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二十二年(1933 年)四月初一,九江码头的晨雾还未散尽,周明远就带着后勤分队的骨干,隐蔽在码头旁的仓库里。仓库外,三艘乌篷船正缓缓靠岸,船头站着的苏区联络员,穿着粗布短褂,手里提着一个装满文件的木盒 —— 这是与苏区约定的首次钨砂交接,50 吨钨砂换 20 箱药品和 10 支汉阳造,也是周明远 “资源互助” 布局的关键一步。
“团长,苏区的船到了,要不要现在过去对接?” 负责警戒的士兵低声汇报,目光警惕地扫过码头上来往的行人 —— 为了保密,这次交接特意选在清晨,且只安排了 10 名精锐护卫。
周明远摆摆手,从系统空间调出一副望远镜,仔细观察乌篷船的动静:“再等等,先确认没有眼线。” 片刻后,他看到联络员按约定举起了一块青布手帕,这才对身后的医护兵点头:“把药品抬过去,注意动作轻些,别惊动其他人。”
交接过程比预想的顺利。苏区联络员打开木盒,里面是详细的钨砂纯度报告,还有一张下月的交接清单:“周团长,这 50 吨钨砂纯度都在 95% 以上,能直接用来造枪炮。我们首长说了,只要你们的药品按时送到,往后每月的钨砂供应都不会断。”
周明远接过清单,指尖划过 “每月增加 10 吨钨砂” 的字样,心中一喜 —— 这意味着后续能兑换更多战略物资。他让士兵将药品和步枪搬上船,又从口袋里掏出一个系统签到的军用指南针:“这个送给你们,往后在山里运输,也能少走些弯路。”
联络员接过指南针,眼中满是感激:“多谢周团长!我们会把您的心意转告首长。” 乌篷船缓缓驶离码头时,周明远打开系统界面,提示音适时响起:【检测到宿主完成首次苏区钨砂交易,触发 “战略互助” 成就,获得 “资源议价” 永久 buff(后续与苏区、商会等合作,可降低 15% 采购成本);同步解锁 “钨砂冶炼情报”,可指导后勤分队初步提纯钨砂,提升战略价值。当前系统等级:4 级(3600\/5000 军功值)】
处理完九江的交接,周明远立刻驱车赶往上海。四月初三的上海,法租界的洋行街上人来人往,佟毓婉早已在 “万国洋行” 门口等候。她穿着一身米白色西装套裙,手里拿着一份生产线改造报告,见到周明远,快步迎上来:“周团长,你可算来了!纺织厂的改造已经完成,今天就能试生产脱水蔬菜,咱们去看看?”
周明远跟着佟毓婉走进位于上海郊区的纺织厂,车间里的织布机已被拆除,取而代之的是十台崭新的脱水设备,工人正忙着将新鲜的白菜、萝卜切成小块,准备送入设备烘干 —— 这些设备,是周明远用系统签到的 “工业设备图纸”,让上海商会从德国洋行采购的,比国内传统设备的效率高三倍。
“按照你的要求,我们把生产线分成了清洗、切割、烘干三个环节,每小时能生产 200 斤脱水蔬菜。” 佟毓婉指着设备旁的计量器,语气中满是自豪,“昨天试生产了 500 斤,我让人送到南京教导总队,反馈说味道比压缩饼干好多了,士兵们都很喜欢。”
周明远拿起一块烘干的白菜,放进嘴里咀嚼,清脆的口感带着淡淡的咸香 —— 这正是系统里 “1942 式脱水蔬菜” 的配方,能保存半年以上,且富含维生素。他对佟毓婉点头:“很好!从明天开始正式投产,每天生产 1 吨,优先供应长城前线的 29 军,剩下的运到南京仓库储备。”
两人正说着,洋行的经理突然赶来,手里拿着一份电报:“佟小姐,周团长,比利时洋行来电,说 100 挺捷克式轻机枪已经到港,需要你们派人去吴淞口码头提货,另外,他们还问要不要再追加 50 挺,价格可以再降 3%。”
周明远眼中一亮 —— 捷克式轻机枪是当前前线最紧缺的重火力,多 50 挺就能多一份保障。他立刻对佟毓婉说:“追加 50 挺,定金我让南京那边立刻转过来。你安排人去提货,顺便让机械组的弟兄跟着,当场检查枪械质量。”
佟毓婉爽快应下,又拿出一份上海商会的军需清单:“对了,上海的几家药厂也愿意跟咱们合作,每月能供应 300 个急救包,价格比军政部采购低 20%,你看要不要签下长期协议?”
“签!” 周明远毫不犹豫,“让他们按系统签到的急救包标准生产,里面必须包含磺胺粉和止血绷带,若是质量达标,后续的采购量还能增加。”
四月初五,上海纺织厂正式投产脱水蔬菜,第一批 1 吨蔬菜刚装车,就被运往长城前线。与此同时,吴淞口码头的 60 挺捷克式轻机枪也完成验收,机械组的小张拿着检修报告,兴奋地向周明远汇报:“团长,这些机枪都是全新的,枪膛没有磨损,还能兼容咱们自己生产的子弹!”
周明远接过报告,看着 “全部合格” 的字样,心中大石落地。他让士兵将机枪分装到 10 辆卡车上,又从系统空间调出 1000 发子弹:“每挺机枪配 200 发子弹,直接送教导总队,让各团尽快组织训练,熟悉新装备。”
回到南京时,已是四月初七。白秀珠早已在教导总队营地等候,手里拿着北平表哥发来的电报:“北平的 300 支汉阳造已经运到,另外,我娘家还联系了几家铁匠铺,能帮咱们修理损坏的枪械,你要不要去看看?”
周明远跟着白秀珠来到营地旁的修理铺,铺子里,几名铁匠正忙着打磨步枪枪管,地上堆放着刚修好的 20 支步枪。铁匠铺老板握着一把修好的汉阳造,递给周明远:“周团长,您放心,这些枪都试过了,射程和精度都没问题,往后要是有损坏的装备,随时送过来。”
周明远接过步枪,拉动枪栓,动作流畅:“辛苦各位了!往后修理费按市价的八成算,若是能改进枪械性能,还有额外奖励。” 铁匠们闻言,脸上都露出笑容,干活的劲头更足了。
当晚,周明远坐在办公室里,摊开近期的后勤报表:钨砂交易每月能获 60 吨战略资源,上海脱水蔬菜厂月产 30 吨,机枪、步枪储备足够教导总队全员换装,急救包和药品也能满足三个月的需求。他拿起钢笔,在报表上写下 “四月总结:完成战略物资布局,后续重点提升装备维修能力”,又在旁边标注 “联系美国陆军部约翰?威尔逊,咨询 m1911 手枪采购渠道”—— 这是上校阶段解锁的 “美军人脉”,也是下一步的火力升级计划。
系统提示音再次响起:【检测到宿主完成钨砂交易、上海脱水厂投产、机枪验收,触发 “多维保障” 成就,获得 “产能提升” 永久 buff(上海工厂、北平铁匠铺产能提高 20%);同步解锁 “美军后勤初步联络权限”,可向约翰?威尔逊发送采购咨询。当前系统等级:4 级(3900\/5000 军功值)】
周明远关掉系统界面,走到窗前,看着南京城的万家灯火。他知道,距离 1937 年全面抗战还有四年,这四年里,每一步的物资积累、每一次的人脉拓展,都是为了在未来的战场上,能多一分胜算,多救一些弟兄。
窗外的月光洒在办公桌上,照亮了那份美军联络名单。周明远拿起钢笔,开始草拟给约翰?威尔逊的电报,笔尖划过纸面的沙沙声,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 —— 这是他 “火力渐进” 布局的新起点,也是属于后勤军团的传奇,继续书写的序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