一是完全独立的战略性事业部,二是初期作为集团直属项目组孵化,成熟后再独立。两种模式的资源投入和汇报路径差异很大……”他话未说完,目光便投向冯德·玛丽,显然已提前知晓了她的倾向。
“先河,模型需要数据支撑。”冯德·玛丽适时开口,语气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分量,“我需要你们团队在半小时内,将两种模型下未来三年的盈亏平衡点、所需资本开支以及跨文化协同的潜在风险系数,进行量化对比。”
“尤其是风险,我要看到具体数值,而不是模糊的描述。”她一句话,便将讨论拉回了她所强调的“数据基础”之上。
李伟明微微皱眉,接话道:“冯副董的顾虑很实际。但从人力资源角度看,如果作为独立事业部,总经理的职级、薪酬包以及核心团队从各业务线抽调的难度,都会呈指数级上升。”
“如果汇报关系不能尽快明确,我们很难在一小时内给出有操作性的方案。”他将难题巧妙地抛回给了张晓梅。
所有人的目光再次聚焦到张晓梅身上。
她身体前倾,双手交叠置于桌面,目光锐利地扫过众人。“模型的利弊,需要数据说话,玛丽副董事长的要求完全正确。伟明提到的实操困难,也是现实。”
她稍作停顿,语气陡然提升,带着决断力,“但陆董要的不是选择题,而是执行图。架构上,我建议采用‘双轨制’:对外及战略层面,新事业部以独立形象运作,便于市场拓展和品牌建立;对内资源协调和初期人员投入,暂时挂靠集团办公室,由我直接协调,减少初期摩擦。”
这个方案出乎所有人意料,它既满足了独立性,又兼顾了实操性,更关键的是,它将初期的核心协调权牢牢抓在了自己手中。
“至于总经理人选,”张晓梅继续道,语气不容置疑,“陆董特意指示,要参考艾伦总监的评估意见。伟明,你立刻准备一份内部潜在人选名单,并同步联系艾伦总监的办公室,预约最早的时间进行专项汇报。在此之前,任何提名暂不讨论。”
她的话条理清晰,既回应了冯德·玛丽的数据要求,又解决了李伟明的实操顾虑,更精准地执行了陆彬的指示,将所有可能的人事争议暂时搁置。
冯德·玛丽深邃地看了张晓梅一眼,没有再提出异议,只是微微颔首:“双轨制思路很灵活,先河,就按这个方向,重新测算风险和数据。”
“好的,冯副董。”
张晓梅冷静地掌控着全场,她知道,这仅仅是第一回合。
真正的较量,将在艾伦的评估意见送达、以及总经理人选提名正式摆上台面时,才会到来。
会议节奏骤然加快。然而,就在赵先河团队开始重新测算,李伟明准备联系艾伦时,会议室的门再次被推开。
进来的是陆彬董事长的特别助理,他神色平静地走到张晓梅身边,低声耳语了几句,并递过一部正在通话中的加密手机。
张晓梅微微一怔,随即接过电话:“陆董,是我。”
电话那头,陆彬的声音平静却带着千钧之力,清晰地传入张晓梅耳中,也让离得近的冯德·玛丽和冰洁隐约捕捉到一些关键词:“…艾伦的意见很重要,但评估对象要明确。…张小慧全程主导了庆典协同方案,她的实战经验就是最硬的数据。…新事业部的核心是执行,不是讨论。…我的意见,就是最终评估意见。”
电话很短,不到一分钟。张晓梅放下手机,脸色没有任何变化,但眼神深处闪过一丝了然的锐光。
她抬起头,目光扫过瞬间安静下来的众人,语气没有任何迟疑,仿佛刚才只是一个再正常不过的工作沟通:“各位,刚刚陆董明确指示。总经理人选不再需要额外评估,由原庆典项目总指挥张小慧直接担任。这是基于项目延续性和实战成果做出的决定,不再讨论。”
她的话像一块巨石投入湖中,瞬间压下了所有暗涌。
李伟明和赵先河对视一眼,立刻明白了其中的分量。动摇这个人选,已非简单的意见分歧,而是直接挑战董事长的核心权威和公司的决策根基。
冯德·玛丽端坐着,握着茶杯的手指微微收紧了一下,随即缓缓松开。
她脸上看不出丝毫波澜,只是沉默了片刻,然后开口,声音平稳得出奇:“明白了。张小慧确实是最合适的人选。先河,风险测算数据增加一个维度,基于张小慧总经理的领导风格和过往项目成功率,重新校准未来三年的盈利预测。”
她没有提出任何异议,甚至主动将人选作为新的常数纳入模型。这是一个明确的信号——在这个问题上,博弈已经结束。
“是,冯副总!”赵先河立刻应道,语气中带着一丝如释重负的明确。
张晓梅环视全场:“那么,架构和人选都已明确。伟明,立刻基于‘双轨制’架构和张小慧的职级,拟定抽调方案和薪酬包,一小时后我要初稿。先河,校准后的数据同步给伟明。散会!”
没有人再有疑问。会议在一种奇特的、高度一致的效率中迅速走向结束。
真正的较量尚未开始,便已在绝对权威下,无声无息地消散。冰洁记录下的,不再是最初的草稿,而是一份已经盖棺定论的执行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