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午后,阳光透过落地窗洒进京家客厅。
顾初妤窝在沙发里,抱着靠枕昏昏欲睡。
安安在地毯上玩积木,时不时发出咿呀声。
京妙仪坐在单人沙发上,面前摊着几份文件。
她偶尔抬眼,目光扫过妻儿,冷峻的眉眼便会柔和几分。
“新能源……产业升级……”
京妙仪低沉的声音在客厅里响起,像是在念文件上的内容,又像是在思考。
顾初妤打了个哈欠,往沙发里缩了缩:“妙仪,周末还要工作啊?”
“嗯。”京妙仪头也不抬,“下个月有个重要会议。”
她没注意到,坐在角落看书的鸢鸢,悄悄抬起了头。
七岁的小女孩目光清澈,耳朵却微微竖起。
“清洁能源……未来趋势……”
鸢鸢听着妈妈低沉的嗓音,眼中闪过一丝好奇。
但她什么也没问,只是默默记下了这几个词。
第二天放学后,鸢鸢回到自己的房间。
她拿出儿童平板,熟练地打开浏览器。
小小的手指在屏幕上轻点,输入昨天听到的词。
“清、洁、能、源……”
她读得有些吃力,但很认真。
平板上跳出各种图片和简单的介绍。
风力发电、太阳能板、电动汽车……
鸢鸢看得入神,连顾初妤敲门都没听见。
“宝贝,在做什么呢?”顾初妤端着水果走进来。
鸢鸢抬起头,小脸严肃:“妈咪,我们在用清洁能源吗?”
顾初妤愣了一下,随即笑了:“怎么突然问这个?”
“昨天听妈妈说的。”鸢鸢指着平板上的图片,“这个能让我们呼吸到更干净的空气吗?”
顾初妤在她身边坐下,耐心解释:“是啊,这些都能减少污染。”
鸢鸢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她拿起一块苹果,却没有吃,而是继续盯着屏幕。
顾初妤看着她专注的侧脸,心里软成一片。
这孩子,总是能给她惊喜。
晚饭时,鸢鸢显得格外安静。
她小口吃着饭,眼神却有些飘忽,像是在思考什么。
“鸢鸢今天在学校怎么样?”京妙仪问。
“很好。”鸢鸢回过神,“数学测验得了满分。”
顾初妤立刻骄傲地笑了:“我们鸢鸢真棒!”
京妙仪也微微颔首,眼中带着赞许。
但鸢鸢似乎对这个成绩并不太在意。
她犹豫了一下,小声问:“妈妈,如果每个房子顶上都有太阳能板,是不是就不用烧煤了?”
京妙仪执筷的手顿了顿。
她看向女儿,目光深邃:“为什么这么问?”
“我查了资料。”鸢鸢认真地说,“烧煤会产生很多有害气体,对环境和健康都不好。”
顾初妤惊讶地睁大眼睛:“你什么时候查的?”
“昨天。”鸢鸢看向京妙仪,“听到妈妈说的话,我就去查了。”
京妙仪放下筷子,难得地露出感兴趣的表情:“然后呢?”
“然后我在想……”鸢鸢歪着头,“如果能在每个新建的小区都安装太阳能系统,是不是就能减少污染?虽然前期投入大,但长期来看是值得的。”
她说得条理清晰,虽然用词稚嫩,但逻辑分明。
顾初妤已经惊呆了。
京妙仪却依然平静:“你知道这需要多少资金吗?”
鸢鸢摇摇头:“不知道。但我知道,保护环境很重要。”
她看着京妙仪,小脸上满是认真:“我们老师说过,要为了未来着想。”
京妙仪沉默片刻,突然起身:“跟我来书房。”
顾初妤担忧地想要跟上,却被京妙仪用眼神制止了。
“让她自己来。”
书房里,京妙仪打开电脑。
她调出几张图表,示意鸢鸢过来看。
“这是目前新能源产业的投入产出比。”京妙仪指着屏幕,“这是传统能源的。”
鸢鸢踮着脚,努力看着屏幕上的数字。
她看得似懂非懂,但很专注。
“你的想法很好。”京妙仪难得地夸奖道,“但现实要考虑很多因素。”
她开始用更浅显的语言,给女儿讲解市场规律、政策导向、技术瓶颈。
鸢鸢听得很认真,偶尔提出几个问题。
虽然有些问题显得天真,但都切中要害。
“所以,不是不想做,是要找到合适的方法?”她总结道。
京妙仪眼中闪过一丝惊讶。
她没想到七岁的女儿能有这样的理解力。
“对。”她点头,“要有策略。”
鸢鸢若有所思:“就像下棋一样,要走一步看三步。”
这个比喻让京妙仪微微扬唇。
“可以这么理解。”
从书房出来时,鸢鸢手里多了一本绘本。
是京妙仪给她的,关于能源的儿童科普书。
顾初妤等在门口,一脸担心。
“妙仪,她还是个孩子……”
京妙仪看着女儿蹦蹦跳跳离开的背影,目光深邃:“她不只是个孩子。”
她是京家的继承人,注定要比别人看得更远。
顾初妤叹了口气,靠进她怀里:“我知道。只是……不想她太累。”
京妙仪搂住她,声音低沉:“这是她的路。”
当晚,鸢鸢房间的灯亮到很晚。
她一边看绘本,一边在纸上画着什么。
偶尔遇到不懂的词,她就查字典,或者记下来准备明天问妈妈。
顾初妤悄悄在门外看了几次,每次都被女儿专注的模样打动。
“像你。”回到卧室后,她对京妙仪说,“认真起来的样子,简直一模一样。”
京妙仪正在看书,闻言抬头:“不好吗?”
“好。”顾初妤钻进她怀里,“只是心疼。”
京妙仪放下书,轻轻抚摸着她的长发:“她有她的使命。”
就像她当年一样。
有些责任,生来就要承担。
第二天是周末,鸢鸢早早起床。
她抱着绘本和笔记,敲响了书房的门。
京妙仪正在开视频会议,看到她,示意她稍等。
鸢鸢安静地坐在一旁,翻看着自己的笔记。
会议结束后,京妙仪朝她招手:“有什么问题?”
鸢鸢跑过去,指着本子上画的一个简易示意图:“妈妈,如果在这里加上储能设备,是不是就能解决太阳能不稳定的问题?”
京妙仪看着那张稚嫩的画,眼中闪过惊讶。
她没想到女儿会思考到这个层面。
“理论上是的。”她点头,“但具体实施要考虑成本。”
鸢鸢似懂非懂,但还是认真记下了。
接下来的一个小时,她问了十几个问题。
从技术原理到社会影响,从经济效益到环境效益。
有些问题很天真,有些却让京妙仪都要思考片刻。
最后,鸢鸢合上本子,小脸上带着满足:“我明白了。”
京妙仪看着她:“明白了什么?”
“想要改变世界,光有想法不够,还要有方法。”鸢鸢认真地说,“要学习很多知识,要了解很多情况。”
京妙仪难得地笑了。
她摸摸女儿的头:“很好。”
这一刻,她仿佛看到了京家的未来。
不是冰冷的数据和报表,而是一个充满好奇和热忱的灵魂。
午饭时,鸢鸢依然很兴奋。
她不停地跟顾初妤分享自己学到的知识。
虽然说得颠三倒四,但那份热情感染了每个人。
“我们鸢鸢以后要当科学家吗?”顾初妤笑着问。
鸢鸢摇摇头:“我要当能改变世界的人。”
她说得那么自然,仿佛这是再普通不过的理想。
京妙仪和顾初妤对视一眼,都在对方眼中看到了骄傲。
饭后,京妙仪把鸢鸢叫到身边。
“下周我带你去个地方。”
“哪里?”鸢鸢好奇地问。
“一个太阳能发电站。”京妙仪说,“想亲眼看看吗?”
鸢鸢的眼睛立刻亮了:“想!”
顾初妤在一旁听着,心里既骄傲又酸涩。
她的女儿,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成长。
快得让她有些措手不及。
晚上,哄睡安安后,顾初妤来到鸢鸢房间。
小女孩已经睡了,怀里还抱着那本科普书。
顾初妤轻轻抽出书,为她掖好被角。
书页间夹着几张纸,上面是鸢鸢稚嫩的笔迹。
“为什么要保护地球?”
“因为这是我们唯一的家。”
顾初妤看着那句话,眼眶微微发热。
她俯身,在女儿额头上印下一吻。
“晚安,我的小天才。”
回到卧室,京妙仪还在看书。
顾初妤钻进被窝,靠在她身边。
“妙仪,我有点怕。”
京妙仪放下书:“怕什么?”
“怕鸢鸢长大得太快。”顾初妤声音闷闷的,“怕她承担得太多。”
京妙仪沉默片刻,伸手搂住她。
“有我在。”
简单的三个字,却让顾初妤安心不少。
是啊,有京妙仪在。
她会为女儿指引方向,也会为她遮风挡雨。
就像一直以来做的那样。
夜深了,京妙仪却毫无睡意。
她起身,再次来到书房。
电脑屏幕上,是新能源产业的调研报告。
但此刻,她看的不是数据,而是更长远的东西。
她在想鸢鸢今天说的话,想她眼中的光芒。
那是一种纯粹的好奇,一种未经世事打磨的热忱。
在京氏继承人的培养计划里,她为女儿规划了每一步。
但现在,她突然想做出调整。
也许,该给鸢鸢更多自由探索的空间。
让她在知识的海洋里尽情遨游,找到真正热爱的方向。
就像当年,没有人束缚她一样。
她拿起电话,拨通了京雪迎的号码。
“雪迎姐,帮我联系几位新能源领域的专家。”
“怎么突然对这个感兴趣?”
京妙仪看向窗外,夜色中的京家宅院静谧安宁。
“为了未来。”她轻声说,“我们的未来。”